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正在快速进入学校与课堂。
在近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探讨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
李志民提出,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过程是渐变的,现在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既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技术的更迭和影响
《21世纪》:教育信息化从远程教育,到“互联网+教育”,再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断迭代之中,对教育的影响有什么变与不变?
李志民:教育技术的迭代发生了很多次,如果把学校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核心来讲,第一次迭代是邮寄函授,第二次迭代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出现,第三次迭代就是互联网,大家都可以在任何能联网的地方学习。
互联网教育也有迭代的过程,最早是互联网精品课程的出现。在2000年左右,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把学校课程放在网上供大家免费学习。但最早的精品课程没有交互的概念,发展到2011年左右,慕课(MOOC)出现了,学习者要注册、参加考试,完成后可以获得学习证书。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步入效率的时代,用户、行业、时间、渠道都呈现碎片化。以前45、90分钟的课堂,现在变为10、20分钟的视频课堂等。VR、AI等新技术的应用会创造新的学习场景,学习效率高,大规模的课程平台,便于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课件。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发明,总会带来教育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教学工具、学习工具、考试评价工具、课程结构形态等都会发生演变。特别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创造了跨时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教育的核心是不变的,即育人。
《21世纪》:与旧技术相比,新技术的迭代速度往往是几何级数的,“互联网+教育”经历了哪些变化,会往何处去?
李志民:我认为互联网会经过信息互联、消费互联、生产互联、智慧互联四个阶段。
在信息互联阶段,互联网所能承载的信息服务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极为丰富,传递过程的互动也异常便利。以信息互联为基础,消费互联孕育而生。在消费互联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将迎来生产互联的新阶段,带来产业形态的大革命。
在智慧互联阶段,人类的文化生活,精神的需求,对知识的渴望,学习的方式都会发生改变。仅以教育为例,所有的教育资源打破了教师、学校的垄断,都集中在网络大平台上。平台上有很好的老师、很好的课程,人们能针对自己的愿望和需要,选择老师和课程,进行真正的个性化教学,有助于真正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还会大幅度降低教育成本。
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
《21世纪》:除了“互联网+教育”,如何评价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李志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我们既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新技术的影响。
每一次新技术的发明都会使人们高估技术在未来几年对教育的影响,比如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领域时,有人喊“不得了了,教师要失业了”。实际上这是人们社会习惯的自然反应,新技术的影响过程没那么快,它一定是渐变的。
但也不能低估技术在未来十几年对教育的影响。如果不改变观念、不主动学习,不转变工作方式,新技术就确实会影响这些人今后的事业发展。
即便是新技术淘汰了个别的旧事物,也会让社会生活变得更美好。
《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还有哪些不足?
李志民:目前,人们还没有理解人类智能的形成机制问题。从方法论来说,人工智能是从自动控制到自动化逐渐发展而来的,其研究类似于医学研究。人是有情感、有意识、有生命的,但成为医学研究对象就成了无情感、无意识的物体。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把有情感、有意识、有生命的人当成了算法。人类智能绝不仅仅是算法就能描述的,所以现在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
人工智能的逻辑与运算能力涉及到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包括有约束学习、半约束学习和无约束学习。
现在人工智能对有约束学习解决得很好,因为机器不会疲劳,只要不断电,它不会出错,所以在有约束学习方面可以超过人类。比如,“Alpha Go”和“深蓝”都是在有约束的条件下学习。
半约束学习目前正在研究,但是从数学理论上来讲,要解决半约束学习需要解一个巨大的矩阵,目前的计算能力还达不到。
《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越来越成熟,在线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
李志民:狭义上讲,学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人际交往类的学习,如语言学习、礼仪习惯、品德养成、管理有效等;第二类为知识传承类的学习,如文字、数学、物理、化学、逻辑、运筹等;第三类为文明发展类的学习,如科学探索知识、工程技术、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
第一类人际交往类的学习是靠模仿和习惯养成,学习的环境很重要,有了好的学习场景,学习效率就会高;第二类知识传承类的学习传统上是靠师传面授,需要前人对知识规律性的总结、推导、系统分析、约定认知等,课堂教学效果好;第三类文明发展类的学习需要系统的基础知识,需要灵感和想象力、需要有批判精神,也需要模型场地和实验验证等。
如果对应地把教育分为三类:人际交往类的教育、知识传承类的教育和文明发展类的教育,互联网在线教育完全可以取代知识传承类的教育;在线教育可以为人际交往类的教育提供更有效的学习场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依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在线教育还难以取代文明发展类的教育。
《21世纪》:“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VR等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你认为政策层面的出发点是什么?
李志民:我觉得国家在制定这些文件时,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在信息时代,如何提高公民的信息化素养。网络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是以全民的广泛应用为驱动的。如果国民没有足够的信息化素养,再好的信息技术,再好的网络应用,都很难发挥其作用,甚至反而会助长负能量,带来坏影响。
其次,建设信息化国家要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支撑,此外,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能只是引进、消化、吸收,培养信息技术开发的领军人才是关键。所以我们要通过教育壮大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要构建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中设置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支持与海外高水平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并且通过研究生教育阶段的高层次培养,来壮大信息技术发展的领军人才队伍。当然,师资队伍也很重要,教师要转变观念,大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 王峰、张雅婷
编辑 | 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