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人工智能热度不减,成果不断。虽然少了开始时“超越人类”的锐气,但“辅助人类”的人工智能,如今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这项热门的新技术在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领域,又发展到什么程度?希望看了本文以后,你能有所收获。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及应用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这其中既有耕作、播种和采摘等智能机器人,也有智能探测土壤、探测病虫害、气候灾难预警等智能识别系统,还有在家畜养殖业中使用的禽畜智能穿戴产品。这些应用正在帮助我们提高产出、提高效率,同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例如,在农业喷药除草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就已经非常深了。
田间喷药大家都见过,人工的:
拖拉机的:
无人机的:
对于除杂草作业来说,这几种都是按片儿喷的,因此免不了:
误喷作物
漏杀杂草
浪费药水
那么人工智能已经到什么程度了?
比如下面这块地,你能肉眼看出庄稼和杂草吗?
配合一下讨论气氛,你就说“能”吧!(悄悄告诉你:中间大的是庄稼,两边小的是杂草,有经验的农民能看出来,不光大小不同,叶子形状光泽颜色也不同。)
那好,现在喷药机上的人工智能通过海量练习识别各种杂草和庄稼图片,可以像有经验的老农一样把杂草和庄稼认出来,如图中红框和绿框:
然后用精准喷头避开庄稼只尿杂草,留下一滩滩深绿色的痕迹:
这样不仅除草准确彻底,还可以使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90%。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这套系统在拖拉机后面是这样的:
视觉识别加人工智能的喷药技术简直明抢凯撒大帝的台词:
Veni Vidi Vic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翻译到这套人工智能系统中,它的意思是:
我来,我见,我喷(我呸)!
这家农业人工智能公司叫蓝河(Blue River)科技,是创立于2011年的60人硅谷高科技公司,2017年9月刚刚被约翰迪尔以3.05亿美金拿下。
蓝河科技另一个突出贡献是建立覆盖全美的农业数据库。蓝河科技通过机器人和无人机,不断收集包括大孝形状、间距等方面各种作物的信息,帮助农民更好的掌握农场的情况。蓝河科技的宏伟目标是它的植物数据库能够观察记录每一株美国的植物。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人口超过90亿,如何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来满足如此之多的食物需求,将是农业行业的巨大挑战和压力。农业相关公司,将面临持续的提高生产力和不断创新的挑战,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种可能。
农业产业正处于技术革命的最前沿,数据统计显示,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结合的领域,连续多年都有超过20%的增长。伴随着无人机、机器人、物联网、智能监控越来越多应用在农业各个领域,包括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内的各项新技术,将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持久的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