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科技改变世界,其实改变世界的是每一位技术人。在中国,这些汇合成了中国技术力量。
出行、医疗、教育、金融...... 每一个领域都因为科技的发展而产生了深刻变革。2011 年,Marc Andreessen(网景公司创始人)的那句“软件正在吞噬世界”,一语成谶。越来越多的企业及行业切实感受到软件的力量,从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服务到软件定义一切,创新科技公司正在侵入并推翻已经建立起来的行业结构。
在硅谷,我们看到了亚马逊、谷歌、苹果、Facebook 等企业的崛起。在中国,我们看到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科技公司的飞速发展和进步。这背后,不可忽视的正是技术力量。正是看到了中国技术开放的意义和价值,InfoQ 在成立至今的十几年内见证并报道了数千家科技公司如何通过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帮助中国技术人和企业成长,并持续推动国产基础软件和开源领域的技术发展。
申请采访报道,请填写:https://www.infoq.cn/form/?id=180
技术之于金融:从“IOE”到“新一代基础设施”
近十年,随着基础设施的变革,传统 IOE 架构对于企业运营成本的影响以及对未来业务发展的制约逐渐加剧,尤其是大规模、高并发、实时在线、大型网络优化等需求,金融领域的企业纷纷踏上转型之路,尝试拥抱新技术,探索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新一代架构体系,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开始频繁出现在金融从业者的口中。
传统金融企业开始接受上云,尝试“去 IOE”,新型企业则不断刷新金融科技的边界。作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微众的新奇模式刷新了人们对银行卡和跑腿去银行开户的认知。当人们还在质疑互联网银行是否可行时,微众只用了 3 年时间从亏损 5.8 亿到盈利 14.48 亿。
如今,不少银行对于移动平台、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等越来越重视。为了适应移动化、线上化、开放的业务形态和数字化转型的需要,银行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并积极尝试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能力建设。
银行的 IT 架构正朝着从集中式架构过渡到双模 IT 架构(集中式架构 + 云平台:即核心系统仍依赖集中式架构,而外围和线上业务迁移云平台)转变,并最终完成迁移到金融云架构的趋势发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因为自身业务、资源以及战略的差异化,步伐有快有慢。技术要服务于业务目标,要与业务共生,所以我们坚持围绕业务目标进行项目交付,将智能营销、智能风控的能力,乃至多样化业务场景一起带给客户,为银行打造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移动中台等核心能力的同时,形成数百个产品和组件,可以根据机构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根据中国电子银行 2019 年调查报告,个人手机银行用户占比达到 63%,银行业的移动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主流趋势了。基于移动端的数据采集和智能化 AI 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了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依然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用户行为轨迹数据,依赖于相关设备的信息,目前均未采集,原因是数据信息量过大,网络带宽不够,导致丢失了很多行为数据,无法让金融领域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实时化感知用户需求。
2020 年,随着 5G 技术的落地,基于 IoT 数据的采集和使用会成为一个重中之重,我们将进入一个超宽带移动化时代,将有更多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区域性金融机构会在数字化转型中发力。接下来的几年,金融科技与业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形成能力更强、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有机体。
技术之于医疗:从“落地即一地鸡毛”到切实可行
“落地即一地鸡毛”,这恐怕是前几年大家对 AI 技术落地常见的评价。时间向前推 3、4 年,“豪华团队 + Paper + 比赛刷榜”就是一个团队最好的背书,也是最受资本追捧的。但是,投资总有一天要考虑回报。于是,落地又成为了最近两年被大部分 AI 企业反复提起的词汇。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AI 在医疗领域的很多进展可能还不被大众认可。疫情期间,AI 算法及相关算力在疫情咨询、病毒基因分析、CT 影像诊断等多个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幅提升了一线工作人员的效率。以达摩院 CT 影像 AI 为例,全新的算法仅需 20 秒就可完成 CT 影像分析的整个过程。
医药研发是一个技术门槛高、业务复杂,周期长的过程,AI 辅助药物筛查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华为云 EI 医疗智能体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李岩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冰教授、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韩大力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柯尊辉大夫等组成联合攻关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多个靶标蛋白进行了超大规模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工作。
除了提供算力支持,为远程医疗创造条件也是技术给这个领域带来的福利。其实,远程医疗很早就兴起了,其中一个用途是解决慢性病患者管理难的问题。在这次疫情的刺激下,远程医疗被认为是为数不多逆势爆发的行业之一。目前,远程医疗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高速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并实现了实时的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为现代医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AI 的价值已在医疗行业得到验证。在接下来几年,将会看到整个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未来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用 AI 来进行病毒筛查、药物疫苗研发、医疗影像分析、临床诊断等将成为常态。
技术之于教育:从“重线下”到“转线上”
技术对教育赛道的入侵,基本上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扫除知识盲点”、“实时反馈沟通”以及“因材施教”。借助 AI 等技术,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对学生情况充分了解后,进行个性化推荐。在实际产品中,比较常见的模式是拍照搜题、在线辅导和 STEAM 教育等,能提供“针对性”教学,又同时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让学生得到低成本的名师指导。
2020 年以来,不少线下教育机构都将业务转移到了线上,技术优势更加关键。事实上,关于传统线下教培机构向线上转型的问题在业界探讨已久,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是在线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多家头部在线教育机构均采取了“两手抓”的策略应对这场大考:一手抓技术,一手抓质量和服务。
作业帮直播课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研发团队自今年除夕以来一直保持“战时”状态,几乎每天都有研发团队熬通宵做扩容等技术储备,部署了数百台服务器,保障了开学后直播课做到“零宕机、无事故”。为保障免费课质量,220 多位教研老师对课程内容作了多轮补充修订,每次集体备课都会进行 3 到 5 轮彩排。
为应对流量激增,VIPKID 技术部门在春节期间紧急加班,奋战了几个日夜,为平台基础设施扩容。在服务质量方面,因为课量大幅增加,发动北美教师增加放课数量,并通过 AI 技术帮助师生精准匹配。“在网课数量激增同时,家长满意度并没有出现下降,投诉率反而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这是我们最欣慰的地方”。
智能教育虽然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但是 AI 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AI 在大数据和算法上的优势,仅仅只适用于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而人文类课程则大多属于无标准答案、需要灵活处理的主观题,对此按照设定程序运行的 AI 则会显得无所适从。尤其像语文、政治等等这样以论述为主的学科,语义理解的短板可能会导致 AI 在这些学科上的教育存在问题。
此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仍然是教育行业的首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却是技术还没办法完美弥补的,因为技术与教育资源的情况雷同,在一线城市发展迅猛,二三线发展缓慢,除了期待更好的政策颁布之外,科技企业大力推动技术民主化也能够为教育行业带来好的未来。
技术之于出行:从“挥手可停”到“智慧出行”
技术对出行领域的入侵,主要体现在出行方式和出行体验两个层面。
2012 年 7 月 10 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过 3 个月的准备与司机端的推广,9 月 9 日在北京上线。至此,我们的出行方式因为滴滴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在随后近十年的演进中,滴滴出行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订单的实时匹配、出行平台地图引擎构建以及数次系统升级和迭代等。
在出行体验上,虽然我们距离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尚有差距,但驾驶体验已经因为硬件和软件的升级而显著提高。2017 年,百度发布了一项名为“Apollo(阿波罗)”的计划,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同年 11 月,Apollo 发布了全球首款人车 AI 交互系统 Apollo 小度车载系统,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当时表示:
技术不只是一行行代码,它应该变成能为公众带来美好生活的产品。Apollo 平台正在向产品化、量产化、解决方案化迈进,让智能驾驶真正走进现实生活。
在自动驾驶层面,除了我们可以感知到的驾驶辅助功能日益增多外,硬件层面也开始出现新的技术突破。以自动驾驶最重要的设备——传感器为例,传感器其实是一个大的门类,其中包括了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设备。对于无人车来说,这些设备就是它们的“眼睛”,路上有没有行人、车距是否合适等等都需要这类设备来观测。
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巨头将目光放在了这一领域。
英特尔在收购了 Mobileye 之后,在去年成立了新的激光雷达部门——LiDAR.AI,并在不久后推出了一款直径为 61 毫米、厚度仅 26 毫米的激光测距仪,名为 RealSense L515,并以此来展示在这一领域深入发展的决心。
同样对传感器感兴趣的巨头还有华为。2019 年 10 月 22 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第二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华为将自主开发自动驾驶所需的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徐直军称,由于激光雷达制造成本较高,华为将找出降低激光雷达成本技术路径。
除了提升精度、降低成本,为了补齐不同传感器之间互联的短板,“多传感器融合”也已经成为了不少企业争相探索的方向。
此外,5G 技术也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一定应用和发展。中智行市场和传播 VP 陶融在接受采访时专门提到了这一点,5GAI(非 5G+AI)是在传统技术路线上的升级,利用 5G 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特性,可优化单车智能的技术限制,例如恶劣天气对传感器的影响及全局交通受限,实现超视距的感知、控制意图共享和智慧城市的高效调度。
无人驾驶发展十年以来,单车智能的瓶颈一直未能突破,而 5G 或许能成为破局之关键。随着国内新基建热潮的掀起,自动驾驶未来可期。
结束语
我们从不否认,中国如今互联网的繁荣离不开创新的商业模式、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不断涌出的用户需求、独特的市场营销和运营思路等,但是技术,无论在产业发展的哪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技术能够让商业模式快速得到验证,让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让企业在规模化经营或者转型中占得先机。
悄然之间,我们已经习惯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这群中国企业和技术人也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中国技术开放之于中国,正如中国之于世界,这就是如今的中国技术力量,这也正是 InfoQ 希望记录的内容。
过去十三年,InfoQ 始终关注 IT 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关注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国技术力量。正值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我们特别推出「中国技术力量」特别策划,将以文章、专题、视频(二叉树、Q 事界)、直播(大咖说)、迷你书等形式传播力量背后真实的公司、人物及观点。
本期推出的「中国技术力量」特别策划由「中国新基建 50 人」和「中国开源创新 30 人」两个栏目组成。
「中国新基建 50 人」聚焦基于新基建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科技型组织机构、企业部门 ,并将重点采访其中的产业发展引领者,技术部门中坚力量等人士,深度传播他们对于新基建发展中的技术理解,以及发展需求以及商业化探索等思考。
「中国开源创新 30 人」主要面向国内正在构建开源生态的群体特设,将分别针对国内活跃的开发者社区,以及企业开源组织部门,重点约访其中的开源理念倡导者,核心业务领导者,输出他们对于开源创新、技术前瞻,以及未来企业发展的思考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