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没有哪家公司比亚马逊更能体现自动化技术带来的焦虑和希望了。说到自动化仓库,亚马逊早就走在诸多零售业同行的前面,但是要完全用机器替代人工,即使是在这件事上早早投入了十几年的亚马逊,也说未来还远得很。
“人们常常误认为亚马逊很快就会实现完全自动物流中心,”
亚马逊机器人技术实施总监斯科特安德森
(Scott Anderson)在陪同媒体参观亚马逊巴尔的摩运营中心时表示,“但是技术要达到这一点,至少还有十年的时间。”
安德森表示,从现在来看自动化技术还相当有限,并未达到亚马逊需要的水平。
从一堆东西里拾起其中一件同时不碰坏边上的东西,或是一次性从中拿起好几件,对人类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是要让机器做到这一点,即使是亚马逊也还需要再经过数年研发。从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还是把这事交给人类员工更划算。
2014 年开始,亚马逊在仓库推广基瓦系统(Kiva Systems)机器人。但是这些机器人只承担了仓库里的一部分工作。
人类“充填工”负责把把商品放上机器人货架,补充存货,机器人则背着装满商品、重达 3000 磅的竖直货架在仓库里移动,另一端,人类“分拣工”会根据电脑屏幕上的说明,从货架上拿下商品,装进塑料箱简单来说,机器人跑腿,人类员工动手。好处是人不再需要满仓库的走动拿东西,速度更快了。
在亚马逊近年投入巨大的生鲜配送环节里,机器人也暂时没有用武之地。一方面,生鲜产品比普通商品更脆弱,机械臂很难保证力度,另外一方面,人类判断生鲜商品是否符合要求,比起机器识别也准确多了。比如说,有些顾客想要生一点的香蕉,有些则备注需要熟一些的香蕉,人类扫一眼就能分辨,换了机器就涉及到图像识别里的复杂技术了。
上个月,亚马逊宣布将把 Prime 会员享有的包邮两日达服务升级为包邮一日达。安德森表示,公司目前的目标是,从用户下单到商品打包离开仓库,中间花费的时间不超过 4 个小时。
订单离开运营中心之后的自动化技术,则还处于测试阶段。4 月底,亚马逊开始在华盛顿州测试快递机器人 Amazon Scout。这个机器人有六个轮子,走在路上送货的时候能够避让行人、动物,速度也大约相当于人类步行。
目前,这项测试只有六个机器人上路,也仅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工作。要用这些机器人替代“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员,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送货,显然也还是很遥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