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展台,展示自适应机器人交互技术。摄/新京报记者 浦峰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管家,将逐步走入现实生活。在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展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带来的“自适应机器人交互”技术,能使机器人基于感知功能实现自主学习,在各种家庭环境中学习、识别人和物体,并基于历史进行推理。
只要有海量数据,现有的人工智能就能很聪明。但是当机器人进入家庭和不同场景,不可能得到太多的数据,需要逐步适应环境。“我们以知识图谱为核心,驱动人工智能模块自适应学习,就是让机器人通过看到的东西逐步学习,认识人和物体,熟悉家庭环境。”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志刚说,这样的功能将推动机器人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从你让它做某件事,到它逐步了解你的喜好,主动提供服务。”
研究院具备机器人异构计算开发平台(HERO)和自适应人机交互算法库,机器人进入家庭后主动观察周围环境,并且实时建立和维护精确的三维语义地图,同时自动抽象出家庭环境的知识图谱,帮助机器人进行时间和空间推理,比如机器人会根据历史信息,分析遥控器经常放置的位置,最后一次被看到的地方。
关于机器人的推理,王志刚举了个例子:传统依靠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家庭,比如有的家庭有一个盛放艺术品的展台,由于是白色陶瓷样式和支撑式造型,经常被识别成坐便器。而自适应机器人可能会基于环境常识提出疑问,坐便器不可能放在沙发的旁边,因而继续学习和训练,直到达到正确区分展台的目的。
未来,自适应机器人将如何应用?王志刚说,机器人可以长期观察服务对象的行为,比如一位老人早上7点至8点经常吃药,机器人会记住这样的行为,一旦老人有一天早上没有吃药,机器人会发出提醒。“我们提供的是机器人眼睛和大脑的部分,目前正在和厂商合作,希望把机器人应用于养老服务的场景中。”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协作记者 浦峰
编辑 李国君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