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在打印之前都需要有一个数字模型,很多网站都会提供这些模型,但如果下载模型后,打印出来效果不理想,或者模型某个地方不尽如人意,我们可以自己进行修改。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建模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45°法则
在切片设置中,会发现自动添加支撑时,一般默认为45°以上除垂直外都会加上支撑。因此在建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较大角度的悬垂突出。如果必须存在,可以在突出的部位上,设计与模型契合的支撑物或连接物来作为支撑。
2、设计打印底座
在打印模型的时候,都是设置粘连底座,但这种底座是需要拆除的。对于需要摆放的模型,可以自行设计圆盘、圆锥状或者更加合适有想法的底座,既可以美化,又可以免去额外的底座打印和拆除。
3、合理设计公差
像机械构建一类的模型会有精细要求,在设计一些关键部位时应当预设出合理公差补偿,根据需求的松紧度预留0.20.4mm,当然最好还是按照实际情况来。
4、善用线宽
3D打印的模型必须硬度强吗?有些设计家就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具有柔性的模型。如果想得到具有柔性的模型,可以将线宽厚度设置为1个线宽。
5、调整打印方向以提高精度
大部分打印机的Z轴精度都会高于XY轴,因此如果一些模型的精细部位,XY轴无法满足,可以调整方向,沿着Z轴方向打樱像手办这一类全方位都需要打印的比较精细的模型,可以进行切割,分开打印然后重组。
6、调整打印方向以承受压力
如果你竖着打印一根柱子,会很容易折断,因为Z轴方向是层层粘接的,不如XY轴材料更具有受力能力。所以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根据模型受力调整打印方向,同时在受力方向上适当的加厚受力能力。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