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工具的进步也不断改变着城市道路空间布局和人们的出行方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应用于汽车驾驶的高新科技应运而生。在16日开幕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海外网发现了一些驾驶“黑科技”。
360主动安全智能监管系统(摄影/王珊宁)
汽车也有“大脑”?还能提醒你不要看手机
据公安部交管局此前统计,2017年共接报交通运输事故604万起,死亡人数高达5万。特别是一些商用车,由于体积大、载人载货量多、长途驾驶易分神等因素,一直是交通事故重灾区,也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
360公司对此推出了解决方案:“出行安全大脑”,又名360主动安全智能监管系统。这套系统能够通过基于ADAS与DMS等综合预警实时数据运算,在车辆终端实时主动提醒安全驾驶预警、疲劳驾驶预警,并在云端通过AI算法预测驾驶员的安全风险指数,降低重大安全风险发生几率。
工作人员在现场展示了这套系统的神奇之处。驾驶者站在“出行安全大脑”的摄像头前假装驾驶。如果打哈欠、长时间闭眼、低头、左顾右盼或做出抽烟、打手机等危险动作时,摄像头旁边的小音箱就会发出提醒声音。还有一个装在车外的摄像头,如果车辆拐弯太急、变线太频繁,“大脑”也会提醒。同时,这些数据也被传到云端,把这些不良行为“记录在案”,最后测算出风险指数。
工作人员介绍说,“大脑”可以装在出租车、公交车、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的车前镜上,既能够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又方便相关机构监测风险。目前天津市政府也有意向引入这套系统。“‘大脑’最大意义是减少事故发生率。如果运用这套设备,事故率至少减少20%-30%。”
未来开车将不需要驾照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路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车内却没有驾驶员,人们坐在后座悠闲放松。如今电影场景或许就是社会交通的未来。数据资源中心在会场展示了一辆“智能网联汽车”及关联系统,让智能无人驾驶成为现实。
数据资源中心开发了一套名为虚拟仿真测试平台的系统,以驾驶场景数据为基础,虚拟仿真技术为支撑,场景研究算法为核心,将道路现实场景数据参数化,评价指标体系化。通过建立模拟仿真平台环境,这套系统可以复现300余种各具特色的复杂道路场景,在真正的车辆上算法落地,为相关企业提供整套及模块化的自动驾驶算法以及自动驾驶方案。
工作人员表示,我国现在正在推广智能网联汽车,这套系统正是响应国家号召而推出。公司采集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道路数据,将实地场景还原进电脑,建立数据。未来车辆驾驶将不需要司机,因为数据涵盖了所有道路情况,车辆可以自己做出判断。这样既保证道路安全,又降低驾驶成本。
据了解,国家工信委正在借助这套系统制定交通政策。工作人员说:“未来将不需要驾照,路上跑的将全是无人驾驶车辆。人们需要做的只是刷刷手机,休息一会,车辆会自己给你安排最快捷安全的路线。”
足不出户,开车上路
还记得机器猫有这样一套汽车驾驶装置和一辆小玩具车。大雄坐在家里的驾驶舱中,能够把玩具车开到外面,在家里的显示屏看到外面所有的景色。如今漫画成为了现实。
会场里,一辆如同游戏厅里赛车游戏机的模拟驾驶汽车十分显眼。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介绍了这辆汽车的用途:坐在市内的驾驶舱里,可操纵室外的汽车,并在显示屏幕上看到这辆车所呈现的实际路况。
不过工作人员表示这套系统并不是用来郊游、观览风景什么的,而是用于抢险救灾。当某地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可以操纵汽车到现场,在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探查事故情况。“这套系统基于5G技术而开发。因为5G还没有完全普及,所以现在还处于实验阶段。希望以后能进一步推广。”
还有许多其他的“黑科技”驾驶技术在智能大会会场里展示和宣传。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智能驾驶技术能够普遍运用,真正改变现阶段的驾驶方式,提升城市交通安全运营效率,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