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造“芯”之路,在过去一年拓宽出许多维度,且沿途皆是风景。比如此前发布的平头哥含光800AI芯片和华为腾910。
在平头哥的发布会上,官方给出了一组亮眼的算力数据:1颗含光800的算力相当于10颗GPU。此外,拍立淘(手机淘宝的图片搜索功能,可实现拍照购物)商品库每天新增10亿商品图片,使用传统GPU算力识别需要1小时,而使用含光800后可缩减至5分钟……
站在今天的视角看,含光800的诞生或许是阿里巴巴的一把利器;但10年之后,我们回头再看,这款新品的诞生也许只是中国芯片产业黄金年代里诸多风景之一。
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之后,人工智能(AI)终于迎来了第三次爆发,并成为行业领导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高市场份额的重要技术投资。这其中,AI芯片一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全球AI芯片产业欣欣向荣,中国AI芯片市场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而这也预示着AI产业在良性发展的融合趋势之下正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7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0.8%。同样是对AI芯片市场的预测,今年初市场调研公司ReportLinker预计到2023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0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53.6%。显然,这些数字背后预示着芯片市场的“火热”可期,同样也将为国内芯片产业创造超车的机会。
敢为天下先 中国“芯”进入“快车道”
近20年,芯片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做中国人自己的芯片不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而是一件即使困难也必须要做的事,因为这关乎到芯片领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自主化。特别是在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危险,中兴事件暴露出的 “卡脖子”之痛的现象之后,掌握芯片“核心技术”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中国芯片产业历经近 20 年,为改变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严重滞后的局面,我国自 1997 年启动 "909 工程 " 到 2004 年上海华虹 NEC 转向芯片代工,正式开启我国芯片产业的探索道路。后续十年随着对芯片产业投入加大,生产线和产能不断扩大。如今,经济和科技都不断创新的中国在芯片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芯片的自主研发上仍待探索。
今天,在政策与资本等因素的多重驱动下,国内AI产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在CPU、GPU和DSP设计上一直处于追赶状态,绝大多数芯片依靠国外的IP核进行设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格局。AI、5G和物联网等新型产业的加速发展,更为本土芯片设计厂商带来了新的机会。
一方面,国、内外企业在AI芯片生态上并未形成垄断,国内同国外竞争对手还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另一方面,在算法方面,我国AI算法研究能力已经积累一定实力。例如,在近3年的ILSVRC视觉竞赛中,中国团队获得冠军的比率也越来越高。
然而,“只看设计架构层面,国内的人工智能芯片并不比国外差,但这是不够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汪玉指出,这相当于在沙子上盖楼,基础并不坚固。繁荣的市场,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AI芯片领域迎来了巅峰对决时刻,谁能真正把握住市场,与行业应用场景的结合,贴近用户需求,占领先机,谁才能创造奇迹,取得胜利。
直线加速 贴近需求构建应用场景是王道
要真正让AI芯片逐渐渗透落地到更多应用领域,就必须要结合行业需求,真正服务行业客户,才能发展壮大,这不仅需要AI芯片企业在设计环节上小心翼翼,更要了解AI芯片的应用场景。总体而言,国内AI芯片在金融和安防两个商业进展最快,而自动驾驶、AI芯片领域企业2019年将有不错的营收表现,医疗商业落地仍需几年。
具体而言,由于金融领域对安全和风险控制要求最为严格,金融机构与平台对于更有效的风控技术方案有着迫切的需求。所以,这一市场迫切需要一款通用型的AI芯片,可以让企业利用AI建立智能化的风控模型,并开始投入商业运营之中。
而安防行业,虽然依靠政策支持,商业落地速度较快。智慧城市对AI安防企业是巨大的政策利好。但对于AI芯片企业而言,要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把握研发和客户定制化需求是一个大考验。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的还有交通领域,其中自动驾驶确实是未来AI可期的方向,但如果批量投产,定制化的AI芯片,对规模市场进行产品研发,AI创新企业将会受制于成本、研发、人才等多重因素影响。
最后,智能医疗受制于强监管,对于临床辅助产品,更需经过药监局认证才可以推向市常目前国内尚且没有企业拿到新一代医疗AI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部分企业基于之前CAD产品审批方式获得二类器械证。这类产品的商业模式不清晰,定制化的AI芯片产品思路,在这一领域,要获得准入证,必然要为其他行业做佐证。
总体来看,国内AI芯片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AI芯片要落地,要真正实现“AI+”,就要把握住各行业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通电,并不能只靠表面的“模仿”,“你有的,我也有。” 只有真正将AI技术渗透到行业,才是真正的王道。
“数”应于“芯”做AI领域拓荒者
作为创新企业人才的领军者,天数智芯创始人李云鹏对芯片技术和市场的结合,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直线加速垂直细分领域将是我国AI芯片产业的发展方向,既要认清不足之处,也要找出优势所在, 目前AI芯片已逐渐向终端产品渗透。在产业布局方面,国内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从技术上考虑,只有透过对基础技术的深耕,集合垂类应用的延展,体现核心价值的快速更新与迭代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才能贯穿人工智能产业链纵向的基础架构、通用技术以及行业应用三个层面,真正将“芯”落地市常
面对中国芯发展的无尽未来,我们如何定义中国自主研发芯片?如何深入将产品真正落地市场?面对境外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AI芯要如何创新自身优势?AI芯片市场越发火爆,本土创新企业有什么样的创新理念和方案?
据悉,10月15日,天数智芯将要发布更“接地气”的新品,面对正在发生的、和即将要发生的天数智芯未来将实现从边缘到云端的完整布局,期待能够带来更多AI场景落地,给产业更多启发,开启属于中国芯的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