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红绿灯、躲避行人、绕过障碍……14日烈日炎炎,走进位于凤凰岭脚下的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海淀基地,正对着大门的中轴路上,三四辆车顶顶着仪器设备的自动驾驶车辆,正在进行测试。车内坐着工作人员,路两侧,还有工作人员在进行障碍的设置、调试。
据介绍,自2018年2月投入使用以来,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海淀基地累计为包括戴姆斯勒、百度、滴滴等30家中外厂商进行了自动驾驶牌照申领前的测试和评估工作,累计有11家厂商65辆自动驾驶汽车从这里通过测试和评估,拿到牌照。总部位于海淀区的一家地图行业公司的自动驾驶车辆,经过在基地评估测试近日也拿到了自动驾驶牌照,成为全国首家拿到自动驾驶牌照的专业地图厂商。
海淀基地位于凤凰岭脚下的海淀驾校内,占地面积约200亩,是全国第一个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常
“主要负责T1至T3、车长6米以下自动驾驶车辆的能力测试和技术评估工作。厂商从我们这里拿到测评报告,才能去进行下一步自动驾驶牌照的申领。”负责测试场建设和运营的千方科技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吴琼介绍。
北京市根据交通以及城市场景等,将自动驾驶车辆分为5个级别。T1级的交通场景设定为一条直路,上面有红绿灯和斑马线。T2级对应简单城市道路,车辆可以右转;T3对应常见城市交通场景,包括环岛、苜蓿平面立交(将立交桥简化为平面场景)、公交专用道和公交车站等。在今年5月底启用的亦庄基地,增加了T4、T5两个级别的场景,T4级对应城市复杂道路,包括隧道、林荫路、潮汐车道等;T5对应特殊城市道路,包括雨雾冰雪等特殊天气,路面遗撒、破损等特殊路况。
“不同的厂商对未来商业模式的考虑不同,会研发不同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车辆。”吴琼解释。
“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来测试的厂商都是包场的,今天来测试的是一家海淀区驻区企业,大型互联网公司。”基地工作人员党利刚介绍。自去年2月基地启用以来,他就一直在这里上班,亲眼见证了来测试的车辆技术的进步。
“比如红绿灯,一开始只能识别圆形的,现在能识别临时放置的异形的红绿灯;比如行人的识别,从大人到孩子,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识别的越来越精准。上车体验感觉会更明显:停车和启动越来越平顺,越来越像人在驾驶。”党利刚说。
海淀基地目前正在进行虚拟场景的规划建设。“比如模拟交通流量。我们站在路边看,测试道路上只有测试车辆;但自动驾驶车辆识别的结果,将可以看到和真实场景一样的车流人流和设施等。”吴琼说。虚拟场景预计明年投用。此外,海淀基地也在进行车路协同、车车协同的技术建设,自动驾驶时代,城市交通场景建设将在以人为尺度的基础上,叠加以车为尺度的技术标准,这样,红绿灯等设施将以车辆能识别的语言,传递给自动驾驶车辆。
另据了解,目前本市已建成海淀、亦庄两个封闭自动驾驶测试场,并开放了44条123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近期,将在海淀区启动建设100平方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区域,以海淀基地为核心,向北清路延展。届时,将提供更丰富的测试场景。
“成区域开放后,实际的商业需求就能看的更清楚,有助于厂商去开发可能的商业模式。推动自动驾驶从技术、产品到产业化发展。”吴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