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深圳、上海,这两座城市都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而这两个城市在近二十年的追逐中,也印证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
如今,前者GDP已相继超越香港、广州俩个"老大哥",又拿下了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颇有一二线城市翘楚的风范。而后者,同样不甘示弱。通过厚积薄发的沉心打造,推动着中国互联网的新一轮变革。
早在一百多年前,上海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城市,曾经的上海老工业区可谓是整个中国的荣光。时至今日,或许已鲜有人记得黄埔江畔那些叱咤一时的工厂名字,但却能永远记得上海引领中国工业化的辉煌历史。
而这些年来的工业累积,也为上海数字经济时代的爆发做好了铺垫。
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持证互联网企业多达196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在细分领域龙头众多,中国互联网百强榜单中,上海有20家上榜,仅此躺着就能赢的帝都。增速方面,上海互联网行业收入以同比增长37.1%,居东部榜首。
不知不觉中,上海已经孕育出了拼多多、B站、喜马拉雅、小红书、携程、叮咚买菜等互联网"后浪"们,引发业界瞩目。并且,上海的互联网产业还形成了一条以中环为轴的"黄金产业腰带"。
其中还不乏我们不可忽视的力量,仅成立四五年的拼多多已成长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市值高达1150亿美元。它的逆袭,让"上海为什么缺了BAT"彻底成了伪命题,让我们再也无法忽视上海在互联网中的力量。
而上海的火速发展还远没有到"天花板",如果说互联网发展已成常态,那么翻篇时人工智能已成为互联网的下一风口。在这一点上,上海依旧充满了干劲,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上海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已经突破了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近3000家,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总规模也达到了700亿元。
国内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的百强企业中,上海占据22家,意味着每三个人工智能人才,就有一个在上海。上海龙头企业拼多多也自创立以来就开始研发使用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而这或许也正是,其成长如此之快的最大密码。
如今我们纵观整个上海,继黄浦江的叱咤风云后,它正充分向我们展示上海互联网经济的潜力和爆发力,持续挺进中国互联网经济的"C位"或许也不足为奇,互联网经济成为衡量一切的准绳时,低调的上海正在悄悄的做大事。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