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刷脸”时代,你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11-02 20:19:48   浏览:10390次  

导读: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购物时刷脸支付 用手机时刷脸解锁等 人脸识别技术 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但与此同时 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人脸识别存在哪些风险? 1 嫌疑人AI换脸骗过人脸识别实施犯罪 在警方今年破获的两起盗用公民个人信息案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购物时“刷脸”支付

用手机时“刷脸”解锁等

人脸识别技术

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但与此同时

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人脸识别存在哪些风险?

1

嫌疑人“AI换脸”骗过人脸识别实施犯罪

在警方今年破获的两起盗用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获取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而后再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了人脸核验机制得以实施犯罪的。

“刷脸”时代,你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2

面具可代替人脸解锁手机

测试中,科研人员在手机对面放上面具,然后进行光线、色温以及角度的调节。通过几次比对,手机成功解锁。

“刷脸”时代,你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专家表示,这款面具的制作成本并不高,3D打印技术就可以制作出精度尚可的人脸面具或头套。只要不是在极暗或极亮的背景下,通过面具或头套进行人脸识别的成功率高达3成。

去年8月,龙岗警方发现有辖区居民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其驾驶证被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冒用扣分。

在开展“净网2020”行动中,龙岗警方经多方侦查发现,有不法分子使用AI换脸技术,绕开多个社交服务平台或系统的人脸认证机制,为违法犯罪团伙提供虚假注册、刷脸支付等黑产服务。截至目前,龙岗警方在广东、河南、山东等地已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3名。

在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而后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人脸核验机制。随后,通过网上批量购买的私人社交平台账号登录各网络服务平台注册会员或进行实名认证。

2元就能买上千张照片

人脸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

“刷脸”时代,你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商家的素材库里,全都是真人生活照、自拍照等充满个人隐私内容的照片。当记者询问客服,这些图片是否涉及版权时,客服矢口否认,但却提供不了任何可以证明照片版权的材料。

“刷脸”时代,你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这些包含个人信息的人脸照片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准诈骗,蒙受财产损失之外,甚至还有可能因自己的人脸信息被用于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卷入刑事诉讼。

那么,我们的人脸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呢?

在专家看来,当下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点,更多集中在存储环节。由于人脸识别应用五花八门,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大量的人脸数据都被存储在各应用运营方,或是技术提供方的中心化数据库中。

“刷脸”时代,你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数据是否脱敏、安全是否到位、哪些用于算法训练、哪些会被合作方分享,外界一概不知。而且,一旦服务器被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脸数据就会面临泄露风险。

如何增强人脸识别安全性?

专家表示,目前最简单的人脸识别,只需要采集、提取人脸上的6个或8个特征点就能实现。而复杂的人脸识别,则需要采集、提取人脸上的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特征点才能实现。相比于解锁手机,“刷脸”支付、“刷脸”进小区等应用,集的人脸特征点更多,安全性自然也更高。

此外,目前已经研发出了专门针对生物特征的活体检测技术,可有效识别扫描对象的生命体征,大大降低了识别系统把照片或面具当人脸的风险。

“刷脸”时代,你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针对人脸信息被滥用、盗用、随意采集的现象,法律专家指出,《网络安全法》明确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我国《民法典》规定,收集、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征得该自然人或其监护人同意,且被采用者同意后还有权撤回。

“刷脸”时代,你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提出,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何防范?这几件事不要做!

1. 对于一些要求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或视频的服务,应保持警惕。

2. 不下载、不使用来历不明的应用程序,避免使用陌生的无安全防护的Wi-Fi。

3. 不要随意上传照片到网络,也不要轻易接受他人拍摄照片的要求。

4.不要随便扫描二维码,不要随便把自己的验证码发给别人。

深安君提醒您

在个人信息被采集的时候

一定要询问采集的原因和用途

是否有合法依据

以及数据搜集方

对数据安全的保护措施

生物信息是个人信息安全的

最后一道防线

不能轻易放弃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