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刷脸登录”有漏洞?生物特征被盗麻烦更大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7-03-22 16:25:05   浏览:46238次  

导读:信息安全专家认为,比起数据在传输和认证过程中的安全漏洞,后台的生物特征数据一旦被盗,给用户带来的风险将会更大。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主持人现场演示了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存在的安全性漏洞:一张观众的自拍照片,只要通过一定的图像处理和动态合成技术...

“刷脸登录”有漏洞?生物特征被盗麻烦更大

信息安全专家认为,比起数据在传输和认证过程中的安全漏洞,后台的生物特征数据一旦被盗,给用户带来的风险将会更大。

“刷脸登录”有漏洞?生物特征被盗麻烦更大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主持人现场演示了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存在的安全性漏洞:一张观众的自拍照片,只要通过一定的图像处理和动态合成技术,就能够顺利通过人脸识别验证,登录个人账户。

看到这一段,估计平时觉得“刷脸登录”酷炫十足的小伙伴都会心中一惊。原来普普通通的静态照片,通过技术手段处理后,竟然可以变成动态的3D人脸模型,而且还可以根据语音提示操作,完成眨眼、右转头、左转头、左右摇头、微笑等复杂的面部动作,成功通过手机APP身份安全认证,完成刷脸登录。如果普通人脸照片都可以在人脸识别时变成蒙混过关的“幌子”,这岂不是意味着以后都不敢随意发布自己的自拍照了?

更让人吃惊的还在后面,相关信息安全专家认为,比起数据在传输和认证过程中的安全漏洞,后台的生物特征数据一旦被盗,给用户带来的风险将会更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认证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用户名+密码”已经进化到当前的“用户名+密码+生物特征+活体检测”等更高级、立体的防护体系。面对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认证技术,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企业,都感到安全系数也随之提升。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比如,人脸识别技术虽然看起来颇为先进,但是一旦有不法分子破解了其中的技术屏障,在获得消费者其他信息的条件下,就可能通过“刷脸”的方式侵害消费者利益。

在人脸识别的安全漏洞被曝光后,不少互联网企业纷纷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表示已经预见到了这种风险。360首席科学家颜水成就表示,现阶段人脸认证技术还不能在所有场合做到非常成熟,在涉及个人隐私、财产等重要信息的场景下,建议启用多重认证方式。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峰也表示,从原理上讲,所有的认证不外乎服务器端与认证端进行信息对比。在互联网环境下,一旦采用生物特征认证,就会产生特征数据。而所有的生物特征数据,只要进入计算机,就会被转换为0和1的机器码在数据库中储存起来。

“生物认证最大的共性是唯一性。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脸、指纹和虹膜等。正是这种唯一性,让大家认为生物认证是安全的。但生物特征数据库一旦被攻破,大量的带有唯一性的生物特征数据被盗取,带来的风险要比‘盗刷’严重得多。这才是生物认证方式的真正‘痛点’。” 谈剑峰说。

在谈剑峰看来,现阶段生物认证技术,其实更适合于不联网的本地化应用,比如门禁、保险箱和银行保险库等。在缺乏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企业不应急于将这类带有安全隐患的技术作为“噱头”来吸引大众。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