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美国内政部被曝拟停飞中国无人机,职员先叫苦反对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01-14 12:15:37   浏览:94679次  

导读:【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到底要不要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美国内政部被曝将有新动作,似乎要一条道走到黑。 但高度依赖无人机的美国多个部门职员,已经对之前费钱、费人还危险的临时禁令很不满。所谓纯美国制造的无人机也没用上,几家西方企业已经认输,承认在...

【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到底要不要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美国内政部被曝将有新动作,似乎要“一条道走到黑”。

但高度依赖无人机的美国多个部门职员,已经对之前费钱、费人还危险的临时禁令很不满。所谓“纯美国制造”的无人机也没用上,几家西方企业已经“认输”,承认在速度与成本方面挑战中国企业大疆失败。

停飞中国无人机?美政府官员先“叫苦”了

1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及《金融时报》中文网接连报道称,美国最大民用无人机项目之一将遭特朗普政府永久停飞,就因为所使用的设备至少部分是中国制造。

据两名了解相关计划的人士透露,美国内政部计划停飞近1000架无人机,因为他们得出所谓结论,声称中国将其用于“间谍”活动的风险太高。

英媒将这描述成“华盛顿对美国使用中国技术感到‘担忧’的最新迹象”。

美国内政部被曝拟停飞中国无人机,职员先叫苦反对

美国内政部被曝拟停飞中国无人机,职员先叫苦反对

报道截图

然而,《金融时报》近日看到的文件显示,多个部门的数十名工作人员反对永久停飞中国产无人机的计划。

去年10月,美国内政部曾宣布将暂时停飞810架航拍无人机,让部长戴维伯恩哈特有时间评估其“安全风险”。

而该机构需要使用无人机来扑灭野火、绘制地形图以及监测自然资源。

美国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管理局汇编的一份报告,概述他们的工作已经因临时禁令受到了多方面影响。他们已经不再安排出动无人机监测可控燃烧以减少野火发生,也不动用无人机来帮助了解某些地区的动物数量。

美国地质调查局则在另一份提交给内政部的文件中,罗列了无人机的8种不同用途,包括洪水响应、监测农业生产现场和防震工作等。

一名工作人员发出警告:“无人机系统是唯一适合执行这些任务的工具,代价只是使用载人飞机成本的一小部分,但能实现高质量的地面观测。”

去年6月从美国土地管理局退休的鲍姆加特纳(Gary Baumgartner)还透露,像他一样依赖无人机来完成工作的工作人员普遍有这种担忧。

“如果没有无人机,我们通常会不得不采用载人飞机,这要贵得多,人员也常常因此面临危险。”

想要“纯美国产无人机”,但西方企业认输了

美国内政部被曝拟停飞中国无人机,职员先叫苦反对

《金融时报》指出,尽管工作人员普遍担心停飞无人机机队将给政府衍生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但内政部还是这么决定了。

美国内政部长尚未签字形成一项政策,但了解他想法的人士表示,他正计划停飞该机队,只在扑灭野火等紧急情况(可能还有培训)时例外使用。

该部发言人则回应称,仍在评估当中,除紧急使用外,中国制造或包含中国部件的无人机仍在停飞中。

而美国内政部的机队中,有121架无人机是大疆的产品。大疆对此回应称:“我们尚未看到这项新政策,但针对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原产国限制其实缺乏可信的证据,我们希望能研究一下美国内政部对其无人机项目的‘全面评估’结果。”

“大疆将继续提供行业最安全、可靠、可信之一的无人机,我们敦促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利益相关者一起来制定明确标准,让商业和政府的无人机使用者获得所需保证,进而不用考虑设备制造地也能有把握地评估无人机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老调重弹的“担忧”,美国陆军已经发布指令,禁止使用中国大疆生产的无人机,后者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的份额超过70%。而美国国会正在讨论一项拟禁止联邦政府购买更多中国无人机的法案。

官员表示,美国政府一直在想办法鼓励研发纯美国制造的无人机,但这可能要花费数年时间。

而几家西方企业已经“认输”,承认因为制造成本等原因,它们在消费者市场挑战大疆的努力失败了

去年12月,香港《南华早报》援引资深人士说法指出,中国无人机制造速度与成本皆优于美国,“当美国团队完成首架原型机时,中国可能已经造出14架了”。

此外,去年10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回应“美国内政部已禁飞所有中国制造或使用中国制造配件的无人机,除非出于紧急目的”时强调,我们希望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过时观念,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渲染“中国威胁论”,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端打压。

发言人表示,我们一贯鼓励中国企业在遵守国际规则和当地法律法规基础上对外开展合作。希望美方为中国企业在美正常经营活动提供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环境。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无人机 内政部 美国 大疆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