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AI助力垃圾分类,互联网+时代,未来可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08-04 07:14:43   浏览:16444次  

导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实施以来已有一年有余,在多方共同协作、努力之下,大多数居民已养成了自觉分类的习惯。截至至今,上海已建成1.5万个可回收服务点,全市居民区分类达标率已从15%提高到了90%,这是极为傲人的成绩。 这一年来,垃圾干湿之分已深...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实施以来已有一年有余,在多方共同协作、努力之下,大多数居民已养成了自觉分类的习惯。截至至今,上海已建成1.5万个可回收服务点,全市居民区分类达标率已从15%提高到了90%,这是极为傲人的成绩。

这一年来,垃圾干湿之分已深入内心,各类“垃圾分类挑战”层出不穷,居民们的分类迷惑行为更是频上微博热搜。居民们小小的脑袋里总是充满大大的问号,干垃圾还是湿垃圾,这是个问题。

可爱的居民们大多可分为三种类型:唯心主义,考据党与佛系玩家。唯心主义,顾名思义,一切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手随心动;考据党则是信息搜索小能手,遇到如“猪骨棒和鸡骨头哪个是湿垃圾”之类的问题,还要上网与人battle一番;而佛系玩家则是,想起来则分类,想不起来也无所谓,常被阿姨阿叔们扣留在大垃圾桶前一边受教育一边重新分类,但仍旧吊儿郎当无所谓(小编提示:佛系不可取!)。

AI助力垃圾分类,互联网+时代,未来可期

垃圾分类?哪一类?

然而,虽因强制执行《条列》,垃圾分类达标率有显著提升,但在这些垃圾的后续处理方面依旧有很大问题仍待解决。即便居民们充分肯定了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但对垃圾分类,居民们仍有许多怨言。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便是分类标准不明确。在此根本问题上,多方矛盾爆发,居民与官方之间甚至产生了信任危机。有居民反映:“分好类的垃圾最后还是一股脑倒在了大垃圾车上,不知道垃圾分类有什么用”。后端垃圾处理场也依旧面临着垃圾处理繁且难的问题。垃圾分类革命迫在眉睫。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则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新的可能。

最简单的便是垃圾分类识别环节,各类垃圾分类识别APP、小程序早已上线,辅以拍照,AR识别功能,为居民们提供了便捷有趣的“垃圾分类手册”与有效的帮助。

其次,在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环节,也能起到极大的作用。目前,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和图像识别技术早已成熟到可以应用到垃圾分类的场景中,对于有显著特征的大型垃圾,人工智能分类投放、处理已投入使用。而小型生活垃圾智能投放设备虽还未出世,但多家创业型环保科技公司已在研发的过程中,关键的难点在于物品细节识别与各部位的拆分。有朝一日,人们或可期待单口投放垃圾、机器智能分拣与处理的“极”便捷生活方式。

AI助力垃圾分类,互联网+时代,未来可期

AI+互联网+垃圾分类=新的革命

再有,在后续垃圾处理环节,通过AI与互联网,运用定位、传感、路线规划与算法等,可为市政机构提供最优的垃圾回收与处理方案,成倍率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在垃圾分类中运用AI与互联网技术,也可大大提升用户体验,以方便有害垃圾或是垃圾错误投放的追根溯源。人机交互与语音交互可为全年龄段的用户提供服务;人脸识别技术可协助追根溯源;用户互联网社区的建立可帮助推行垃圾分离奖惩机制……

当今,世界智能化加速,AI与互联网技术在垃圾分类中的应用还有无限可能,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各大环保科技公司,尤其是“小圾科技”也将以此为己任,力图使垃圾分类处理达到极致,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绿色、便捷。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