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2日电 因业绩造假风波,华大基因先后两次被监管“揪住不放”,12日早间,华大基因再发公告回应深交所问询函。
华大基因 来源:华大基因官网
深交所此前指出,华大基因存在订单型收入确认依赖的系统存在漏洞,部分项目型收入核算与会计政策不一致,规范运作程度不高等问题。
华大基因称,上市公司现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业务流程、完善的研发体系和足以覆盖业务范围的无形资产储备,在研发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拥有独立的研发部门,在不同研发子方向拥有不同的研发团队,具有足够的科研设备,每年在研发上有较大的资金投入。
回应深交所问询
4月8日晚间,深交所要求华大基因解释,向关联方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智造”)两份采购合同具体内容;关联方员工研发成果归属情况、是否属于核心技术,华大基因研发体系是否对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关联方存在依赖。
针对关联方员工参与股份公司研发、审批和项目跟进工作的原因,华大基因在公告中解释,关联方员工参与股份公司研发审批,主要是形式审核,不涉及实质内容的审核,主要有两点作用:
一是节约知识产权申请费用。以控股股东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控股”)及其下属子公司为整体,与知识产权事务所进行谈判沟通,可以取得一定折扣。审批流程之所以经过关联方员工,主要是从统计知识产权整体费用及数量的角度出发,涉及各子公司的费用各自独立承担。
二是协助复核申请专利的材料是否形式上齐备。由于公司历史上经历过架构调整,但部分审批系统和审批链仍沿用下来未及时更新调整,后续公司会进一步完善审批系统。
第三方网站数据显示,华大智造唯一股东为香港华大基因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实控人可穿透至华大基因的控股股东华大控股。
此外,针对关联方员工参与的股份项目研发成果的归属情况及在公司中发挥的作用,华大基因表示,非小细胞肺癌ctDNA检测试剂盒(NGS)注册申报”项目,研发产出的专利名为“一种外周血游离肿瘤DNA的富集方法、试剂盒及其应用”,项目专利所有权归属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对于专利做出智力贡献的共有7名研发人员(其中包括宋博士),该7名研发人员仅具有专利发明人的署名权,不享有专利的所有权。
另外,“结直肠癌早筛多重甲基化PCR技术开发”项目,研发产出的专利名为“筛选甲基化PCR检测的目标区域的方法、试剂盒及应用”,项目专利所有权归属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对于专利做出智力贡献的共有6名研发人员(其中包括宋博士),该6名研发人员仅具有专利发明人的署名权,不享有专利的所有权。
“该两项专利技术对应的产品,在2017年至2018年未形成收入,未对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产生影响,目前不属于公司的核心技术。”公告表示。
至于深交所关注的另一大疑点,华大基因的研发体系是否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存在依赖,公告也一并给出解释称,上市公司的研发工作立足于自身基因组学技术类业务领域,不依赖于控股股东与关联方,在资产、人员、经费、研发方向等方面明显区别于关联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具备独立研发能力。
直指华大基因虚增收入
清明节假期前夜,深圳证监局“突袭”华大基因,根据4月4日晚公告,深圳证监局就净利润跨期计入、向关联方“输血”、内控不规范等多个问题向华大基因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据了解,根据深圳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相关内容,华大基因订单型收入确认依赖的系统存在漏洞,使得公司2017年多计收入1327.94万元、净利润1244.94万元。
随后,华大基因火速发公告坚称否认虚增净利润情况。根据公告,华大基因称,深圳证监会所说的相关收入核算不规范,主要是信息系统不完善延迟确认收入所致,不存在虚增收入或利润的情形。迟延确认收入主要是出于谨慎的角度,由于相关收入核算与会计政策存在不一致,因此存在收入确认的跨期问题。
同时,针对上述情形,华大基因表示,已经在全力严格按照深圳证监局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整改,并将于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完成整改,向深圳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2017年7月14日,华大基因头顶“基因检测”的高科技光环上市,上市初期一路爆炒,股价曾飙涨至260元的高位,历经一年多时间,如今的华大基因早已不复往日光鲜,市值缩水逾7成,令投资者损失惨重。11日最新收盘价显示,华大基因股价报72.01元,跌幅2.60%,最新总市值288亿元。
华大基因股价走势图
基业常青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勇此前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华大基因的风险首先在于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其次是产品过度推介,导致品牌危机不断;最后,当业内不断有专业人士从专业层面来挑战其产品和地位时,容易造成国家政策的调整,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洗牌。
4月9日,风波之中的华大基因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00万元10500万元,同比变动-5.71%至4.22%。
华大基因称,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500-1000万元,主要是报告期内确认政府补助收入等收益所致,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052.16万元。(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