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指导,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主办,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以“科技潮涌下的城市交通信息化管理”为主题的交管信息技术论坛在赛文直播平台进行了直播。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吴晓东为本次论坛进行了致辞。
当前,城市交通最突出的问题是交通拥堵问题,全国大约有2/3的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常态。各大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尤其是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呈现出区域化、常态化特征。大华股份智慧交通算法总工龚成宇表示,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有六大方面。
第一是城市规划不合理,职住分离严重;
第二是路网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主次干道比例失调;
第三是公共交通缺乏吸引力,公共交通分担率低,导致大量小客车上路,交通需求激增;
第四是交通乱象严重,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现象严重,比如行人、非机动车经常闯红灯;
第五是交通设计不合理,路口交通组织混乱;
第六是信号灯配时不合理,缺乏优化。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系统问题,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统一考虑。
宏观层面的治理思路是从“交通供需管理政策引导”、“交通负外部成本评估”、“经济杠杆调节”等方面考虑,来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路网规划,发展公共交通、扩大公共交通占比。
中观层面的治理思路包括“优化交通设计”、“均衡道路交通资源”等方面,实现道路功能划分、交通设施布设、行车诱导、停车诱导、潮汐车道/单行道设置、公交优先机制设计。
微观层面的治理思路聚焦于交通信息化管理方面,实现点、线、区域交通诊断评价,包括路口交通组织优化,路口信号控制优化,区域交通信号协调、绿波等,随着技术变革,信息化技术在微观层面的作用逐步凸显。
如何充分利用交通和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丰富数据信息,对城市交通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拥堵治理,是整个智能交通行业正在努力的方向。
龚成宇表示,大华基于AI+大数据的能力,提出了交通信息化管理方案。
大华AI+大数据的交通信息化管理方案是从交通检测开始,依次对各种交通问题进行诊断、治理、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通过检测技术,以路口检测为中心,延展到路段和区域,从拥堵程度、信号控制、交通冲突、道路渠化、违法、事故6个维度,50个以上的具体指标进行诊断。诊断后,由云端系统在后台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进行自动推荐治理策略,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随后,对每项治理措施前后、整个路口的综合交通效率进行对比评价。
从交通拥堵检测到交通问题诊断,再到拥堵治理和评价,大华的“AI+大数据的交通信息化管理方案”宏观上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治堵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中微观上可以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低成本缓堵策略和诊断评价报告。
交通数据的采集从原始的人工调查,已经发展到现在各式各样的检测技术。
第一代检测技术主要是围绕磁感线圈、地磁设备为主的断面检测,截面检测的数据量比较有限,而且设备损坏率比较高,安装和维护成本也较高。第二代检测技术主要是以雷达、视频、浮动车检测器为主的空间检测,能获取更多的交通数据,比如密度、速度等等。
如果说第一代是“看得到”,第二代是“看得清”,那么第三代就是“看得准”。龚成宇表示,大华第三代视频检测器的典型特征是能做到对交通事件的检测。
通过AI图像分析,能够识别人、车、路的几何特征、运动特征和社会特征,能做到对人、车宏观轨迹分析,从而进行交通态势的分析。还能实现对人、车微观轨迹与多源数据融合,通过多层次分析,识别出交通违法、交通拥堵和交通干扰。
交通拥堵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同步治理,精准的交通检测是交通拥堵治理的前提条件,大华基于AI+大数据能赋予交通拥堵治理更强大的武器和弹药,交通拥堵治理必须要深入到具体场景,深入挖掘拥堵的机理。
针对行人违法、车辆违法、交通干扰治理、停车管理、路口渠化优化、路口失衡优化、路口溢出治理、道路干线优化等交通问题,龚成宇表示,大华还拥有大量的成熟解决方案。
大华是在2006年正式进入智能交通市场,2007年底正式推出卡口、测速仪灯产品,并成为国内首家推出嵌入式一体化高清摄像机的厂商,2010年实现全系产品自主研发,2012年推出50帧智能交通摄像机,引领智能交通进入高帧时代,2013年开始全面进入大交通产业布局,先后开发了智能化集中协调式信号机以及智能化停车场管理系统等产品。
2015年深入行业精细化应用,突破多个上亿规模的交通综合管控项目,2016年开始构建交通行业生态,完善全系行业产品,增强设备之间的联动及融合,打造路口、路段、停车场等场景化方案;2018年实现从前端、边缘到中心的全面AI智能,2019年推出生态卡口系统、生态电警系统、生态监控系统。
经过15年的行业沉淀,大华交管行业整体方案体系得到了深化,利用大数据计算能力,其AI智能化能力正在逐步发力交通缓堵、交通安全、交通合成作战三大业务体系。
论坛直播期间,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永进、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交通指挥处副处长杨粤湘 、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科技信息处科长赖斯东还分别做了《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应用的几点浅见》、《科技赋能 流程重塑 深化智慧新交管应用》、《基于大数据AI技术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案例汇报》主题报告。
杨粤湘表示,通过推进“智能感知、智能分析预警、智能指挥、智能城市交通、智能移动应用、智能服务”等六大智能建设,广东省试点攻坚工作成效较为明显。
赖斯东表示,今年广州支队开展了高速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及交通事件检测研究试点工作。首先对高速监控点位建设状况的全面摸查、补盲和联网,其次通过视频检测技术对交通事件检测的类型和准确率进行分析和优化,后续还将进行系统对接,加强数据关联分析,进一步提升应用效能。
在互动环节,直播间的观众与几位嘉宾围绕信号优化的难点、强化学习技术在信号优化中的实际应用、广东省智能交通未来计划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