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智能家居”、“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等概念泛滥,各类智能家居产品频频面市,但从用户体验来看,智能家居产品仍普遍存在三大问题:
一、不好用
是什么“智能”?手机控制,是智能吗?看情况。我们经常遇到家里遥控器过多,看电视、调空调温度找不到遥控器的情况,这时候出现一款智能遥控,将所有遥控集成进手机,让用户能通过一部手机能够控制全家家电,彻底解决了“遥控多”、“找遥控难”的问题,这是智能。但如果其他产品也这么干,如电视、空调、灯具、冰箱都需要相关的APP来控制,相互之间还无法互联互通,要下载十余个APP才能完成控制,这不是智能,这是智障。所以,智能不是具体的某一项功能,而是想人之所想,通过人性化的设计,让产品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为客户解决问题。
智能遥控
如今,不少智能家居产品追求“智能”的噱头,追求五花八门的功能,却将最重要的用户体验抛之脑后。如某款饱受吐槽的智能台灯,拥有4个模式,可以让用户在不同的场景(如阅读、写字、用电脑)调整相关的色温和亮度,达到护眼的效果,这个功能乍一看很好,但问题在于必须要通过手机APP才能调整。所以,用户想换一个模式,就必须掏手机、解锁、打开App、选择模式,还不如直接在台灯上直接放四个按钮来得更快!
“智能”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然后细致入微地将用户的想法和需求融入产品的设计。不考虑用户体验的的智能家居产品,最后都会变成鸡肋,能够吸引用户的购买欲望,却无法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渐渐被用户放弃,闲置生灰。
二、不安全
手机安全
荷兰Centraal Beheer保险公司曾拍摄过样的广告:两名蠢萌的窃贼进入一个科技大佬的智能住宅里,轻而易举地偷走多种科技产品。由此打出广告:“Even Apeldoorn Bellen”(打电话给我们吧)。
看完广告,你会感觉丢了手机,就等于丢掉了了整个家。家里的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多,每种产品都需要连接家庭网络,这些智能家居产品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国内许多厂商并没有花大精力去做,毕竟“安全”没有那些炫酷的功能那么引人注目,产品是否安全,用户短时间内也判断不出来。当客户发现产品不安全时,往往已经受到巨大地损失了。
三、不新鲜
目前的智能家居品种繁多,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灯具、智能开关、智能插座、智能门锁、智能开窗器……但功能重复之极。总是是“产品+wifi”、“产品+视频”、“产品+游戏”,看到人家产品有,就非得在自己产品身上加一个新功能,也不管合适不合适,自以为新鲜极了。比如某星的一款智能冰箱,既能看电视,又能玩游戏,还会发邮件。实际上,我们需要一台能看电视的冰箱吗?产品设计者为什么不能从冰箱本身的属性出发,去延伸出一些新功能呢?比如,针对想减肥的用户推出一款冰箱,在用户频繁拿食物的时候给出善意的提醒,针对总是浪费食物的用户推出一款冰箱,在食物快要过期的时候,提醒用户尽快吃掉。
别人家的孩子系列:日本“音姬”
音姬
音姬,是日本人发明使用的一种可以发出流水声音的电子装置。考虑到多数女性不愿意被人听到自己如厕的声音,日本TOTO卫浴陶器公司针对这一习惯发明了音姬,在如厕时,只要按下按钮,音姬就会发出25秒流水的声音,以掩盖如厕的声音。为什么偏偏是25秒?原来音姬的设计者经过详细的测算与统计,认为25秒正是“女性人均如厕时间+数秒的假定延长”。
这才是人性化!
用户体验是破局关键
有了用户体验,智能家居才有市常去年,许多中国人越洋去日本购买马桶曾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国内的马桶是质量不如国外吗,还是技术上有差距?都不是,国内多数产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差的只是不那么“打动人心”。”
网上,网友们对智能家居其实是非常期待的,比如能解放双手的扫地机器人、洗碗机。调查显示:我国超6000万户家庭有意愿购买一款能真正意义上降解果蔬农残、以及杀灭常见食源性病菌的智能洗净硬件,足见市场潜力之巨大。
除此之外,还有家庭安防设备、智能照明设备、语音交互设备等。嘟嘟E家的嘟嘟智能语音管家,因为能够与语音助手直接对话,声控全家家电产品,还能完成室内布防,解决“外人入侵”、“天然泄漏”、“房屋失火”等安全隐患,被用户推崇备至。
嘟嘟智能语音管家
对智能家居在吐槽,在网络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从这些吐槽中,我们也能看出人们对智能家居产品和智能家居未来发展的关注也期待。尽管智能家居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完美,但只要智能家居产品开始重视用户体验,不断完善,让真正的“智能”走向千家万户不会遥远。
2016年,国家出来了不少关于“物联网”、“智慧家庭”的政策,从中可看出国家对智能家居发展的重视,我们也值得相信,不久后,各类标准与规则会陆续出台,安全问题很很快得到改善,终将解决。因为智能家居正是未来生活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