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冠疫情就是一个“达尔文时刻”。一些企业将消失不见,而另一些企业则能经受住危机的考验,变得更加强大。
IBM大中华区CEO包卓蓝认为,“经历此次危机,各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实现企业数字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此外,在包卓蓝看来,从现在起的五年内,量子计算可能异军突起。他预测五年后的 IT 行业是量子计算的“天下”。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21视频
记 者丨施诗
编 辑丨李艳霞
2020年注定是被写入史册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暴发引发了美股熔断、“负油价”的诞生、企业“破产潮”,各种各样的危机正在轮番上演……如何安然度过危机,已经成为许多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命题。
“此次疫情就是一个‘达尔文时刻’,也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考验。一些企业归于失败,消失不见。而另一些企业则能够经受住危机的考验,变得更加强大,”
IBM大中华区CEO包卓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包卓蓝认为,“经历此次危机,各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实现企业数字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此外,包卓蓝在专访中就中国企业应该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化危为安、IBM中国的投资战略、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行了对话。
戳视频
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21世纪》:疫情对全球商业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对 IBM 以及 IBM 的客户有何影响?
包卓蓝:确实如此。对全世界来说,此次疫情就像是一场地震。实际上,在中国,IBM 公司是最先采取抗疫行动的企业之一。我们采取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措施,包括采购口罩、酒精消毒、体温筛查等等。
当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关注员工和客户的健康,这始终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我们必须创造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一开始并没有应对指南。后来,政府颁布了抗疫指南,我们严格遵照执行。而且,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事实证明,中国人民的抗疫成果令人惊叹。
归根结底,我们认为此次疫情深刻影响到全球商业和经济。在我看来,此次疫情就是一个“达尔文时刻”一次“优胜劣汰”的考验,一些企业归于失败,消失不见。而另一些企业则能够经受住危机的考验,变得更加强大。
我相信,经过这次危机,各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实现企业数字化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企业要想在疫情过后变得更加强大,就必须实现数字化。
《21世纪》:众所周知,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此次疫情明显具有破坏性。那么,IBM 如何帮助企业提高敏捷性和弹性,更好地管理供应链呢?
包卓蓝:我们为此提供了关键性解决方案。概括而言,我们目前主要专注于五个解决方案。其中之一就是敏捷供应链。
我们认为,供应链敏捷性非常重要 。当供应链出现问题时,企业可以及时进行灵活调整。大家都看到了此次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企业甚至因疫情而关闭。那么,我们如何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调整供应链呢?我们不仅已经有了技术解决方案。而且,我们还将人工智能融入解决方案的各个方面,所以,“敏捷”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
显然,我们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和云技术的优势,帮助客户持续运营、提高敏捷性。一旦客户适应了这种方式,他们在疫情过后也会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人们在疫情期间采用的方式,在疫情过后,成为新常态。
关键在于,我们希望帮助客户安然度过“达尔文时刻” 这次“优胜劣汰”的考验,抵御疫情风暴,变得更加强大,充满信心地迎接“新常态”。
中国市场仍大有可为
图 / 图虫
《21世纪》:IBM 似乎正通过建立数字销售中心来实践自己的主张。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目前的进展如何?
包卓蓝:我们非常兴奋的分享这个消息IBM数字销售中心的建立。显然,与面对面交流相比,在数字销售中心可以接触更多客户,在疫情期间所显现出的优势尤其明显。我们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与客户面对面交流了。如今,中国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回归常态,我们又可以出门旅行了。但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完全处于低流动性状态。因此,数字销售中心确实是与客户保持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使我们能够持续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这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因为数字销售中心里有许多非常年轻的人才,属于“Y 世代”和“Z 世代”。他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与客户接触。这对我们和客户来说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21世纪》:中国幅员辽阔、企业众多。您如何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扩大 IBM 的业务范围和影响力?
包卓蓝:众所周知,为了发展混合云业务,IBM 收购了 Red Hat(红帽)。如今,我们成了一个体系,作为一家公司,帮助客户敏捷地从一个云转移到另一个云。这都要归功于 Openshift 平台。我们称之为“第四平台” 。
目前,我们需要确保它不仅是 IBM 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要让它成为适用于中国的解决方案。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是让一些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利用这项技术构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例如,阿里云加入“IBM认证的公有云”名单。这是个很好的例子。
最近,神州数码也正式成为了 Red Hat 的重要业务合作伙伴。我们将向中国更广泛区域提供基于Red Hat Openshift解决方案。我们将继续加强并优化这种解决方案。我们还与浪潮成立了一家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向中国市场提供Power产品及服务。该合资公司在公共部门、农村、偏远地区及广大行业市场取得巨大进展。让我们的解决方案能够惠及更多中国企业。
《21世纪》: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的 GDP 增长率为 3.2%,成为疫情之下世界上第一个恢复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IBM 中国业务的恢复情况如何?
包卓蓝:我们希望充分顺应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带来的契机。而且,IBM也非常重视中国本土市常
我们不仅希望专注于中国本土市场,而且还想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因为他们需要世界市常
在这方面,IBM 的优势得天独厚,因为我们的业务范围遍及 170多 个国家和地区。还有哪家企业比 IBM 更有能力帮助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呢?但是,本土市场依然大有可为。
我之前提及过企业需要人工智能能力。只有18%到20% 的企业真正在日常运营中使用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在这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此外,在专注于中国快速恢复的经济时,IBM在支持中国的技术基础架构方面也很有优势。实际上,我们的第一平台,也就是大型机。我们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紧密,也获得了他们的尊重。
有件事我想分享,以前我在 IBM 法国公司工作时,发现法国企业很喜欢 IBM,但到中国后,发现中国企业对 IBM 的认可程度更高。我们将这个指标称为“净推荐值”。IBM 在中国市场的“净推荐值”,也就是客户满意度,是全球最高的。
《21世纪》:IBM 全球业务在疫情之下的表现如何?
包卓蓝:目前,我们全球业务的重心确实在向“第四平台”转移。在这里我稍微解释一下。
IBM 已经有109年的历史。如今,也许一些25岁左右的年轻人根本不了解IBM的转型历程。其中,一个重要事件是IBM于1964年推出了大型机,这是“第一平台”。时至今日,大型机仍非常重要,IBM称其为支持向云平台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架构之一。
第二个平台是IBM服务,指我们在本世纪初推出的所有服务业务,尤其是外包业务。这个平台给IBM带来的增长贡献不亚于大型机业务。
“第三平台”是指所有中间件。我们由此开启软件业务。IBM已经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中间件公司,这包括数据库业务、分析软件等。
“第四平台”是混合云,因为现在云已是无处不在。实际上,公有云非常重要。但确实需要一个平台,帮助客户“翱翔云端”。他们是想要在本地环境确保工作负载完全安全,还是希望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提供商的环境,充分利用他们的技术?亦或是突然改变主意,想要将工作负载转移到另一家云提供商?如何以动态方式做到这一切?如何创建所谓的“容器”,封装所有应用,从而可以将它们从一个云无缝迁移到另一个云?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技术,因为它能够帮助 CEO 随时让应用运行起来。
因此,我们不必等上五年时间构建整个 IT 环境。有了这个平台,随时可以开始行动。不必再等待。因此,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技术。我们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新旧模式的转变。
这就是我们想要为中国提供的支持。
《21世纪》:你刚才提到,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家,那么IBM 将如何在中国投资?
包卓蓝:我们一直在中国投资。IBM 很早就来到中国发展业务,IBM 与中国之间有着很深的缘分,这不是什么秘密。据我所知,1936 年,IBM 就在上海开设了第一个中国办事处,这是非常久远的历史。当我们思考世界正经历的变化时,需要参考历史经验。这种考虑不是短期的,我们需要着眼于长远。
IBM 一直在中国投资,并将植根中国。我相信,这对于本土市场和 IBM 来说是双赢的局面。中国支持 IBM 在本土开展业务,我们会一直在这里为我们的客户服务。
“去全球化”不会影响IBM的中国战略
《21世纪》:最近,我们经常谈到“新常态”。你眼中的“新常态”是怎样的?
包卓蓝:我刚才说过,新常态就是充分利用混合云,真正进行业务转型、打造混合 IT 环境的机遇。其次,新常态就是“信息科技无处不在”。你现在走在大街上都可以感受到消费类科技的存在。
比方说,在中国,我看到许多人使用手机订餐,使用手机付款。在这方面,中国要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很先进、很便利。
但必须提醒的是,请不要将“企业级IT”和“消费级IT”二者混淆。
现在,我们要让企业也能享受这种技术进步。我刚才说过,只有18%到20%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使用 人工智能技术。为了调整供应链,为了真正拥有数字化员工队伍,为了建立确保网络安全的“免疫系统”,企业需要 AI。在新常态之下,我们希望不仅让消费者享受的新技术,企业级信息科技也长足发展。企业可以在这些方面采取行动了。
“企业级IT”和“消费级IT”二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为什么?因为企业IT受到很多法律法规的监管和约束。比如,银行使用的云服务与我们消费者使用的云不同。这不仅是在中国,每个国家/地区对构建行业云都有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和监管要求。
我们可以为企业提供符合监管需要的混合云架构,帮助企业迅速适应“新常态”。因此,我们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数据显示,这个市场的价值规模高达2 万亿美元。
《21世纪》:由于疫情带来的冲击,许多人在讨论有关“去全球化”的话题。你如何看待“去全球化”?
包卓蓝:我认为,无论是“脱钩”、还是“去全球化”,这些都是政治从业者的范畴。
正如我刚才所说。目前,IBM 业务、IBM 品牌、IBM 人才以及 IBM 生态系统遍及全球 170 多个国家/地区。因此,IBM 是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我们希望通过跨国公司的形式,继续作为一个集团经营。但正如我所说,我们也非常专注于本土市常因此,尽管 IBM 是一家跨国公司,但我们的确想植根中国,以本地化形式在中国开展业务。无论我们在哪个国家、地区经营,我们都会遵守当地法律。我们致力于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也是我的唯一(首要)想法。
其次,我认为眼光要放长远些。IBM 拥有 109 年的历史非常悠久。我们经历过四次重塑、构建了四个平台。一次又一次的重塑让 IBM 经历了多次转型。目前,我们仍在经历这种转型;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经历疫情这样的非常时期。因此,我相信,从长远来看,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21世纪》:“去全球化”是否会影响 IBM 在中国的长期战略?
包卓蓝:我认为没有影响。我们正在观察眼下的形势。我们遵守各种法规、行政命令和其他规定。当然,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业务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我们认为,各国在法律和国际贸易方面可以首先加强监管,并敦促各方遵守。
出于公司经营目标,我们期望 ,同时保护 IT 知识产权。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不是什么秘密,因为这最终关系到在 IBM 工作的成千上万中国员工的切身利益。
我认为 IBM 中国公司就是一家中国企业。IBM 法国公司就是一家法国企业。因此,我们现在和未来要做的事,就是集中精力为客户提供服务,随时响应他们的需求。
《21世纪》:IBM 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地化?
包卓蓝:提供适合本地的产品非常重要。我们的中国研发中心就为中国市场打造本地化解决方案,我们也会依靠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达成此目标。
当需要将 Openshift 这样的技术融入非常大规模的解决方案中时,神州数码或阿里云都可以基于Openshift来创建解决方案。从而,更好服务中国客户。
《21世纪》:你刚才提到了阿里云。你能否说说 IBM 与阿里云相比有哪些竞争优势?
包卓蓝: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跟很多公司竞争,也有很多公司合作,这就是所谓的“竞合”。这就是“新常态”。每个企业都必须适应这种新常态。企业之间不仅有竞争关系,还有合作关系。
根据 Forrester 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在混合云战略方面,IBM 是领先者。阿里云也在其中,但排在首位的是 IBM。因此,我认为阿里云也可以利用 IBM 在第四平台方面的优势,将 Openshift 融入混合云战略中。这不是竞争。我们知道如何设置业务边界,但我们也会开展合作。
IT行业将是量子计算的天下
《21世纪》:在目前的局面下,全球化正在放缓。如果我们仍想在国际层面上开展一些合作,你认为在哪些领域或行业有更多机会?
包卓蓝:当然,在中国有很多机会,金融服务业是具有巨大机会的行业之一。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借此为这个行业带来显著的价值。
因为 5G 正在逐步普及,我们可以借助混合云和虚拟网络技术,助力诸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等电信企业节省大量成本。因此,这也是我们期望开展合作的领域。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机遇。
所以我们首要聚焦的行业是金融服务业,其次是电信业。排在第三位的是汽车行业。中国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方面实现了许多新的技术进步。我们不仅与中国企业合作,还与宝马、大众等跨国公司开展合作。
我认为,以上这三个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是,零售行业的机遇也不容忽视,因为我过去曾担任 IBM 全球零售行业负责人。零售业正在经历自我重塑,比如电子商务。
《21世纪》:你能否展望一下 IT 行业的未来?
包卓蓝:我们会专注于混合云。我刚才解释了什么是第四平台。我们还会勇于尝试一些新事物。每次尝试都会基于巨大的勇气。
IBM曾经创造了“电子商务”这个词,后来,电子商务大行其道,比如 IBM 创造的电子商务故事在中国由阿里、腾讯、百度发扬光大那样。
可以想见,未来,量子计算机将在业界谱写新的传奇。从现在起的五年内,量子计算可能异军突起。到那时,目前利用微处理器无法破解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因此人们更加需要革新技术 。这将带来新的突破。因此,我预测五年后的 IT 行业是量子计算的“天下”。
监制|向秀芳
记者|施诗
摄像|王英旭 沈奥凌 许秋莲
剪辑|李群
传播统筹|丁青云、曾婷芳、赖禧
设计|王冰
字幕|钟玲玉 刘樱(实习生)
本期编辑 刘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