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复工伊始,34亿基建福利大礼包又来了!截止到3月4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这此基建大手笔让人眉目清奇,要知道在2019年,国内投资同比大幅缩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万亿,而2018年投资总额为63.6万亿。并且本次基建投资国家高度重视,我国2019年的GDP总量为99.1万亿元,这次投资相当于占比34%。为什么叫新基建?这其实是与传统基建,或者是俗称的“铁公基”有较大的区别。“铁公基”主要针对的是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基建和公共设施。“铁公基”作为传统基建更像是托底的作用,稳定国内的经济发展。其实如果从国家科技、经济长期快速发展来看,新基建才是发力的重点,更符合“科技兴国”的概念,根据央视发布的信息来看,其涵盖了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以及城轨交通,涉及了七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同时还有部分观点将其分类为信息网、交通网和能源网,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信息网;高铁、城轨、城际为交通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电网为能源网。本次新基建的推出,正如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国家推出了“4万亿”那样,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抵抗疫情冲击和经济减速带来的影响。从数据来看,这次疫情相比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影响更大一些,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PMI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越高经济发展越强,反之越弱,50为分水岭),今年2月份PMI指数只有35.7.低于金融危机时的38.8.但是这次的34万亿并不是一次性全部投完,而是细水长流,是未来几年累计投资额,这也是借鉴了金融危机一次性投入4万亿造成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以及房价暴涨的后遗症。比如,在本次新基建中,云南省计划总投资额为5万亿元,今年只投4400亿,河北省总投资额为1.9万亿,今年只投资2400亿元。从这个层面来看,这次新基建投资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国家对于未来对于上层经济建筑的重视。今年早些时候,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国内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在传统经济建设和扶贫等方面获取了一定成效后,势必是要走高增长、高收益的发展路线。国家不仅是在此次对于新基建如此重视,而且新基建其实也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根据2018年中央经济会议工作会上对于新基建的定义,和本次新基建的范畴对比,很容易看出,这次新基建没有明确点出物联网,但是物联网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用”。物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解决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大数据中心的数据采集、融合人工智能的AIoT、工业互联设备和平台的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仅从上述概括的领域就可以找出物联网技术和设备所能应用的场景。所以,本次新基建物联网虽然概念上弱化了,但是可以理解为细分到各大领域。换种说法,可能更容易明白物联网与新基建关系。还是举例,如果将“铁公基”包含的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看做是站点之间网络的话,那5G、蓝牙、LPWAN等就是连接物联网设备之间,将数据互相传输的通道。由于新基建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使用场景必不可少。那么,在巨大的投资金额刺激下,以及疫情期间物联网的表现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几年,物联网将会伴随新基建政策细水长流,并大展身手。如何在这么庞大的市场分得一杯羹,并且跟上新基建带来的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加速的步伐,将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发展。
34万亿的“新基建”下,物联网将“无处不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03-08 08:29:53 浏览:77122次
导读:各地复工伊始,34亿基建福利大礼包又来了! 截止到3月4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 这此基建大手笔让人眉目清奇,要知道在2019年,国内...
相关内容
- 机器人产业链加速迎接“ChatGPT时刻”
- 《2023—2024年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蓝皮书》: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制造业场景率先实现商业化探索
- 最高工资322万!OpenAI开招机器人工程师
- 科技观察|国产机器人在CES 2025爆火,对重庆发展具身机器人有何启示
- 机器人也有“手感”? 非夕科技市场总监高云帆:用“仿人化+AI”突破工业机器人难以攻克的场景
- 英伟达在北京透露了人形机器人的未来:50年缩至5年,靠“三台计算机”
- 复合多态机器人:具身智能的产业变革
- 年产能10万台!又一超级工厂来了!事关机器人
- 我国自主研发的六足机器狗在南极打卡上班:运输、开路双管齐下
- OpenAI重组机器人部门,将打造实体AGI智能
- 灵宝CASBOT董事长张正涛:人形机器人行业已经开始迈向“智能+物理”深度融合的全新阶段|AI领先者心声・2025
- 移动机器人黑马种子轮融资近亿,产品卖给了博世和美国空军
- 建设工业 | 机器人老大哥,业绩压力山大?
- 人形机器人要办运动会了,但市场还没到回报期
- 对话 Mirumi 创造者:CES上爆火的陪伴机器人是怎样炼成的?
- AI 融入人类生活,陪伴型机器人大军来袭 | CES 2025
- AI盈利难、机器人泡沫多!马库斯25年AI预测,隔空喊话马斯克
- 原力无限机器人解锁充电新方式|EDGE Founders Demo Day
- “情绪价值”带火AI陪伴机器人,大厂创业者、头部机构“跑步入场”
- 阿根廷媒体: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就在今日中国
AiLab云推荐
最新资讯
本月热点
- 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将迎来“百机大战”
- 阿里云通义开源首个多模态推理模型,OpenAI入局人形机器人 | 蓝媒GPT
- “克隆阿尔法”仿生机器人明年开放预订,拥有合成器官、人造肌肉
- 中国科大研发“章鱼”触手机器人 能抓取任意物体
- 科瑞思:正在初步研究人形机器人领域空心线圈绕线机和空心杯电机项目
- 中国机器狗交付新加坡电网,开拓海外能源场景应用
- 量产元年将至?人形机器人2025年展望:产业扩张期蕴藏哪些新机
- 马斯克最新采访:明年机器人产量增10倍,二季度自动驾驶比人类更安全
- 机构预测前景广阔,人形机器人将于2026迎来量产元年?
- 国金证券:当前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前夕,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集中催化,建议重点关注
热门排行
-
国产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价格跳水,是价格战要来了吗?
阅读量:68136
-
借势智元机器人,富临精工跨界入局人形机器人,准备好了吗?
阅读量:44070
-
实探全球首个核电灯塔工厂,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 | 碳访
阅读量:42020
-
美团再投人形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80亿估值能否撑起“中国版Figure AI”?|钛媒体AGI
阅读量:7523
-
我国新增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券商:海外拓展寻求新增长点
阅读量:6086
-
工业机器人开始“长脑子”了
阅读量: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