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机器人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了工业制造业企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克服恶劣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减少人工的使用,保障工人的安全,还能够帮助工厂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初具规模。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
工业机器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并快速在全球范围流行和发展。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不断的转型与升级。工业机器人由于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极强的稳定性,且重复精度良好,可以在较为复杂恶劣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因此在众多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7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一是70年代的萌芽期。70年代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金星、火星的软着陆。我国发射了人造卫星。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应用掀起一个高潮,尤其在日本发展更为迅猛,它补充了日益短缺的劳动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
二是80年代的开发期。进入80年代后,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人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涂、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
三是90年代的适用化期。90年代初期起,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时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先后研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矗
可以看出,相比于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但是,我国汽车和3c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潜力巨大,对工业机器人的增量需求空间可期,随着80年代起,就研发出的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一批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内诸多企业的生产线上、一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人才也涌现出来、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未来发展可期,相关企业不断布局。
蓬勃发展 2020上半年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同比增长66.1%
伴随着新基建进程提速,担负起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重任的工业机器人,正处于全面加速发展的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13.69万套,同比增长13.9%,工业机器人蓬勃发展。
此外,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相关企业不断布局。据了解,我国共有6.98万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2019年行业新增注册量达1.24万家,同比增长11.7%,今年上半年新注册企业0.98万家,同比增长66.1%。此外,全行业31%企业注册资本高于1000万。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的必然趋势。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据统计,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7.3亿美元,随着2020年工业机器人行业逐步复苏,国产机器人有望凭借行业东风、实现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凭借东风国产工业机器人逐渐崛起
2020年作为部署5G的关键年,年初以来,国内各大终端厂商相继发布了自己的5G新品。在疫情影响下,5G在远程医疗、高清直播、智能机器人等场景的创新应用,让人们感受到了5G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效率提升,看到了5G产业的广阔前景。
在国内5G建设全面推进背景下,5G手机的普及和换机潮必然加速到来,有望带动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拉动工业机器人需求向上,但是,迈入新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还需加强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不断拉近与国外企业距离,打破国外市场垄断。眼下国内已经有一批企业开始行动,诸如双环传动正在RV减速机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绿地谐波也在积极上科创板扩大规模。凭借此股东风,国产工业机器人崛起指日可待。
最后,小编想说,工业机器人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同时也是提升国家实力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的加速建设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4.2万台,本体市场规模达557亿元,系统集成市场达1672亿元。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发展前景一片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