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略新兴产业、智能制造、新兴制造等重要领域,财政对于产业的支持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可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机器人产业,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
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康复机器人、智能安保机器人、消防机器人、家用智能机器人……就在人们还没从今年10月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种“机器人秀”中缓过神来的时候,第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近日也趁热打铁地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
与会人士认为,机器人热与近年来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分不开,特别是今年三部门出台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以及相关配套政策,为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中所提的财税金融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6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19257台,较上年增长3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2个百分点;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70.8%,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速,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通道。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国产机器人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企业层面看,有超过六成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销售量同比增长,特别是部分龙头企业发展形势喜人。企业积极应对用户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销量实现成倍增长。
“贯彻落实机器人产业规划,引领我国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这既是《规划》制定的题中之义,也是此次推进大会要做的工作。”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孙峰说,总体上看,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年均增速远高于全国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速,社会各界对发展机器人的热度不减。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机器人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阻碍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包括: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虽然有所突破,但是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仍然很高;部分自主产品品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急需加强;各地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隐忧显现;本土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但“小散弱”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但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仍待健全等。
“为此,《规划》提出‘两突破’‘三提升’的战略目标,即实现机器人专业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的提升。”孙峰说,与之相对应,《规划》提出了五项主要任务,包括规定人机协作机器人等六大标志性工业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等四大标志性服务机器人率先突破;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加强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机器人创建中心及第三方检测评定机构;着力推进应用示范,推进龙头企业。
政策组合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对于研发并生产消防机器人的江苏省常州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曲波来说,今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机器人产业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凭借在工信部今年推出的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大赛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他得以申请到徐州制造业产业基金的支持,让自己更多的奇思妙想转化到产品中去。
“机器人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实现《规划》中所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五大任务,除了机器人企业苦练内功外,更离不开财政资金的帮扶。”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说,《规划》中提到的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与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我特别能够理解像任曲波这样的企业主在得到政府基金帮扶时那种激动的心情。”宋晓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战略新兴产业、智能制造、新兴制造等重要领域,财政对于产业的支持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可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机器人产业,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
“除了政府基金帮扶外,机器人企业融资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上市。这次产业推进大会为想上市的企业做培训,希望那些已经具备一定企业实力、具备一定管理水平的企业尽早上市。”宋晓刚说。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迫使企业“机器换人”,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随着机器人、计算机、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成熟,机器人逐步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军工、物流、农业等领域。
在我国,机器人产业会不会形成“虚火”的局面?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这种乱象不会出现在机器人领域。我国目前有7000多家机器人生产企业,但其中绝大多数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所生产的零部件除了供应机器人整装企业外,还会供应给其他非机器人企业。另外,一些机器人整装企业也会按照有序竞争的原则,通过新三板上市融资的方式取得发展资金。当然,无论是机器人零部件企业,还是整装企业,要想得到财政资金的扶持,还需要通过较为严格的审查。
任曲波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的民营企业家,要想申请到基金的支持,就必须在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大赛中拿到名次。他所研发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凭借自发电功能得到了本次大赛江苏赛区的青睐,并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入围基金企业的条件。
记者注意到,《规划》提出,要利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工作。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的目标,需要在设定时限内进行集成式协同攻关。他告诉记者,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支持对机器人认证结果的采信工作,如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专项、重大工程等必须采购经认证的机器人,在金融信贷和财税政策上给予获证企业产品优惠等待遇,其目的就是通过国家采信,引导、带动市场采信。
据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主任李春江透露,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即将发布《关于推进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的意见》,旨在规范认证检测工作,加强认证产品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机器人制造、采购的政策环境,推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用于机器人产业的科技专项总经费为6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20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在机器人方面的重点专项的投入相当于“十二五”投入的4倍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机器人基础前沿技术、机器人关键性技术、新一代机器人平台研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