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震惊全球学术界的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从5月2日他的论文发布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之后,到现在为止,全球仍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现在已有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一项新技术诞生,同行对其可行性进行重复实验,并根据实验效果对技术进行质疑,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这样的质疑在科学研究中屡见不鲜,有的质疑推进了技术的完善、进步,而有的质疑,则发现研究者学术造假、伪造数据,不管是哪一种结果,这都对学术研究有利无弊。前者推进科学研究进步,后者则纯净学术研究的环境。
韩春雨和其所在学校应该有直面质疑的常识和勇气。据报道,面对质疑,韩春雨把质粒信息上传到一家全球科学家质粒共享的非盈利组织——addgene,在协和讲座发放质粒,“对自己实验的重复性还是很有胆气的”,而之前,他还针对方舟子的质疑文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应,强调NgAgo系统对污染特别敏感,实验时不要有寄生菌和支原体的污染,并对实验环节做出技术性的建议。这是积极的回应质疑的态度。
而其所在学校的态度,就不可取了,同样据报道,韩春雨在近期已不再做回复,而据他说原因是,“学校告诉我不要做任何回应”。这就是偏离学术原则的做法,这也是我国高校近年来面对学术争议、质疑一贯的做法,即对争议、质疑,采取不闻不理的态度。还有的则对争议和质疑,采取搅浑水的做法,推出“阴谋论”、“动机论”和“利益论”,是有人出于利益原因对新技术抹黑、不怀好心,云云。质疑在学术界是极为正常的,不要以为有质疑就是否定,更进一步说,批判、质疑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没有批判和质疑,就没有科学创新,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在不断批判、质疑前人的研究成果中获得的。
此前,媒体对“三无副教授”韩春雨颇多赞誉,这无疑也让其所在学校沾光。但其实,舆论对韩春雨的点赞,就是对坚持科学精神以及简单学术追求的点赞,即学术研究应摆脱行政的干扰、功利的学术追求,坚持学术理想,这样默默无闻、没有显赫学术头衔者,照样可以取得世界级的成果。并借韩春雨的故事呼吁我国学术去功利化,不要论资排辈,搞学术等级和特权,要给学者良好的学术环境。假如韩出名之后,学校将其奉为座上宾,享有高于其他教师的学术特权,那这无疑走到反面。
很显然,韩春雨和其所在学校,如何面对学术质疑,将是一大挑战。他的新技术如经过质疑,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或者进一步完善、提高,那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声誉,而且,更反射出取得一流成果的艰辛——一项新技术从发明到得到认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假如新技术的发明,采取伪造数据、实验结果的手段,论文最终被撤稿,那这就是学术不端,韩本人将从被赞扬的高峰,和世界上其他最初宣布获得重大成果,随后被发现有造假行为者一样,跌进人生的谷底,不但会受到严惩,还可能就此被赶出学术圈。这同样告诉所有学术研究者,学术必须摆脱功利的追求,坚守学术理想。
眼下,抛开“动机”、“利益”这些与学术本身毫无关系的东西,以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来看待针对新技术的质疑,以及用科学精神回应质疑、处理争议,这是最重要的。韩春雨完全可针对质疑做出耐心、详细的回应和解释,公开实验数据和实验条件,以消除疑问。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是,对于真正的科学创新、重大发明,质疑声不可能掩盖创新、发明的光辉,这迟早会得到学术同行的认可;而对伪创新、伪发明和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也有自净与纠错机制,引导学者把精力用到做真正的学术研究上。毕竟,在现在高度开放的学术界,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