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李国杰院士:关于人工智能本质和价值的13个判断,谨防重蹈覆辙!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10-30 09:01:10   浏览:5320次  

导读:本文摘自最新出版的《中国科技热点述评2019》(科学出版社,2020年7月)。为了避免曲解院士意思,我们这次只做院士思想的搬运工,全部是原汁原味的干货摘抄。作为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全文约2000字。 1.很多人讲人工智能是新的学科,内容涉及脑科学、计算机...

本文摘自最新出版的《中国科技热点述评2019》(科学出版社,2020年7月)。为了避免曲解院士意思,我们这次只做院士思想的搬运工,全部是原汁原味的干货摘抄。作为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全文约2000字。

1.很多人讲人工智能是新的学科,内容涉及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社会科学等。但迄今,脑科学对人工智能的贡献是很小,统计学对机器学习的崛起发挥了较大作用。

2.目前的人工智能本质上还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现在国际上将人工智能的论文都统计在计算机科学名下。从基础研究来看,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从应用来看,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技术的非平凡应用。所谓智能化的前提是计算机化,目前还不存在脱离计算机的人工智能。

3.真正做人工智能研究的专家说话都比较谨慎,而吹嘘人工智能万能或散布人工智能威胁论的大多不是真正研究智能技术的专家。

4.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应用要有足够的耐心。历史上人工智能专家曾多次做出过于乐观的预测,结果都没有兑现,使得人工智能研究两次进入寒冬,我们应谨防重蹈覆辙。

5.人类社会至今只经历了渔猎、农业、工业和信息四个时代,每个时代长则上万年,短则数百年。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一样,应该延续较长的时间。信息时代将走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几个阶段。人工智能的复兴标志着信息时代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6.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有50-60年的长波周期,从蒸汽机的推广应用开始,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5个经济长波。现在处于第5个经济长波的下降期。根据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长波学说和熊彼得的技术创新理论,每一个经济长波都是由标志性的基础创新触发的。第4波以电子计算机与集成电路的发明为标志,第5波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兴起为标志。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再经过十余年的推广普及,也许到2030年左右,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生命科学等技术为标志,将出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第6波。从第4波导第6波都属于信息时代。

李国杰院士:关于人工智能本质和价值的13个判断,谨防重蹈覆辙!

对信息时代经济长波的预测

7.未来10到15年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技术,而是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入各个产业的新产品、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产业链跨界融合的新模式。这些创新主要是已知技术的新组合。

8.在经济的衰退复苏期要特别重视基础性技术的发明,未来10到15年应力争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做出像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互联网一样的重大发明。(悟理哥注:在2017年的一场演讲中,他认为现在各种各样的学习谈不上重大的发明)

9.深度学习并不是一项划时代的基础性发明。深度学习技术的基础是反向传播(BP算法),令人吃惊的是,BP算法的发明者、被誉为“深度学习之父”的GeoffreyHinton教授2017年在第31届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NIPS)上指出:“我们需要放弃反向传播算法,重起炉灶”。

10.人工智能2.0,与其说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至今还没有发生),不如说是智能化应用的第二次浪潮。

11.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引领技术的贡献,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用“蜜蜂模型”来解释。我国蜜蜂市场每年不到100亿元,但蜜蜂的机制主要不是生产蜂蜜而是传粉,如果没有蜜蜂传粉,水果蔬菜将大大减产,蜜蜂对农业有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人工智能对其他产业的作用如同蜜蜂对各种农作物的作用一样。人工智能不是单向技术,实际上是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分清楚哪些是人工智能应用,哪些是一般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12.人工智能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增长上,更多地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府管理模式的改变,特别是人们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的改变上。

13.人工智能产业必须扎根在系统结构和软件理论的深土中,发展人工智能,不能停留在算法层面,要关注从算法、软件、人机界面到系统结构和芯片这一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李国杰,1943年5月29日生于湖南省邵阳县,男,汉族,计算机专家。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初回国工作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0-1999年担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00-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任中科院计算所首席科学家。1995年创建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2014年在主板上市的中科曙光公司的前身)并一直担任董事长。现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院长等职。

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发表科学论文150多篇,出版了《创新求实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报告》、《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等文集和战略咨询报告。长期从事国家863计划高技术研究,两次担任国家“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 3000超级服务器,为发展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次二等奖。领导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CPU。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曾被选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党代表。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现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即TWAS)院士。

来源:科技金眼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