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徐蟠路蟠龙路路口;井盖状态:合;硫化氢浓度:0.5PPM。” 随着上海电力运检部副主任傅晓飞的操作,大屏幕上星罗棋布地展示着上海各大电力“要塞”的运行态势,从开关站、变电站到配电站、箱变,乃至一个小小的电缆井盖都在掌握之中。
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保电“大脑中枢”,在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监拍装置、无人机的帮助下,这个全景智慧供电保障系统犹如一张运筹帷幄的沙盘,不仅准确收集到与设备事故隐患有关的数据,也能实时显示可视化的信息,从而实现可感知的态势监控、集约化的资源调度和策略性的故障响应。
上海全市供电可靠性实现“四个9”
今年,这张沙盘交出了漂亮的战绩:截至5月底,上海全市供电可靠性首次实现“四个9”(99.99%以上),达到99.9915%,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同比减少74.01%,达到全国最佳的水平。
变压站化身“ICU”
具体而言,AI是如何赋能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电网与用户、城市管理的互动呢?
傅晓飞举例道,国网在变电站部署了各类传感器、图像识别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采集红外、可见光、放电情况等信号,也部署了对温度、湿度等环境信息的检测,犹如重症监护室。
人工智能在这个重症监护室里能做出精准的诊断。例如,变压器外裸露的套管在运行过程中是最容易产生过热现象的部位,AI能帮助判断过热到底发生在变压器主体还是套管。
保电“大脑中枢”对智能电缆井盖的监测
据介绍,变电站智能运检管控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以探索运检业务“机器代人”模式为核心,在有效降低电网运维人员巡检工作量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设备状态的感知力。
人工智能也将电网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带到了更靠近用户的前沿,让智慧电网向末端延伸。在配电站,巡检机器人可以及时采集设备放电情况、红外、可见光、温湿度、噪音等数据并做出初步判断,及时发现异物、损伤、发热、漏油等内、外部机械或电气异常。
在这种全景式的管理决策下,上海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显著提升,低压部分抢修量大幅下降。“中枢大脑”对每一个故障订单做出及时而实时的响应,对用户的影响也会得到精确的评估。
亮相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据介绍,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是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大力推动“大云物移”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中的融合应用。2017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人工智能专项规划》编制完成。
经初步统计,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目前有38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项目,涉及无人机、图像识别、生物识别、AI语音助手、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项目成果对内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保障电网安全,应用领域包括变电站设备巡检、现场安防、输电线路巡检、设备故障诊断、电网智慧调控等;对外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应用领域包括家庭能耗监测、智慧城市综合能源服务等。
其中,3I红外视觉智检系统、楼宇虚拟电厂、智能营业厅服务机器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智能实训演练体验平台,以及前文提到的电网智慧供电保障系统、变电站智能运检管控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多个项目,都将出现在8月29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展区中。
应用场景是现阶段AI发展的重要决胜常在AI赋能百业的进程中,上海推行“需求引领、应用先行”的发展模式,鼓励AI最新成果在上海率先“试水”。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互联网部主任唐跃中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上海电力在电网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未来可能比东京、纽约等国外大都市走得更快。
在他看来,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础上,AI将在预测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一方面,AI可以对运行态势做出整体的感知,预测故障风险会提高还是降低。另一方面,AI可以在客户侧做出更多的探索,分析客户的用电模式,设计出更好的供电方式和服务套餐。“换句话说,就是先于客户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据了解,电网现在应用的大多是弱人工智能,上海电力计划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这个过程不仅会见证技术的进步、应用的创新,还会促成AI安全伦理的讨论。比如,具有操作能力的巡检机器人就正处于论证过程中。电网的安全能否交到AI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