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人工智能公司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接受了科技专访。李志飞认为,人工智能目前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大众对人工智能到底能够做什么,未来的发展能够有多快,这方面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处于比较理想主义的阶段。所以在短期内,必须非常清晰的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短期根本不能跟人相比。他认为,我们今天应该踏踏实实把比如说云交互,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在这种各种应用场景,比如说车载、家里面,比如说可穿戴,踏踏实实做出来。
他认为要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出来,投资者和创业者都要静下心来,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媒体,更不要欺骗国家、政策,这个没有意义,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未来三五年,李志飞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非常清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
第一,供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其中一类是大公司的产品,比如搜索、地图、视频,这是把人工智能的技术放到里面去,然后去提升它的效率,使得它更人性化、更个性化。另一类是给大众用的产品,新的智能硬件。比如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话、VR、AR。
第二,面向企业场景的产品。比如面向医疗、金融、房地产等领域。主要是AI的技术怎么应用到这些领域,提高效率或者提升服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AI的技术可能只占30%,70%是对传统技术和传统业务的理解。
具体到出门问问,在未来三五年内,主要关注消费级的硬件产品,并且努力改善产品体验。目前出门问问已经有智能手表,并且在与传统厂商合作尝试智能车载产品等。(小羿)
以下为采访速记:
记 者:您是第几次来参加这个世界互联网大会的?
李志飞:我是第一次。
记 者:第一次来,有什么感受?
李志飞: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较官方的互联网大会,因为以前都是比较行业内的互联网大会,我觉得还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参加的人员,整个组织的形式,还是非常非常严肃的一场大会。我也看得到整个政府,也是在向这个互联网的方式在拥抱,比如说现在什么门禁都是刷脸,我觉得这都挺好的
记 者:“问问”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软硬件结合的这种公司。您对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怎么看?
李志飞: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以今年明年这两年这么短的时间去看。这个可能是比较长远的一个发展。但是比如说这两年跟前两年比,肯定是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前两年大家可能都还是在讲深度学习本身,但是这两年大家就可能开始去讲它的应用,比如说语言识别,比如说视觉,比如说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在这上面之后,这个普通老百姓到底能感受到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带来的这些方便。
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从前两年比较基础的,到现在比较偏上面的技术已经慢慢的开始偏应用。而且大家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可能也会越来越清晰,可能早期理解就是觉得它可能一下子就会很快来,或者说会颠覆很多东西,但事实上我们看到,今天可能大家很多公司都慢慢的比较实在了,比如说我们现在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在想着怎么通过这些新的硬件载体,比如说这种车里面的硬件,或者说家里面的硬件,或者说可穿戴的设备,来去把AI的这个技术,真正把它落地到实际的产品里面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明显的趋势。
记 者:今天你上午也参加了开幕式,也听了一些领导的讲话,政府官员的讲话,您是如何看待目前创业环境,包括我们具体到人工智能这个创业的一个环境,还有就是说现在是不是有一个利好我们创业的对人工智能的发展?
李志飞:对,首先我觉得人工智能无论是研究还是创业,今天肯定是面临了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因为所有的人都开始关注。两个例子,比如说今天马云也讲到人工智能,明天的移动互联网的一个论坛,如果你去看,总共有十二个Panel,但是有八个里面都有个标题是人工智能。他虽然这个论坛叫移动互联网的论坛,但是很明显,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全部都往人工智能的方向去发展,所以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所有的人,无论是大公司还是政府还是小公司,都在关注人工智能,所以这是非常好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觉得还是大众对人工智能到底能够做什么,未来的发展能够有多快的去实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的理解,还是不是很深,或者说理解还是比较理想主义的这种想法。比如说今天上午马云讲到说,今天我们是把人变成机器,未来我们希望把机器变成人。就是把机器向人的方向去靠拢,我觉得短期这个阶段是比较不合适的。因为我们今天的机器,我们今天的算法,基本上没有能力像人一样这么聪明,尤其是在这种创业这种思考、这种理解方面。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在短期里面,必须非常清晰的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短期根本不能跟人相比。而我们今天应该踏踏实实把这些,比如说云交互,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在这种各种应用场景,比如说车载、家里面,比如说可穿戴,踏踏实实把这个东西做出来,而且用户觉得真正有用,而不只是在媒体上,或者在电影里面讨论一下,然后就过去了
记 者:其实我知道您在很多的公开场合是反对说有什么超级智能,您觉得我们谈论的太早。但是这种超级人工智能这种未来的东西,它是未来吗,它是可以实现的吗,还是说它根本就不是未来,还是只是我们的一番想象,这一点我想知道。
李志飞: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直接告诉你说,我不认为这可以实现,因为我看不到一条实现的路径。但是今天我反而是比较偏开放一点,就是我觉得,也有,也许有可能。但是我觉得这个确实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重点,因为再怎么样,如果它真的实现,可能也是几十年以后。而我们今天应该抓住的是说,在未来两年、三年、五年、十年,我们怎么样一步一步的去把今天的AI的技术,把它的智能程度真正提高。而不是说我们看到一个特别三十年以后,特别远大的一个愿景,但是我们今天只谈论那个愿景,而不是说实实在在的去做这些三年、五年、甚至一年的这种规划。
所以我觉得未来确实很多时候我们没法儿去预测,但是我们也没法儿去否认它,很有可能它就是有可能发生。但是确实,我觉得今天我们还是应该,不管它会不会发生,但是我觉得唯一一条不变的就是说,你必须踏踏实实的把一年两年三年到底能做出什么,把它规划出来。
记 者:您还是说对于未来可能想的不是特别多,现在想踏踏实实的把三五年的事先做好?
李志飞:也不是说不是特别多,而是我觉得,比如说五年以后,我看不到那条从五年以后能到达我们说所谓这种超级人工智能这条路线。可能过了五年,我们对今天最基本的问题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很多基本问题都解决了,那个时候我可能能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路径,说第一步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所以今天我不会过多的去思考未来三十年的事情,因为我没有一条路径,但是未来三年、五年,甚至两年、一年,我觉得这个是可能比较清晰的。
记 者:所以您觉得,但是资本的话,如果去市场做这种热度的炒作的话,它可能会去做这些。
李志飞:我觉得资本它也不会看二十年,它可能也看的就是五年、十年,对吧,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我也跟很多投资者都有聊天,其实大家都会认为这是未来,但是也都认为今天从现有的创业公司也好,从现有的产品形态也好,确实看不到我们怎么到达那个大家想象的未来。我觉得这个是可能就需要,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人工智能的创业者,是静下心来,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媒体,更不要欺骗什么这种国家、政策或者什么之类的,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所以我觉得今天就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去思考,到底我们三五年能做什么,如果这三五年做成了,我们未来又能做什么。
记 者:您觉得三五年我们能做什么。第二个是“问问”(08:01)
李志飞:我觉得三五年这个AI的应用,我认为可能有那么几个大的方向:首先第一个大的方向,2C,就是给消费者用的产品里面,这里面又有两个类型,一类是这种大公司的产品,比如搜索、地图、视频,我觉得这里面把人工智能的技术放到里面去,然后去提升它的效率,使得它更人性化、更个性化,我觉得这是这三五年必然会发生的。
第二个可能在给大众用的产品里面,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这种新的硬件的形态,比如可穿戴,比如说车里面,比如家里面,比如说智能电话,比如VR、AR,这些东西可能在未来的三五年,可能你都能看到很大的一个体验上的一个提升,这是面对大众消费品的。
另外一类我觉得可能就是面对这种企业场景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比如说面向医疗、金融、房地产。我觉得AI的技术怎么应用到那里面去,然后把它的效率也好,或者把服务能做到更好,这里也会发生。但是你在这里面可以看得到,可能AI的技术在这里面,可能最后成功与否,它可能只占30%,而70%还是说你对传统技术的理解,对传统这个业务的理解,甚至是能拿到传统行业的数据,以及能够把你的AI的技术,部署到他们的数据中心里面去,我觉得这是特别关键的。
我觉得未来可能在这方面,这三五年我觉得这是非常清晰的。
记 者:出门问问会在三五年做什么事?
李志飞:“出门问问”其实是主要是关注在刚才我前面讲的三个里面的第二个,为什么呢?我们是一个创业公司,所以我们没有像大公司一样,已经有什么海量的用户的产品,所以我们不能去提升已有的地图,或者说是搜索引擎,我们是一个创业公司,我们一直想去关注消费及产品,从硬件算法软件都是自己去做,但是有一些类别,比如说车载产品我们可能会去选择跟这些传统的车厂去进行合作,因为他们有非常好的品牌跟渠道,而且他们对车这个行业非常懂。
比如说家居,那我们可能做得更轻,我们主要是提供AI技术,所以这每一个领域,我们都会去做一些探索,只不过有的探索方式,可能我们会做得比较重一点,自己做硬件,自己做品牌,自己做算法。有的硬件场景我们可能做得比较轻一点,也是看整个市场上能找到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其实在这几块,我们现在确实都在有一些比较大的一些进展。
但是总的来说,我们跟绝大部分的AI公司不太一样的就是,我们一直都是关注这种消费级的硬件产品,而且是新的硬件形态。就是我把这些新的硬件形态叫做AI原生设备,就是人工智能原生设备。比如我们的手机,它不是一个AI原生设备,因为我们刚刚产生手机的时候,没有人去关心它的AI。但是今天我觉得车载、家里面,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或者AR、VR,我觉得AI可能在这里面第一天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记 者:跟传统的厂商结合的可能是哪些领域?
李志飞:那个我刚才说了,可能在汽车。汽车是,我认为是一个消费级的产品,所以是在我们想做的范围里面,但是比如说金融、房地产或者医疗,这些确实我们现在没有去想太多,因为我们认为那是另外一个很不一样的战常
记 者:但是“问问”有很多的语音分析的技术,特别在云处理这块是挺厉害的,有没有说我向金融或者是一些其他领域去输出我的技术?
李志飞:现在我们没有非常积极的一个计划,但是其实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我们还是非常灵活,就是其实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把我们的AI的技术,应用到一些场景里面去,最后产生影响力,这是我们最想要的。如果说我们真的是能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而且AI的技术,我们把AI技术放到这个场景里面去,真的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未来不排除我们会去做,但是今天确实还没有。
记 者:再问一个资本的问题,“问问”是去年完成的C轮融资,今年好像在资本方面有没有一些动作?
李志飞:其实一直有各种各样的投资者在找我们,但是坦白的讲,很多投资者也不是看得很清楚,因为AI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创业的一个行业。所以我们一直也在保留、保持跟他们接触,在看。但是现在由于我们去年融的资,包括我们以前,我们总共融了五次资,基本上资本还是比较充足的,而且由于我们主要的成本都是在人员的身上,主要是员工的一些开销,以及公司基本的运营,所以基本上我们还是有非常充足的现金,所以我们没有说歇斯底里的去融资。
但是OK,如果说有特别好的机会,能够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投资者,通过这些资本使得我们能够快速的发展,那我们肯定不排除。
记 者:相对目前“问问”在这两块的开销,如果今年没有融资计划,我们自己现在在智能手表和我们的车载产品这方面有没有自负盈亏?
李志飞:这两个,我们的智能手表已经卖了一年多了,包括我们最近刚刚卖到海外,所以这个硬件本身如果说你把它单独抽出来,那它肯定是,至少是自负盈亏的,甚至有一定的盈利。智能车载的话,我们可能,因为我们还没有正式开始售卖,可能下个月开始正式售卖,就是我们的“问问魔镜”,同样的我认为我们也一定会达到,在明年可能就会达到我说的这种状态。别的一些领域我们还在探索。
但是整个公司由于AI的公司特别贵,就是人员成本也特别高,而且我们做的事情也比较庞大,所以整个公司确实是没有达到自负盈亏的能力。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刚才那些硬件的产品,包括我们未来的一些别的一些合作,可能在未来一年甚至两年,我们能够维护比如在三五百人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都能够有很大的一个机会,做到自负盈亏。我觉得这个可能在全世界的这种AI的创业公司里面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记 者:我特别想问一个问题,就是之前从推出智能手表以来,智能手表去年应该是一个大家混战,各家都在去推智能手表。但是今年可能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问问”应该是在中国智能手表里的NO.1了,但是现在中国整体的智能手表的市场受到一些影响,包括之前我在深圳遇到一些公司碰到融资、资金的问题,就是这方面,智能手表这个市场,您是怎么看待的,它未来是不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未来的方向,手表的市场以后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李志飞:首先我认为,智能手表这个市场肯定在上升的,它不是在下跌的,只不过可能是早期大家对app watch这种期望值太高,确实它达不到大家说的,它立马能够代表手机,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把手机的市场给抢过来,这个确实没有达到。但是总之这个市场没有在下降,我觉得它是在上升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觉得智能手表这个市场确实可能,它在未来的一两年,你可能很难看到说它会成为一个最主流的智能设备,我觉得这个确实不太现实。但是“出门问问”我们作为一个比较早期进入,而且有自己的特别核心的技术的一个,在这块有自己特别核心技术的一个公司,我们在这一块其实我们是,就智能手表这一块,我认为都能做成一个非常不错的产品。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比如说你一年能卖二三十万台,或者五十万台,其实硬件本身的营收,我觉得就能支撑你一个非常好的现金流,所以这是第二个。整个智能手表的定位,产品的定位我认为还是要大家,其实这个问题大家都明白,就是说怎么解决这个电池的问题,当然这个比较难了,第二个是怎么解决刚需,让大家觉得智能手表不是只是一个手机的附件,可有可无,所以我们在这块做了很多尝试。
第一个就是我们支持3G,这样的话有独立性,当你在某一些场景,比如你跑步的时候,就不需要带着手机也能收到消息,也能够打电话,我觉得这个本身确实我们看得到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正确的一个方向。第二个就是我们会把很多实际的场景结合起来,比如说我们接下来马上也会发一个产品,就是把移动支付,还有公交卡,因为我们这个手机里面会嵌入NFC的功能,这个时候北上广深的公交卡,包括一些超市,你直接把这个手表递过去就可以刷,我觉得这个也是支付跟ID的体系,也会可能使智能手表成为一个刚需。
还有第三个就是,我认为这种运动健康的,我们把这个算法真正做好,而不是说计个步老是不准,心率也老是不准,或者是计完了之后你也没有什么后续的动作。所以这个我们也是在这些运动健康的场景,我们在做一些比较深度的这种细化。我觉得就是刚才说的独立性、支付ID,第三个运动健康,如果这三个东西都能够慢慢的把它落实,我觉得未来可能你会发现,对很多人来说,它就变成一个刚需了。
记 者:你看“问问”智能手表或者是智能车载设备这种市场的话,您觉得它会有一个爆发的点,大家都去做这个事儿。因为我们看手表是这样的一个爆发力,但是最近智能后视镜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也是在淘汰期。
李志飞:其实智能后视镜,其实市场上也非常非常多这个产品,但却是很多产品都做得体验比较差,可靠性也比较差,这个时候必然会导致问题就是说很多用户用了一下,就再也不用了。所以我们其实进入这个智能后视镜,跟我们当年进入智能手表这个行业是比较类似的情景,当年我们两年前做智能手表,其实深圳也有一堆做智能手表的,但是确实很多体验都做得不是很好。
我们还是以比较长线的眼光去看,我认为这种语音交互,或者整个,甚至视觉,比如有安全驾驶,AI的很多应用,我觉得在车里面一定是一个大的趋势,而且是一定能够做出,能够使得用户觉得,真的是有价值的一些产品。所以我们是从这个非常长远的角度去看。
今天我们进入这个智能后视镜这个领域,首先我们的心态就是,第一我们现在要进入这个场景里面去,而不是说只是说,这个东西车厂没法儿改变,后装也很难,一直不动。我觉得今天确实已经到了一个时间,就是说由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或者教育,大家已经对这个已经有一定的接受度,所以我觉得首先现在选择进入智能后视镜,如果用户体验做得很好,我觉得它可能就会有一些爆发。
记 者: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说,对于人工智能的公司来说,其实创造性一定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我们都是创新性的企业。“出门问问”也是身处这样的行业,未来它如何保持创造力永远在这个圈内公司的前面呢?而不是说被我们新晋的创业公司去超过?
李志飞:我觉得创造性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果你真正去看事物的本质,就是首先这个公司里都是什么样的人。比如说我们公司今天大概有接近三百号人,有两百号人都是做产品的,就是从算法,从硬件,从软件,从交互,从设计的角度去做产品。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去,这一块投入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出门问问”的问题不是在创新这块,至少现在。而更多是可能在商业化这块,我觉得可能要加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整个环境都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我们也要自己杀出一条自己的路出来,我觉得这是最为紧要的。
创新的话,本身我觉得我们一直是一个创新的一个公司,包括我个人,我对如果只是为了竞争去获得一些市场份额,在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市场里面,这个不是我们的兴趣,我们就希望能够利用AI的技术,创造出一些新的用户体验,新的品类,所以我觉得创新在未来我们应该还是我们最主要的一个公司的一个主要的投入的方向。
当然我们公司确实可能今天跟一个五个人,或者十个人的小公司来比,可能确实又会存在,我们在他们的眼中,或者是有时候在速度比起来,又变成一个大公司了,这些东西确实我们是需要去内部,无论是从组织架构,还是从人员的激励,还是从整个公司的大的规划上面,都要去做很多工作。
记 者: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企业工作的更好。这是市场给我的问题,这是他们的问题。
李志飞:如何?
记 者:作为一个公司,如何让你们的工作做得更,大家看起来就是说,如果想把,因为我知道你一直想把“问问”打造成像Google一样具有创造力,工作起来又比较舒适的公司。现在强调公司工作的这种舒适性,还有公司的环境,怎么让工作更好开展,我想在一个公司里面有什么样的一个环境。
李志飞:我觉得其实怎么让公司能够运作得更好,或者效率更高,或者能够在商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肯定第一是人,真的还是能够在你一百人的时候能够招到很好的人,在你两百人的时候,还是同样招到很好的人,而不是说这个质量就是快速的下降,我觉得这是第一点。我们今天“出门问问”还是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就是各方面招进来的人可能都是非常优秀的。
第二就是在这个事情本身,我觉得还是你要做的事情是让大家觉得是非常兴奋的,我们刚才前面提到的这种创新,或者说是代表着未来的科技,非常具有技术含量,整个传递的价值观是非常正向的一个价值观,无论商业上还是产品上,还是技术上,所以我觉得这个人跟事,如果都是非常正向的,那后面的这些商业,或者整个组织架构,我觉得都可以慢慢的去把它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