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开幕,上海接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9-08-29 08:24:55   浏览:13391次  

导读:人工智能(AI)的发展,已经逐渐从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进入到推动调整全球生产格局的阶段。 微软最大的AI物联网实验室,亚马逊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一个个AI项目落地后,上海又将再次聚...

人工智能(AI)的发展,已经逐渐从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进入到推动调整全球生产格局的阶段。

微软最大的AI物联网实验室,亚马逊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一个个AI项目落地后,上海又将再次聚集世界的目光。

“人工智能大会不单是一个会议、一个论坛,更是一个学术交流、技术展示、投资促进、产业合作的平台。”上海市领导在此前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强调。

8月29日开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仅汇聚了多名AI研究之父、图灵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马斯克、马云等400余位国内外嘉宾,以及10余个主题论坛和20多个行业论坛。

一场AI协奏曲已然开演。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开幕,上海接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

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在全球科创新版图不断重塑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更强调交流与合作。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举办,正是发出了开放、合作的明确信号。

在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看来,AI的渗透不仅仅在宏观层面,还在于生产生活每一个方面,上海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点是开放的品格。所以在推动AI发展中,不论是学术思想,还是技术和产业,都将呈现开放包容的特点。

围绕AI发展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发明,上海也扮演了应有的角色。

不管是由微软和张江集团打造的微软人工智能物联网实验室(AI & IoT Insider Lab)、亚马逊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还是集体落沪的阿里、腾讯、华为等企业巨头,抑或是本土成长的依图科技、深兰科技等,上海都在进一步围绕AI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完善中国的AI生态圈。

已入驻微软人工智能物联网实验室的一家企业负责人曾对记者说,他们希望基于微软的视频智能分析技术来做一些街道上的违规识别,“微软不只有岛上的技术人员提供支持,而且有美国团队进行远程指导。在技术研究这块微软提供的帮助都是免费的。”

诸如这种国际交流每一天都在上演。石谦认为,国际化是技术发展内生要求,人工智能在学术、思想、技术、发明等方面其实都有不少新的话题需要去研究,而AI的颠覆性影响是世界性的,所以上海要为世界AI世界技术的赋能贡献自己的经验。

“而颠覆性影响出现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新问题,AI对社会经济社会的促进过程中,国际间必须共商共治共享,这次大会多国专家学者就会围绕共商共治进行讨论。”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另外,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还意味着要汇聚全球顶级资源、扩大国际开放合作,提供广阔舞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上海以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在吸引国际顶尖人才上有突出的优势。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日前对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上海集聚了许多全球优秀的科学家,这对于上海接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十分有利。

数据显示,2018年度组织实施引智项目近100个,引进外国专家500余人次,资助引智经费约1500万元。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数量为21.5万,占全国的23.7%,居全国首位。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开幕,上海接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

金叶子/摄

建设四大高地发挥头雁效应

依托产业基储科教资源、应用场景、海量数据和基础设施等优越的资源禀赋,上海已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实体经济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战略领域。

从思维突破到制度供给,从科研助力到成果转化,在产业布局、技术攻关、应用示范、生态营造等多个维度,上海为人工智能产业下一步发展做了诸多规划,而规划的主线就是“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总体已和全球先进水平齐头并进,尤其在应用领域甚至处于领跑位置。中国拥有最多的用户群体,在推动技术应用的决心和调动资源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但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加强原始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科学领域成果转化,中国仍处于追赶状态。

上海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正在稳步增强。

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光子科学等领域,以“全球创新领跑者”为目标的研发机构在上海迅速落地。在过去的一年,张江实验室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先后挂牌,微软仪电创新平台已经启动,亚马逊、BAT、科大讯飞等一批行业创新中心和AI实验室纷纷落沪。

腾讯副总裁、华东总部总经理张立军告诉第一财经,上海堪称人工智能沃土,腾讯在上海有4500~5000名研发人员,优图实验室主要研发人员即在上海。而在腾讯的人工智能规划里,会将更多的新业务、新技术和创新资源放到上海,聚焦基础科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科学领域成果在上海的落地转化。

如何让上海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之城,切实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应用服务于民生?为此,上海推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 去年12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首批应用场景吸引了全球170多个解决方案。

今年上海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也正式“发榜”。28个应用场景覆盖了轨道交通、垃圾分类、智能电网等点位,场景的持续开放在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企业在上海落地应用。

在安防领域,商汤科技、依图等正在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巡查、刑侦、道路交通场景;在医疗领域,杏脉科技、联影等将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癌症筛查、病理诊断等;在自动驾驶领域,图森科技、滴滴、威马汽车正在测试自动泊车、无人驾驶卡车封闭测试;在教育领域,流利说、好未来尝试用语音识别技术,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难题。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落地场景的开放和资源支持更具吸引力,上海愿意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让创业公司在落地场景中做一些验证和探索,这种前瞻性和开放性能更好地帮助AI产品落地和技术升级。”流利说CEO王翌告诉第一财经。在流利说产品落地中,杨浦区政府和教育局开放了一些中学、小学进行研究课题性质的产品测试。

上述场景只是上海发展人工智能的缩影,将算法变为实际应用的背后,除了研发团队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努力,更离不开覆盖全产业链的制度供给。从智能网联汽车路测政策、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到AI安全发展上海倡议,这些顶层战略性思考和系统性规划,能够避免技术滥用、产业资源浪费问题,实现AI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和积累成为上海发力人工智能的核心优势,汇聚了上千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包揽了全国三分之一人工智能人才,利用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优势,吸引企业将人工智能研究室落地上海,成为上海积累人工智能产业资源的重要方式。

除此之外,上海还推出18个功能型平台,推动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合作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所,建立人才实训基地。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开幕,上海接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

金叶子/摄

AI照入现实

如今,AI早已不只局限于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与实际经济和日常生活结合到了一起,应用场景也是现阶段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决胜常

在28日的提前探营中,AI+教育、AI+医疗,AI+交通等多个场景已被搬到了展馆现常在展馆入场处,就可看见AI应用场景展区。这个集中展示上海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区域,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设立的展览板块。而在场馆中心,不仅可以体验智能菜品识别系统,无人驾驶模拟互动地面屏幕,还能和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交流。而在场外,还可以体验5G+车路协同、自动泊车的自动驾驶项目。

场景不仅局限在会场区域,在会场不远处的周家渡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基于5G的远程医疗服务,就可让服务站的老人通过在线视频坐诊完成就医过程,实现“不出远门、寻医问诊”;进入离场馆十分钟路程的世博源里,AR购物、AR试衣也已开放体验……

这些应用场景背后,是上海对示范应用的持续布局。去年12月,上海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今年7月,上海又发布了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的征集通知,重点围绕医疗、教育、城市管理,以及社区、村庄、商圈和文化旅游等10个领域34个具体方向,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

预计到2020年,上海拟形成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和特色示范园区。

不只是城市应用场景,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展企业也开始从谈概念、讲技术,到拼场景、抢落地,如何借助数据、算力、场景、载体组合拳,建立完善的、跨学科、跨职能的团队成为AI赋能场景的关键。

在去年人工智能大会上,杏脉科技展出了“未来诊室”的概念产品。历时一年,相关产品已在全国200余家医院落地应用。杏脉科技CEO何川告诉第一财经,经过几年的起伏发展,行业对于AI医疗的认知在深化。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临床专家清楚AI的适用范围,并且会利用这些产品和工具,给到相应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产品迭代。

同样是第二次参展的商汤科技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参展更多从生活层面阐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不同,包括智慧城市、智慧通行、教育、遥感、汽车、健康、娱乐、文化艺术、零售等AI与行业应用的融合。

商汤科技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张少霆表示,作为一项通用技术,AI可以为不同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但究竟在哪一行业先行进行产品化落地,则要考虑两个原则:第一是市场是否足够大,第二是技术创新是否突破工业化应用红线。不同场景会有不同的技术红线标准。但整体来说,产品会比技术红线更为重要,需符合场景的要求。

在多数企业看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更像企业间的对话交流互动平台,除了可以了解最前沿的技术进展、体验最新的技术成果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展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和对接。尤其是在AI深入产业互联网的进程中,跨行业、跨领域的认知破壁尤为重要。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