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底特律西部的迪尔伯恩,我坐上了一辆由福特Fusion(在中国被称为蒙迪欧)改造而成的自动驾驶汽车。
它被各种传感器包裹,最显眼的是车顶那几个来自Velodyne公司的LiDAR激光雷达测距传感器,LiDAR一直高速旋转着,和其它传感器一起不停地侦测着四周的各种情况:路上的其它车辆和行人的行驶状况、路口是红灯还是绿灯、前方有没有人行横道和停止标识……
激光雷达的好处是,它不会像摄像头那样在光线不足或者过强的环境下出现识别错误的问题,前阵子因为识别失误酿成致命车祸的特斯拉,最近也将技术路线从摄像头转向了激光雷达。
坐上车的时候我倒不担心会像美剧《硅谷》里可怜的Jared一样被自动驾驶汽车载进货柜箱封装,前方会有工作人员随时准备接管汽车的控制权。在大家都还没接受甚至认识自动驾驶技术的时候,汽车厂商们对于自动驾驶的测试必须非常小心谨慎,这一点也会在试乘过程中体现。
工作人员按下按钮,车开动了,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一切就跟平常坐车一样,只是看着方向盘自己转动起来会觉得有点新奇。全区最高限速每小时35英里(约合56公里),由于是电脑控制,不论是提速还是刹车都非常平稳,甚至比起许多司机开的车都要舒服。
福特自动驾驶车辆计划创始人James McBride向爱范儿(微信号:ifanr)介绍,自动驾驶技术难点主要出现在遇见汽车和行人时的判断和处理上。
第一个难题具体体现在路口会车以及左转弯的时候,之前人们往往通过自己的大脑预判以及和对方司机的眼神交流来决定谁先通过,但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对于这些情景的判断是个非常大的难题。
就实际试乘的情况来看,福特的自动驾驶在这方面还是解决得挺好的,只要确认前方横向前行的车已经停稳,就会直接开过去;而在需要左转弯的路口,也能清楚地判断侧面来车的情况,在适当的时候顺利通过。
在会车上,福特的自动驾驶解决得还算不错,但在第二个难题,也就是路边行人上,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就显得有点太小心翼翼了。
在试乘之前,我在路边看到一辆迎面而来的试验车,于是想上前等着它缓缓开过的时候拍张照片,结果车却迟迟不开过来。旁边的工作人员过来让我退后一些,否则车辆会以为我要过马路,会停在那儿给我让路。虽然我并没有真的想过马路,但是传感器们毕竟不懂读心术,只能从我的走动来预判我的行动趋势。
而当我坐上这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时候我也发现,一旦车上的传感器们探测到前方路边有人有向马路中央行进的趋势的时候,即使那个行人距离并不算近,它也会选择停下来,确保一切都万无一失之后再继续前进。如果是人类驾驶,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司机一边确认行人是否会在车开过去之前先停下来,一边减缓车速通过,效率会比直接停下要高得多。
当然,安全第一总是没错的,小心一点总比一时冒进伤了行人好。只是这样会使得车子一有风吹草动就选择停车驻扎,在地广人稀的环境还好,一旦到了繁忙的城市路口,恐怕它会一直停在那儿一动不动,在自动驾驶系统更加智能之前,遇到这种情况恐怕还是人工接管,见缝插针地开过去地好。
总的来说,体验过自动驾驶技术过后,我对于目前自动驾驶的发展很有信心。在稳定性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上,自动驾驶有着比人类更好的表现,但是如何对探测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判断并灵活协调各方面的操作,机器相比起人类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福特CEO Mark Fields之前正式宣布福特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将于2021年投入商业运作,从2004年开始福特就开始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研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15年福特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从研究阶段进入先期工程阶段,在今年年初,福特宣布将自动驾驶测试车队扩编至现在的三倍。就看看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福特会如何继续改善。
另一方面,我相信,到时人类司机并不会消失,就像如今电子书已经十分流行,仍然会有人喜欢翻阅纸质书一样,传统和未来的东西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存。只要人类和传感器们能够搭建好交流的渠道,两者完全可以和谐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