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专访杨元庆: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要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04-23 16:21:43   浏览:9863次  

导读:杨元庆表示,新基建为我们升级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角色,实现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绝好的机会。同时,供应链风险管理对中国企业来说同样重要,中国企业也应增强自身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分散风险,提升中国制造的免疫力。 新冠疫情对后疫情时代的地缘政...

杨元庆表示,“新基建”为我们升级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角色,实现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绝好的机会。同时,供应链风险管理对中国企业来说同样重要,中国企业也应增强自身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分散风险,提升中国制造的“免疫力”。

专访杨元庆: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要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

“新冠疫情对后疫情时代的地缘政治、全球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断言‘疫情之后全球化会走向终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会加剧去中国化’等观点过于悲观。”4月22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在与新京报记者的独家书面专访中表示,事实证明,中国制造应对突发事件的高效远胜其他新兴经济体,疫情更凸显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地位。

随着联想武汉产业基地在4月初达到满产复工,联想在中国的全部制造基地均已“满血复活”。杨元庆指出,疫情虽然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但大概率会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结构的进一步重组,这也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应当增强自身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分散风险,提升中国制造的“免疫力”。

中国制造应对突发事件的高效

远胜其他新兴经济体

新京报:疫情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哪些冲击?现在回头看,我们的抗疫表现如何?

杨元庆:这场突发的疫情,在抗疫前期对中国制造业带来一定冲击,但同时也显现出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显现出“中国制造”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显现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发展潜力。

在疫情暴发初期,为了防控疫情传播,造成中国制造企业复工延迟、产能停滞、招工困难等,中断了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但中国制造企业积极采取措施,一边在政府指导下抓好防疫,一边积极复工复产,很快就克服了疫情对生产的影响,迅速恢复生产,保障海外订单按时交付,稳定全球供应链。仅仅两个月,中国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绝大多数企业恢复生产,产能也在快速攀升之中。中国制造应对突发事件的高效远胜其他新兴经济体。

专访杨元庆: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要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

新京报: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哪些短板?疫情能否让我们看到新的转型机遇?

杨元庆: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链条和配套最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并且拥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完整的行业布局、便利的基础设施、产业的区域聚集效应等优势。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完全融入全球价值链,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中国生产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产品,产量在全球市场占比就已超过80%。但过去,“中国制造”曾长期依赖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要素成本优势,主要以代工加工制造为主,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存在短板。

在本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无论是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办公还是智能制造、智能科技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因此,加快推动中国制造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而且能够帮助中国制造业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升级转换,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危机孕育机遇,中国制造业应当苦练内功,并积极推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惟有如此才能增强中国经济的“免疫力”,不负“世界工厂”的大国担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疫情将推动全球产业结构进一步重组

中国制造要提升“免疫力”

新京报:疫情会不会造成全球化的退潮?你如何看待近期频频出现的“脱钩”声音?

杨元庆:新冠疫情对后疫情时代的地缘政治、全球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断言“疫情之后全球化会走向终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会加剧‘去中国化’”等观点过于悲观。我认为,疫情不会终结全球化进程,但会让人们重新审视全球化、产业链及其治理框架,并在合作与开放之中不断做出修正,寻找新的机会、新的增长点。

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中国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方面所展现的管理能力,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制造的韧性和不可替代性。目前,中国制造更是已进入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制造新阶段。

疫情虽然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但大概率会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结构的进一步重组,这也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京报:面对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以及相应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中国企业要做哪些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杨元庆: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一直在转移,有一些转移是符合我们自身发展需要的,有助于我们希望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新基建”更是为我们升级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角色,实现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绝好的机会。

其次,供应链风险管理对中国企业来说同样重要,中国企业也应增强自身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分散风险,提升中国制造的“免疫力”。

联想在中国的工厂已经满产复工

将带头稳定全球供应链

专访杨元庆: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要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

杨元庆与武汉员工连线。

新京报:目前疫情还在全球肆虐,联想海内外工厂的复工情况如何?

杨元庆:我们在全球有33个制造厂。在疫情最初阶段,我们一方面积极推动国内工厂复工复产,另一方面我们在巴西、墨西哥、美国、印度、日本等地的工厂一直在正常运转。同时,联想各个部门也在持续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全球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沟通,制定采购、交付方案,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中国制造”的影响。联想作为从中国走出去的全球化制造型企业,我们清楚看到以中国制造为核心的全球布局的供应链体系和智能化转型在提升企业抗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前,联想在中国的工厂已经全部恢复生产并100%恢复了产能,这里面包括武汉制造基地。武汉厂也发挥了智能制造标杆工厂的优势,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员工信息管理、园区防疫管理和智能决策生产,在高效快速复产的同时,保障了全体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中国制造”缓过来后,我们就腾出手来,更好地应对其他区域疫情带来的冲击。联想制造的布局优势明显,工厂全球布局,自有工厂与外包结合,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更好地分散和抵御风险。

新京报:复工过程中,我们是如何解决物料供应、人工短缺的问题的?

杨元庆:面对疫情,我们早做判断,春节前就开始提前囤好未来几个星期的零部件供给。春节后,由于准备充分,防疫安全措施到位,联想成为国内最早复工复产的制造企业之一。我们还采取了“共享员工”的方式,为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歇业中小企业员工提供短期工作机会,实现共赢,解决了复产初期的工人短缺问题。2月份,联想全国除武汉外所有工厂就全面实现复工复产,武汉工厂3月中下旬也实现了全面复产。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联想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零部件供应商恢复运转,从而拉动全价值链的合作伙伴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捍卫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稳定全球供应链。

新京报记者 许诺 编辑 徐超 校对 何燕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