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很多人认为技术是客观的,但是其商业模式和目标导向决定推荐算法不是完全客观的,如何引导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的时刻。”10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人工智能与VR/AR/MR领域研究专家刘茜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近日,《2020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在京发布。《报告》聚焦电子商务、医疗健康、网络教育、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社交平台、视频、交通出行、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搜索、知识付费、网络音乐、互联网金融、旅游、房地产服务、招聘、汽车服务、网络游戏18个细分领域,筛选240个分析对象,从“社会价值”“产品/服务责任”“企业家责任”“责任管理”“企业公益”“负面影响”六个维度设置具体指标,评价其社会责任发展现状,特别是重点考察了疫情期间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
人工智能行业社会责任指数排名。数据来源:《2020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人工智能行业社会责任指数平均得分55.28,位列第五。而在人工智能行业内,社会责任指数排名靠前的企业/主要产品为:百度(人工智能)、科大讯飞、海康威视、搜狗(人工智能)、寒武纪、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国双等。
分维度看,在“社会价值”维度,人工智能行业以67.50的分数位居第三名。刘茜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深入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推荐算法机制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基于大数据用户行为分析的应用。
《报告》也提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实时反疫情态势,追踪疫病传播路径、协助社区疫情防控部署、推动复工复产,助力医疗物资、生活物资有效对接,服务疫苗技术科研攻关,积极开展线上诊疗、远程授课、在线办公等“互联网+”便民服务,减少线下接触,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机会。
在带来便利之外,人工智能带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报告》指出,人工智能行业引起舆论争议较高的议题主要为数据使用不当、侵犯用户隐私以及算法控制问题。
对此,刘茜表示,人工智能行业最突出的社会责任问题在于价值观导向。“很多人认为技术是客观的,但是其商业模式和目标导向决定推荐算法不是完全客观的,其目标在于尽可能吸引用户使用和停留,可能造成网络成瘾、虚假消息传播、信息茧房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技术创新应该予以鼓励,但如何引导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的时刻。”
“人工智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同步贯彻伦理原则、制定针对伦理的代码审查、跨专业学科的伦理灌输,以及赋予人工智能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能够与人类社会相一致。”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友友天宇CEO姚宏宇也抱以观点。
姚宏宇同时强调,“人工智能通常是基于海量数据不断自主学习而形成的智能,这些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业务,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既是人工智能的学习素材,也是人和企业的私有信息,保护好这些信息是人工智能的责任也是义务。”
《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互联网司法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光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北师大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为深入了解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引导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成立“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课题组,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跟踪研究,并于去年6月发布了首部报告即《2019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