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VR火爆:下一个摩托罗拉或苹果能否诞生在中国?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9-04 21:06:55   浏览:18509次  

导读:经济观察报 冯庆艳/文 一场新旧产业更迭大戏已悄然在全球上演。 万达影院宣布未来两到三年将在全国影院推出100个VR体验区,还开启VR看房业务;阿里开启造物神计划建立全球最大3D商品库,HTC王雪红宣布投1亿美金培植VR产业和生态企业发展,而其8月初披露最新...

VR火爆:下一个摩托罗拉或苹果能否诞生在中国?

经济观察报 冯庆艳/文 一场新旧产业更迭大戏已悄然在全球上演。

万达影院宣布未来两到三年将在全国影院推出100个VR体验区,还开启VR看房业务;阿里开启“造物神”计划建立全球最大3D商品库,HTC王雪红宣布投1亿美金培植VR产业和生态企业发展,而其8月初披露最新财报已连续亏损五个季度;软银320亿美金正收购的ARM,6月披露已为VR市场开发了全新的架构;三星斥巨资抢到了里约奥运会的VR独家直播权;而谷歌则发布了针对VR设备的平台Daydream……这些巨头的重大战略布局不约而同的都发生在年初至今的9个月时间里。

目前行业共识是,VR和AR有潜力成为“下一个重大通用计算平台”。尤其是在两年前Facebook豪掷20亿美元收购Oculus之后,这是一家90后创始人辍学创办的员工不到80人、没有任何正式产品的小公司。这种“一夜暴富”的神话往年多在互联网创业企业里诞生,而如今大量资本从原来的O2O等领域涌入VR。IDEALENS联席CEO刘天成对经济观察报说,“资本和巨头抢食VR领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这是创业型企业身上难有的优势”。

在硬件技术难突破、内容缺失、未诞生统一性平台等诸多痛点下,赛欧必弗CEO赵宁认为,如今中国VR企业大致处于一条水平线上,都在寻求下一轮的突破,包括在硬件、内容和平台等领域都在逐渐探索适合自己的体系,而硬件技术水平上与世界三大VR厂商Oculus、HTC、SONY仍有较大差距。不过在如今的乱战中,中国VR企业拥有本土优势和国家信息产业基础的后盾,产业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正发生一些新变化,比如有的企业着手技术研发创新、有的企业着手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而更多的企业擅长与资本共舞,试图突破各种局限和难题。那么,在下一个可以取代智能手机的VR时代里,VR领域的摩托罗拉或苹果能否诞生在中国?

硬件的抉择

2015年底开始招兵买马杀进VR领域的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缘何遭业内人士“为时晚矣”的质疑?而曾推出低廉成本的Cardboard设备配手机的谷歌缘何叫停高端VR设备?

在1987年出生的覃政眼里,传统领域的创业者们无法想象VR领域的创业者们面临的是怎样的一种瞬息万变的格局,刚成立几年的公司可能已经在公司战略上进行了多次转型,“如今的VR正处于手机的大哥大时代,处于非常不稳定的增长期。”覃政对经济观察报说。他是2013年成立、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二期蚁视科技的创始人,他身上有着这个年龄段创业者的个性烙印——辍学、创业、痴迷新技术、大胆善冒险……同时他又是幸运的,不仅已获得B轮融资,和其合作的都是手机和PC巨头,包括联想、华硕、海信、酷派、一加等,不过VR硬件三大方向的抉择仍需要他去直面。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市场营收将从当前的52亿美元(300多亿元人民币规模)扩张至1620亿美元(超万亿人民币规模)。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全球AR/VR市场年增长率将高达近两倍。

2016年是VR产业元年,但创业企业生存状态并不是那么乐观,前新浪联席总裁兼CTO许良杰对外界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人震惊,2014年国内共有200多家做VR头盔的公司,而到了2015年只剩下60多家,数据表明VR头盔企业超过七成倒闭或转型。而在今年,如果没有技术上的突破,还会有一大批VR头盔公司倒闭。

虽然盛名在外,世界三大VR厂商Oculus、HTC、SONY也在今年才陆续推出了各自的PC端头盔产品,其特点是沉浸感较好、体验较好,但价格偏昂贵。

在IDEALENS刘天成看来,VR硬件包括PC端头盔、移动端眼镜以及可独立操作的VR一体机(指整合了显示屏、计算芯片、电池等模块的移动VR头盔),每个路径有着其独特的优劣势,到底哪一个会成为未来趋势,目前仍是未知数。于2014年成立的IDEALENS目前的着力点在VR一体机,至今已迭代了两次。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国外,国内VR企业更多地推出VR一体机产品,而国外除了英特尔刚推出VR一体机,三星正筹备或命名为“Odyssey”的VR一体机外,包括知名大VR厂商Oculus、SONY等都未推出此类产品,而国内除了IDE-ALENS,还有3GLASSES、大朋VR、焰火工坊、暴风魔镜、乐视等,据不完全统计约30家企业左右公开表示要做VR一体机。

VR一体机是否代表未来趋势在业内有不少“伪命题”的说法,刘天成认为,存在即合理,一体机的沉浸体验比VR眼镜盒子更好、较PC端VR显示器更加轻便。

一组数据或在侧面佐证刘天成的观点,近日IDC提供的报告显示,在移动VR和PC配主机VR的市场份额中,谷歌推出的成本较低的Cardboard类型的VR占据了大比例的市场份额。PC头盔只占比3.8%。移动VR一体机在2016年第一季度只占0.5%,但是从第一季度之后的增长非常迅速。

而相较于着力VR一体机的IDEALENS,同年诞生、同样涉足于此的焰火工坊,更侧重移动端眼镜的研发生产及由其延伸的上下游产业链。蚁视科技则在把体积做孝视场角做大、分辨率提高的核心路径下,采取PC端头盔、机饕(眼镜)和相机等产品多样化的策略。而3Glasses不仅有VR的移动解决方案,还有PC端头盔。可见,国内VR硬件企业多数并不敢将宝压在一个硬件方向上,而是在多元化策略下并肩齐驱。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谷歌被披露已经叫停高端VR设备。此前谷歌发布了Daydream,并将其安装在最新的安卓操作系统中,外界对于高端VR设备配合Daydream资源平台充满期待,而在Facebook、三星以及HTC等VR设备制造公司逐渐推出价位更高的产品当口,谷歌却叫停了该设备研发,主要原因是实现难度太大。

充满未知风险的VR硬件抉择之路,过程是备受煎熬的。Oculus背靠Facebook这棵大树,每年研发的费用高达数亿美元,相比之下,国内创业企业显然难以达到如此资金投入。

3Glasses创始人王洁在VR领域深耕14年之久,最早做三维仿真项目,2012年虚拟现实头盔立项,当时公司员工120人、年营业额几千万元。而在之后的两年间,为了研发VR头盔产品,公司每月有100多万元开销,员工团队极度萎缩,财务不堪重负,王洁负债数百万元。

不论是国内创业VR企业还是国外,真正盈利的少之又少,以暴风魔镜为例,虽然其VR业务曾给上市公司股价以很好的支撑,但由于其业务亏损对上市公司财务是一个累赘,暴风科技冯鑫不得不忍痛,将暴风魔镜与暴风科技剥离,后者持股比例降至20%以下。

产业链的延伸

许多行业人士认为,2016年是VR元年,VR风口即将来临。但此时的全球VR局面仍然是群雄逐鹿、多方混战,真正的行业霸主还未出现。中国VR企业的机会正在于此。而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延伸链条、自成体系,是在这种多方混战局面下的运营特点之一。

早在2007年成立的联络互动公司早前是一家专注于系统底层开发的公司,而VR事业部在2014年正式设立,公司智能硬件事业部副总经理、VR生态负责人居大功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公司在VR领域分别对硬件、渠道、平台和内容进行相应的布局,包括合作和自研。今年初联络互动开始在中国帮助OSVR开源平台在中国进行落地,现在他们是OSVR在中国整体合作的运营和发起人。

居大功发现,在自己的整个职业规划生涯里,经历了三次做开源的平台联盟,第一次是PC时代,显卡厂商间是竞争关系,而当时在芬兰有一家PC显卡评测公司,它在全球有一个开源联盟,让所有的IC公司、硬件公司、芯片公司、软件公司都能加入,一起提交性能方面的评测,找到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第二次则是智能手机时代,刚起步的谷歌要在全球推安卓系统,当时有塞班、Windows、iPhone等竞争对手,谷歌的模式依然是做一个开源平台,包括手机厂商、芯片公司、内容公司、全球运营商等都加入进去,从而奠定了如今的安卓生态,前两次开源联盟都被验证是成功的,而第三次则是OSVR开源平台在中国的落地。如果可以良好落地,则意味着联络互动在软硬件平台和内容整个产业链的打通。

值得关注的是,联络互动的运营逻辑并非个例,很多VR硬件企业也在向平台和内容方向延伸,试图通过硬件技术不断迭代创新和平台建设、培育内容开发者等多方发力,改变如今行业“外热内冷”的尴尬局面。

比如3Glasses曾宣誓要做“世界第一的VR平台”,公司副总裁暨维尔科技副总经理杨峻瑞透露,他从2014年开始至今,接触了上千个内容开发者,他的任务就是更好地服务这些开发者,让内容和硬件贴合度更高,不断迭代硬件产品,不断丰富内容资源,从而实现用户的先期教育。

另一个硬件企业,焰火工坊市场总监李萌对经济观察报说,焰火工坊之前一直在移动VR底层算法方面深耕,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移动端VR方面的核心技术ATW算法和反畸变算法等,公司以开发移动端VR系统和平台为主,在从移动VR平台延伸到硬件,但市场上并未有令人满意的移动VR设备,所以在无奈之下,开始自我完善产业链体系。如今已是一家集移动VR眼镜,移动VR平台,以及VR内容于一体的技术驱动型创业公司。

至于IDEALENS,创始人宋海涛博士曾在佐治亚理工读书的时候,参与了谷歌眼镜(阿克斯0240)的前期预研工作,后来就回国创业做VR公司,IDEALENS公司联席CEO刘天成回忆道,“那时非常苦,最早做底层的算法和技术,后来有了自己的产品。目前公司主要着力点在VR一体机,所以我们以开放心态,多争取跟友商合作模式,OEM、ODM也是将来发展的重点。“

除了与一众手机大佬开展合作,今年6月蚁视和360花椒直播达成合作,开启“VR+直播”的全新直播模式,由蚁视为其提供技术、硬件的支持;今年的欧洲杯上,蚁视与央视合作,借助VR技术推出欧洲杯VR专区,试水“体育+VR”的模式。此外,蚁视在内容上搭建了蚁视大厅,也可接入Steam平台的游戏。在AR眼镜、全息智能眼镜、光学隐身方面也在进行技术的研发。

实际上在2B领域不乏成立较早且活得滋润的公司,赛欧必弗CEO赵宁对经济观察报透露,公司从较传统的3D影院,4D影院,动感影院,球幕影院,后来延伸到VR主题公园,去年我们犹豫要不要做头盔,最终放弃,是因为我们的基因和优势在2B的大型应用的解决方案方面。2002年成立的中视典,从最开始的时候做VRP的虚实现实引擎到如今从人机交互的引擎,计算机视觉,运动捕捉系统方面比较深入的开发,已经做了2000多个项目了。

另一个剑走偏锋的企业是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大部分VR设备都比较侧重输出显示技术,但交互在VR中也非常重要,而且目前交互方式还没有真正的定义,其市场总监黄开敏告诉经济观察报,交互方式应该说是百花齐放,有裸手识别,语音识别,手柄等方式,考虑到目前市场情况和人们的使用习惯,我们认为手柄将会成为VR主流的交互方式,所以我们目前主要做移动VR的输入设备,这款产品目前主要还是结合B端客户,提供输入解决方案,由于精确度和性价比高,颇受厂商欢迎。

与资本共舞

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的预测,虚拟现实(VR)2016年在中国的收入将暴涨372.2%,达到8.5亿元。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硬件、软件、内容和其他设备的收入达到了1.8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了近四倍,但此增长幅度尚未达到顶峰。

更挑动中国VR创业者们神经的是,早在两年前Facebook20亿美元收购Oculus就缔造了可模仿的”神话“:Oculus创始人,90后、辍学、创业、受资本追捧、一夜暴富……

虽然2016年为VR产业元年,但这并非意味着此前VR发展轨迹不够长,上世纪60年代,虚拟现实之父IvanSutherLand发表名为《终极的现实》的论文,描述VR技术,上世纪80年代虚拟现实的概念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提出,上世纪90年代任天堂推出民用市场的VR设备但因技术不成熟遭冷遇,而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事件,让资本和大众对VR产生浓厚兴趣,掀起了新一波VR热潮。

扎克伯格对外称,“终有一天,沉浸式虚拟现实将成为数十亿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技术难题与资本热捧中踌躇前行的中国VR创业者们,从不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他们凭借本土消费群体的庞大以及雄厚的信息产业基础,正从技术创新、上下游延伸以及与资本共舞等各种角度,寻找着各自生存的空间,以期最终成为VR领域的摩托罗拉或者苹果。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巨头Face-book、谷歌、英特尔、三星,和国内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以及华为、中兴、联想、华硕等手机和PC企业,都正在陆续通过自建或投资来获得VR入场券。而资本投资情况折射出VR领域一大趋势:创业公司之前多集中在硬件领域,然而自今年开始有了大幅改变。据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从VR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上来说,去年硬件设备方面投资占比为53%,今年上半年降至29%,去年内容制作为36%,分发平台为11%,今年上半年内容制作和分发平台分别上升至50%和21%。

由于国内优质项目并不多,不少资本巨头将目光瞄准了国外。有数据显示,今年全球一季度共在VR/AR领域投资17亿美元,其中近10亿美元来自中国。这10亿美元中,有超过一半的资金流向了国外的VR/AR公司。

另一利好消息则是,今年初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文中指出了其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与问题,这背后将是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的行业环境,助力VR行业健康发展。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VR 中国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