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终于踏上了征程!保险极客百万医疗福利保障计划,今天开始正式推出。”伴随着保险极客联合创始人李硕的这句介绍,一款全新的互联网团险保障产品——企业全员百万医疗福利保障计划正式推出了。“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完善的团险产品,可以同时解决中小企业员工小病补充医疗,大病百万级报销等综合需求。百万医疗的落地将改变这一现状,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科技行业,就业员工健康医疗等多元需求将得以全面保障。”李硕表示。从“幻想”中醒来在互联网创业圈,有这样一句话:得人工智能者可得天下。在小微型创业公司中,仿佛任何创新项目,只要安插上人工智能的双翅后,这些创新项目就可以“摇身一变”,吸引起资本市场关注。再或者,公司的名称有望在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出现。人工智能,既是时代发展的风口,也是科技产业奋勇拼杀的方向,背负着无数创业公司的宏图与梦想,在“水深火热”的市场环境和竞争中,新兴科技创业者们出发了。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很多时候,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人们产生认知错觉。比如,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深度学习”前景如何如何,“人脸识别”技术怎样怎样。但在线下,我们看到的是,加入个语音芯片,售价几千元的机器人的“AI机器人”,磕磕绊绊的交互模式使期待者大跌眼镜。再如,加入传感识别技术的冰箱,可以把内部食材反映到用户手机APP,同时冰箱可以自动控温。“精明”的商家为了追求产品市场销量,硬生生的冠以“人工智能”的帽子,这种行为同样让人费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所有企业都可以通过制造概念吸引外界的关注。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或许你所有的努力,都会因为竞争对手的一个烟雾弹成为泡沫,从此灰飞烟灭。在新兴科技产业,没有永远的神话,哪怕是BAT。但是,却有质量过硬的产品,比如华为的手机。”业内权威人士表示。随着乐视“帝国”的轰然坍塌,有越来越多的新兴科技创业者正在从“幻想”中醒来。他们清楚的意识到,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或得大数据者得天下,这并不是一个伪命题。不过命题成立前,还缺少个小小的前缀,就是:你首先要有靠谱的团队,靠谱的员工。“靠谱”,太难了在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创业,想要打出一片天,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是一件难事儿。山西医科大学医学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于琦认为,新兴科技产业创业并不是简单的“1+1”式的叠加,它还需要不同技术人员间彼此兼容。以大数据公司为例,创业公司所招募的人才需要掌握多种数据分析的技能,主要包括了数学、统计学、统计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这表示单一人才难觅。此外,创业团队多为小微型团队,每个人都有明确分工,也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要独挡一面,有些项目大家要联手作战,相对于单一人才而言,复合型人才更加难觅。“理想情况下,1000个简历中有100个合格的面试者,100个面试者有10个进入复试,企业最终根据岗位需求录取1个,或几个。新兴科技产业人才本就稀缺,创业型小微企业不可能养‘闲人’,这些情况决定了新兴科技产业‘上人难’。好容易来了一个,谁也无法预测最终难不能留下。”于琦表示。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人才的突然流失。这就好比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设备,突然某个螺丝松动导致链条中断,其结果可大可小,但绝不可控。“创业很难,寻找志同道合的靠谱伙伴更难。BAT可以‘只手遮天’,我们小微型创业公司只能依靠自主培养。人才突然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竞争对手挖角,比如你的员工突然一场大玻大企业可以考虑囤积人才,但小微型创业公司没这个条件。一旦有关键人才流失,其他人很难立即顶上。这种情况下轻则业务停滞经营受损,重则公司直接破产。按照‘斗地主’里面的一句话说,这叫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北京某大数据创业公司负责人表示。找“痛点”,治好病最大化程度规避人才流失,需要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立,绝非CEO一纸空谈或HR妙笔生花,这需要创业者与员工彼此换位思考。清华-青岛数据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指出,过去的人才是“T”型人才,即一专多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产业的人才是“π”型人才,即两专多能,有专业知识,有数据思维。“在物联网时代,学科、专业建设等还很薄弱,需要企业自主培养人才。每个企业都有自已的难处。对于中小企业创业团队来说,管理者应该走进员工的内心世界,并从最深层的保障开始抓起。”韩亦舜说。对于创业者而言,走进员工的内心世界,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否则,北京90后“程序猿”的离职信,也不会一夜爆红。据媒体披露,日前北京某大数据创业团队一名年轻人在加班至深夜时,“突发奇想”的悉数公司管理、用人、考核、业务等“N条罪状”,并单独指出,因为频繁加班和熬夜,自已身体已经吃不消了,因此“一怒之下”决定“不玩了”。该事件爆出后,立即引发众多新闻媒体、自媒体的“跟风”报导。在众多舆论中,科技产业白领族加班频繁、健康较差等矛盾被无限放大。换个角度分析,如果事件中这家大数据创业公司重视员工身体健康,或许这名90后程序员就可以“心平气和”的与公司领导沟通其他问题,因为他的主要矛盾得以解决,这样的结果就是避免重要人才的突然流失。创业者与打工族之间存在沟通隔阂,这一观点也得到贾先生认可,在北京CBD某科技公司工作的他表示,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根本不了解员工的心情,他们自认为包个KTV嗨上一把就是团队建设。其实他们根本不清楚,员工和他们在一起,说不能说、玩不能玩,即使张开嘴巴除了明着奉承就是暗着吹捧,这种层面的沟通可以说毫无深意。“我们三天两头加班、熬夜,如果老板们真的关心我们,就应该替我们的健康和未来好好想一想。在这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重压之下,我们最怕的就是有大病小灾。挣钱再多把身体搞垮了又有什么意义?仅仅依靠五险一金远远解决不了问题。”贾先生表示。梦想,踏上征程走进员工的内心世界,解决员工健康需求以及多元保障,可以说,摆在新兴科技创业者面前的,不仅仅只有业务和订单。从长远考虑,创业者们应以人为中心,从物质、精神双层面打造企业文化。前苹果总裁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过: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常今天,践行这一理论的企业轮到了保险极客。“保险极客在深耕互联网保险同时,发现现有的团险业务存在很多缺失,比如只能保一些意外和一些小病,但是大病完全没有保障,通常的10万重疾保障也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个别员工如果想有更可靠的保障,只能以个险方式购买、且万元以下无法理赔、不报门急诊费用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保险购买者的体验,同时也阻碍了团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保险极客以中小企业从业者健康为指向,充分整合了意外、小并大病等多种保障项目于一体,推出了可‘一步到位’的创新保障型保险产品——百万医疗福利保障计划。这款产品尤其适合于互联网创业企业。”李硕表示。精准洞悉新兴科技产业及中小型创业企业的员工健康保障需求,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推出百万医疗健康保障计划,保险极客显然是有备而来。近年来,保险极客在产品、系统、服务三方面发力优化和升级。在公司理赔2.0服务中,利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和平台,从传统保险理赔速度慢、用户体验差等市场痛点和用户快速的理赔需求出发,依托公司推出的云计算SaaS服务系统——云团险,全面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缩短理赔服务周期。创新且人性化的服务,早已酝酿起良好的业界口碑。此外,李硕还透露,百万医疗是保险极客2017年主推产品之一。后续,公司还会有一系列经营动作,这些动作有望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破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痛点 保险极客百万医疗震撼出击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7-07-17 13:48:48 浏览:49678次
导读:梦想,终于踏上了征程!保险极客百万医疗福利保障计划,今天开始正式推出。伴随着保险极客联合创始人李硕的这句介绍,一款全新的互联网团险保障产品企业全员百万医疗福利保障计划正式推出了。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完善的团险产品,可以同时解决中小企业员工...
相关内容
- DeepSeek风暴席卷全球,AI走进县城日常生活还要多久?
- 松绑人工智能监管,面临多个现实挑战,特朗普公布5000亿美元AI投资计划
- 2025, AI进入“飞天”时刻
- 2025大模型的新惊喜:昆仑万维全面上线天工大模型4.0
- 反击DeepSeek,OpenAI大动作!
- DeepSeek开源推理大模型R1:纯强化学习实现接近OpenAI o1水平,成本降至1/30
- AI领先者共话2025:大模型迎来下半场 Agent、机器人成应用爆发点
- 刚刚,特朗普联手奥特曼,狂砸5000亿美元启动AI「星际之门」
- 5000亿美元砸向AI!特朗普官宣“星际之门”计划,撤销拜登签署的AI行政令
- AI大模型的能力比拼或许不再拘泥于“算力”
AiLab云推荐
最新资讯
- OpenAI紧急直播,ChatGPT疯狂开挂「深度研究」!10分钟爆肝万字现AGI雏形,刷榜人类最后考试
- 人工智能的诺奖时刻:重塑科学的未来
- DeepSeek风暴席卷全球,AI走进县城日常生活还要多久?
- 超级企业动态|DeepSeek掀起中美人工智能竞争新风暴
- 反击DeepSeek,OpenAI大动作!
- Cerebras CEO:DeepSeek引发企业客户对其AI芯片需求暴增
- 谷歌希望更多人、行业了解 AI,力求塑造公众认知
- AI表现出痴呆症?顶尖大模型集体翻车
- 顶级AI智能体不会社交,创业远不如人类!CMU等:最多完成24%任务
- 中国大模型“搅动”硅谷,巨头恐慌,大佬发声:中国AI已追上美国
本月热点
- AI大模型评测:豆包中文对话最强,OpenAI o1推理和数学占优
- 刷屏的DeepSeek-V3能力到底如何?自称ChatGPT 真相或指向“AI污染”
- 谷歌据悉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解除微软云对OpenAI技术的独家托管
- 前OpenAI首席研究官:AI下一步是什么?
- 2024年媒体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和人工智能等入选
- 今年 25% 的欧洲风投资金流向 AI 初创企业
- 北京智源发布2025年AI十大趋势:世界模型有望成多模态大模型下一步
- 中国大模型“搅动”硅谷,巨头恐慌,大佬发声:中国AI已追上美国
- 国内各大AI产品功能横向对比及使用建议(2024年12月):文本生成、图片生成&图片处理、智能体篇更新汇总
- 人工智能热度再起,AI技术全面渗透是大势所趋
热门排行
-
机构看衰、专家批评项目艰难,大语言模型会不会成为即将破碎的AI泡沫?
阅读量:7069
-
人工智能对材料科学研究有哪些深远影响?谢建新院士分享
阅读量:6337
-
这个会议一天提及AI 500次,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阅读量:6223
-
OpenAI 罕见开源!低调发布的新研究,一出来就被碰瓷
阅读量:5921
-
机构看衰、专家批评项目艰难,大语言模型会不会成为即将破碎的AI泡沫?
阅读量:5190
-
AI攻占诺奖背后:新的技术革命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引擎
阅读量: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