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weather情报局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近日,包括湖北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多地遭遇的特大暴雨和洪水,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
7月6日早上,李克强总理在武汉长江干堤现场指挥抢险救灾。
武汉此次受灾尤为严重,有不少网友也都在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武汉此次的洪涝如此之重呢?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此次强降水过程中,武汉被淹成啥样了?
7月1日晚,受强降雨影响,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举水河发生特大洪水,凤凰镇郑园村陶家河湾举水河西圩发生溃口,口门70多米,附近6个村庄、1个社区被淹。
7月5日,武汉市蔡甸区消泗南边垸和沉湖两处民堤漫溃,上万人连夜转移。
7月6日,武汉多个地铁口进水临时封闭,187处路段无法通行。
据统计,截至6日17时,6月30日以来强降雨已造成湖北1162.85万人受灾,死亡48人失踪7人,紧急转移安置52.4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亿元。武汉则有12个区75.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2.65亿元,因灾死亡14人,失踪1人。
下面进入正题,简要分析一下此次武汉的特大暴雨洪涝的成因。
第一点,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一点,那就是:这次雨下的太大了!
这个原因看似简单粗暴,但确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6月30至7月4日,长江中下游降水量普遍有100~250毫米,其中安徽南部、湖北东部超过250毫米。过程雨量50毫米以上和100毫米以上范围分别为108.8万平方公里和40.1万平方公里,均为今年以来最大;过程雨量250毫米以上范围达6.4万平方公里。国家气候中心评估认为,此次降雨过程强度为特强,此次暴雨过程为入汛以来我国最强降雨过程。
具体到武汉来讲,本轮强降雨过程中是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接踵而至,且中间几乎不间断。从6月30日20时至7月6日10时,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本轮强降雨已累计降下560.5毫米,一周持续降水量突破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
至于此次强降水的成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冷暖空气交汇形成低涡,低涡东移形成雨带,而副热带高压比较稳定,冷空气不强,因此雨带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相对稳定地维持数天。
这只是天气成因,而从气候大背景来说,已经离开的超强厄尔尼诺仍然难辞其咎。由于大气环流对海洋变化响应具有滞后性,所以尽管它已于5月份离开,但“余威”还在。在其影响下,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以往规律也显示,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当年往往是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发生较大洪水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而当前长江中下游的洪涝似乎也在印证这一规律。
第二点,就是武汉特殊的地理特征。
武汉素有“江城”的称号,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汉口主要由漫滩阶地、冲积平原组成,武昌、汉阳主要由剥蚀低丘和漫滩阶地组成。武汉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上百个个湖泊座落于江河两侧,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可见,武汉本身水就很多。
而在强降水来临时,众多的中小河流和湖泊就成了一个个“不定时炸弹”,洪水风险较大。
另外就是武汉整体海拔较低,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关于这方面武汉水务局也给出了解释,武汉历史上就是一块沼泽地,主要依托水路,择水而居。因此建成以后,武汉的地势很低。所谓“水往低处流”,致使水很难往外排。
武汉在全国的位置
武汉在湖北的位置
第三点,就是城市地下管道以及排水系统建设。
其实这是很多城市的“痛”。每到雨季,就经常会看到网友“欢迎到××来看海”的调侃。由于城市硬化路面越来越多,一旦下起雨来,雨水很难渗入地下,既不能进入河流湖泊,又不能渗入地下,于是“车道变河道,地铁成水帘洞”也就在所难免了。目前,极端降雨越发频繁,尽管许多城市已经建设了排水和下水管道系统,但遇到降雨量过大时,仍然是“无力回天”。由此也进一步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海面城市示意图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