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不少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专业,而且填报的考生趋之若鹜,显示一派繁荣的景象。那么,这些专业是不是真的很好?是不是每一个考生都适合这些专业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首先,来看一下国家层面以及专家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明确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缺口每年近100万人,而中国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
这样看,人工智能好像很有来头埃那么,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呢?
人工智能是一个杂学专业,换句话说,就是其覆盖面很广,可以说,带智能化的东西都可以说是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专业与一些传统专业的界线非常模糊。比如说,传统的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等很多都会涉及智能化领域,也就是说这些传统专业也在搞人工智能,学习这些传统专业毕业后从事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人工智能专业并不是完全的新生专业,而其它的智能制造、机器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都有相同的特点。
因此,我给考生的建议的,对这些热门专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盲目跟风。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大多数考生认为这些新专业前景不错,容易就业。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很容易造成扎堆。事实上,这些新兴专业的报录比、专业级差都比较高,报考这些新专业自然就容易出现滑档现象。
当然,如果你的高考成绩不错,建议你选择一些实力不错的院校学习这些热门专业,譬如能够去清华大学读人工智能专业,自然是不会错的;
但是,对那些高考成绩一般的考生,只能选择实力一般的院校。对这些高校来说,虽然新增了这些热门专业,但可能没有好的办学条件,培养体系也没有真正形成,可能老师是临时招聘的,专业实验室也没有建设完成。这样学生入学后,在培养质量上自然大打折扣,未必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那么,就真的没有追求热门的必要了。
而且,对于这些看似热门的专业,我认为,更理智的看法应该是:
1. 热门专业的激增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浮噪的一面。比如前几年的电子商务、物联网、3D打印,以及最几年的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其实质都是拉大旗扯虎皮而已,所谓新专业只不过是几个学科的拼凑,除了名字唬人其实际内容和一些传统专业区别并不大。比如工商管理变成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变成物联网、机械电子变成3D打英自动化变成机器人、应用统计变成大数据,计算机应用技术变成人工智能等。再加上一些媒体的凑热闹,天天说人工智能缺口几百万,毕业就能年薪几十万。但事实上,现在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工程师和专家,有哪个是人工智能或机器人专业毕业的呢?
2. 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专业需要掌握哲学、深度学习、视觉技术等复杂知识,而这些知识在本科阶段是难以领会的,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在本科阶段就不应该成为独立的专业。现在本科的人工智能专业和金融很像,没有具体统一的概念,也没有具体的指向。一个人说自己搞金融的你可能不清楚他是干嘛的,但如果说是做量化的、做风投的、做私募的、做基金的、做柜员的、做大堂经理的、做理财的……,你可能就有些明白了。
人工智能也一样,你说你是从事人工智能的,人家一定不知道你是干啥的。但如果你说你是做算法优化的、做模式识别的、做计算机神经网络的、做自然语言识别的、做图像处理的、做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做计算机影像的,做分布式计算的,做蒙特卡洛搜索的……,别人就很容易听懂。但是这些具体的行业,你是不是也觉得,不学人工智能,是不是好像也能做?
所以说,人工智能的范围非常大,上面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博大精深无学止境的,根本不是一个本科生能玩得起的。想从事人工智能,硕士研究应该是标配,有些方向博士才玩得转。想本科毕业就做人工智能不现实,或者只能做个皮毛,就像很多互联网金融、P2P公司,跑业务拉单子、推销保险,说自己是金融人士。切,其实初中生都能干。
当然,我的说法可能也不一定正确,那么,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