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Morketing”(ID:Morketing)。作者石一(Avazu Holding CEO),是一位85后的连续创业者,源于大学时期个人站长的经历,对于流量和变现的理解,2009年从广告切入,做了第一家公司Avazu。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Avazu跃升为Avazu Holding,业务线也从广告(Avazu)扩展到了游戏 (Teebik),互联网产品(DotC United)和早期投资(aFund)。2009年做to B的广告(Avazu)业务,在2014年,启动了游戏业务(Teebik)和2015年的互联网产品业务(DotC United)。随后,在2016年年初,DotC United成功拿下了3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
作者想借此文,梳理下这几年的创业思路和感受。
正文
创业的成功率犹如一条正态分布的钟形曲线,中间高两端低;分布越集中的中间部分代表了大部分创业公司正处于的寻找商业模式阶段,可以用不死不活持续挣扎来形容;两端的分布则一方面代表了一些完全失败的公司(包括现金流断裂,清算,倒闭等等),而另一端的反差则是极为成功的独角兽公司以及巨头形公司 (BAT)。
危机中的危险和机遇
2016年初,随着各位投资界大佬们对资本寒冬论的呼吁,创业者们也感受到了资本的紧缩。经历了过去几年的突飞猛进,目前的二级市场逐渐进入了调整期,IPO变的越来越少,而真正实现IPO的公司也未必能给投资人们带来丰厚的回报。种种二级市场的悲观因素倒逼了一级市场的VC们对于自己所投和未投的项目进行重新审视。然而,对于有实力的创业者来说,资本寒冬所带来的除了危险还有更多的机遇。
在市场疯狂的时候,体现公司成败的往往是融资能力,而未必是公司本身的运行效率,什么样的创业者可以以更高的估值成功融到下一轮成为了最大关注点,这也直接导致融资能力更强的公司可以通过资本上的压倒性优势驱逐运营效率更高的公司;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然而,当危机出现时,市场上的钱会变的更谨慎,资本除了关注用户和收入规模的增长外也更看重了毛利率,净利率,以及能够让所投公司业务产生可持续壁垒的核心指标;简单来说资本关注的更多是公司本身的运营效率。
所以,在真正的危机中往往可以产生出伟大的公司。也因此,创业者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的是效率的提升,无论是战略层面的还是执行层面的 (我称之为Operational Excellence)。
互联网创业的成功概率论
假设决策是按最理性的选择去做的,所做决策产生的结果才会是最优化的。
我之前学习计算机,偏爱研究算法和概率学,曾经一度痴迷于研究概率论在**中的应用。由此,在创业过程中经常将概率学中的方法论运用其中。通过历史的经验积累,以及量化的数据分析,来区分创业过程中的小概率事件和随机事件,并且去试图寻找不同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来最优化自己的决策过程。
拿创业本身来说,有些创业者会拿1%的成功率all in到一个千亿美金的市场;而又有一些创业者拿了更高的概率瞄准了几十亿或者上百亿的市常
作为创业者,我们打法是用更高的成功率让数个内部和外部团队各自瞄准自己的几十亿或上百亿市场,并且通过平台化一些核心能力来二次放大不同产品线的成功率,最后实现的目标是让整体公司面向了千亿美金级别的市场,并且又获得了远高于1%的成功率。当然,完成这一目标最需要的除了选对赛道外还有超出常人的执行力。
快速切入市场的方法论
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抢占先机,大部分的创业者,也许只是后来者,特别是当一个市场已经有巨头占据的时候。作为新切入者,必须思考的一点是如何做到后来者居上。
我个人的观点是无论公司大小,都必须先思考哪些壁垒是最核心的,而现有玩家已经占据了哪些点以及剩下了哪些点做的并没有那么好。可能就是那么几个并没有做好的点可以帮后来者创造切入点。
我们切入市场的方式是:工具切入口,内容切深度。因为在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爆发期,做入口级产品是最核心的;而在我们分析了种种有机会成为入口的产品方向时发现了几个领域还具备着这样的机会(现有玩家还没有精力做),我们就快速的组建了团队来专攻这几个方向。而当未来红利慢慢削减时,更需要拼的是产品深度,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让用户使用时间变的更长,频率变的更高才是根本。所以提前布局内容才能深挖我们的优势和放大我们的势能。
基于精益创业的自我进化
精益创业的核心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这个理念本身并不新颖,然而能够真正做到的公司却真的不多。做不到的最核心原因往往是创业者的决策不够果断,难以取舍完美主义和精益创业的平衡。
我们内部在组建团队的初期就思考了这个问题,而真正可以做好这个需要的是公司层面最大限度的提供一个允许错误的环境,给予团队足够多的试错空间,让团队从错误中快速学习,自我验证来完善产品,完善模式,而最终实现自我进化。 当然,作为创业公司控制试错成本也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只有长时间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跃出自己内心的舒适区,才能真正倒逼自己进行真正的精益创业。不管之前做的有多么成功,未来面临的挑战都是未知的,只有保持对未来的敬畏之心,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艺术与功利主义的平衡
尼采说,艺术才是一切,功利没有未来。因为功利主义环境下,弱者郁郁而终,中产碌碌一生,强者看淡世间。你没一点点情怀、癖好或者梦想,一生中只好担心死亡,或者厌倦活着。
做好产品,需要情怀,而企业的长期生存,依靠的是功利主义。我本人对所有开发的产品都有很深的情怀,但同时,做任何的产品决策都必须基于量化的数据。追求匠人精神和完美主义不一定意味着长时间深度打磨一款产品而让产品迟迟不能出炉,而是应该缩小功能集,最优化核心功能集,然后以MVP的形式 (Minimum Viable Product,即“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并且跟随着市场反馈来调优产品。所以,完美主义、匠人精神和商业层面的决策并没有原则性的冲突。
另外,做一个好产品,在选对赛道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选对人,有耐心。
从人生哲学来看,所有人活着都是为了更快乐,有些人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快乐,有些人可以从旅行中找到快乐,还有人可以从工作中直接找到快乐。作为创业者,在平衡好情怀和商业的前提下,让更多的人使用自己开发的产品,必然是最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