每经记者:段思瑶 每经编辑:孙磊
自动驾驶的未来,到底是单车智能,还是车路协同?这个争论了多年的问题,在中智行董事长兼CEO王劲看来已有了确切答案。
“车路协同是中国自动驾驶超过美国的最大机会。”王劲直言,现在中国自动驾驶的发展水平和两年前的Waymo差不多,想要赶超至少需要两年,而车路协同的技术验证在两年内就可以完成。
曾担任百度前高级副总裁和自动驾驶事业部创立者的王劲,经历过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两条路线的发展,如今则力挺车路协同。“痛并快乐着!”描述这段从单车智能向车路协同转变的心路历程时,王劲如是说。
转变背后,车路协同已是行业共识。然而,由于车路协同还处于示范阶段,初期只能靠政府驱动引导,但当政府的角色逐渐隐退后,未来大规模的商用落地又该由谁来驱动?
“改路”成本逐步降低
对单车智能来说,成本是其商业化的难题,对车路协同亦是。不过,目前这一情况正在改变。
“此前一些车路协同公司对路端的改造报价为400万元/公里,目前这个数字能降至100万元/公里,实现量产后会低于50万元/公里。路端改造完成后,每辆车的改造成本至少降低1万元。”王劲算了一笔账,按照我国目前2.6万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来看,路端改造可以至少节约2.6万亿元。
王劲认为,国内的公路使用频率很高,可以用很少的钱把路变得智能化,同时因为路的智能化可以降低车的配置和硬件成本,从而让整体的车路协同成本降低。
图片来源:摄图网
虽然改造路的成本降低了,但由于现阶段车路协同的感知主要依赖摄像头,在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下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而在经过实际测试后,路侧的激光雷达使用寿命则仍有待提高,价格也偏贵。
有观点认为,从目前来看,车路协同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当下,解决现有交通系统的问题,而后才是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比如,通过路测的传感器设备,实现车辆流量管控,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提供更准确的道路状态信息和更高效的出行规划等等。
据了解,目前百度在长沙已经部署了V2X的路测设备,道路信息可以直接被手机百度地图App所使用,车辆经过安装这样设备的路口,红路灯相关信息会直接显示在手机百度地图上。
规模化需要产业融合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自动驾驶研究者,王劲认为:“自动驾驶已经走过技术为先的阶段。如今的技术只是让企业过一个门槛,在企业发展中起20%的作用,企业与政府、车企、电信运营设备商等各方的合作,以及商业模式差异化,才是未来智能驾驶的发展关键。”
今年以来,包括车企、出行公司等巨头都参与到车路协同中来。如,福特中国宣布C-V2X车路协同功能年底上车,中国移动开启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5G无人公交项目等。
在王劲看来,只有车企、自动驾驶技术、电信、出行四大产业全部参与其中,车路协同才能像轮子一样“转”起来。
图片来源:摄图网
10月29日,中智行与由兵器装备集团、中国一汽、东风公司、长安汽车、江宁经开科技公司共同出资160亿元组建的中汽创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各自发挥在汽车行业和无人驾驶行业的资源和优势,共同探索单车智能驾驶、5G智能车路协同等汽车科技。
“四种产业进来后,驱动车路协同最主要因素则是地方政府。”王劲认为。目前,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政府以当地的智能互联示范区作为平台,吸引相关产业的企业入驻,展开示范运营。眼下,中智行正在与上海和南京政府合作,推动车路协同的落地应用。
诚然,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家会从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予以帮助,但商业化场景落地、商业模式的构建,投资回报等,却是企业要解决的事。
王劲表示,以车路协同为核心的技术积累要2~3年,如果实现1000平方公里的地域来进行无人车的运营需要1年,这样无人驾驶公司或者车路协同公司就有机会盈亏平衡,也就是3~4年的时间大概能够实现盈亏平衡。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