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科学家给出不挖掘秦始皇陵的八大理由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6-27 19:09:46   浏览:5150次  

导读:2009年考古人员开始对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这次发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也再次引发了该不该发掘秦始皇陵的争论。有人主张发掘秦陵,揭开历史谜团。还有人说,如果能打开,秦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既有利于旅游观光、...

科学家给出不挖掘秦始皇陵的八大理由

2009年考古人员开始对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这次发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也再次引发了“该不该发掘秦始皇陵”的争论。有人主张发掘秦陵,揭开历史谜团。还有人说,如果能打开,秦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既有利于旅游观光、增加经济效益,还有益于提升国家形象,从实物上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可是,更多的考古专家、社会人士、国家主管部门却不赞成挖掘秦陵,这是为什么呢?

1.建造大棚会遮挡秦陵地面景观

根据古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秦陵封土(“封土”是陵墓主人入葬后,在封填的地宫或墓室上聚土堆成的高大坟冢,民间叫“坟”)南北长约515米,东西宽约485米。想发掘这么大的一个帝王陵墓,没有几十年肯定挖不完,甚至有的考古学家说可能要挖一百年都不止。因为考古不是平整土地,不是炸山挖煤,而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要保护文物不受到任何因发掘造成的人为损坏,就不能用推土机推,也不能用挖掘机掏,更不能用炸药炸,只能慢挖,不能快挖。如此一来,长年累月风吹日晒,夏天下雨,冬天落雪,露天作业不现实,也不可能。最好像挖兵马俑坑那样,先搭建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大棚才有利于长期发掘,保护出土文物安然无恙。

从技术上来说,搭建一个500米跨径的大房子估计不是难题。目前,单跨径超过500米的桥梁已经不止一座,像上海的卢浦大桥550米,重庆朝天门大桥552米等。问题是,造出这样跨度的大棚子,把整个秦陵封土都“包”到大棚里去,人们就再也看不到秦陵与周围群山融为一体的巍峨景观了。

2. 挖掉封土会使秦陵地面景观消失

中国坟墓的结构,分为地下的墓和地上的坟两部分。在古代,地面以上的封土区别不大,不同的是地下的墓室。汉代以前的墓室以土坑墓为主,就是往地下挖一个深坑,放入棺木和随葬品,再在墓口铺上大木头做盖,在上面厚厚地覆上土,埋得严严实实。时间久了,盖在墓口的木头腐朽了,容易造成塌方,墓室会被掉下来的土填满,再无空隙。

这种情况到了西汉特别是进入东汉以后才发生了改变。从那时开始,砖被大量应用到墓室中。人们用耐腐的砖砌起四壁,墓顶也造成像拱桥那样的结构,墓室变成了一个既结实又不易塌方的大空房子,里面下葬的灵柩和葬器基本上不会被塌方的土填埋了。这种墓叫做砖室墓。有很多讲究的砖室墓还有出入的砖门。有些家族的人去世,按当时的习俗要合葬于一个墓室里。先逝世的人先埋进去,多年以后,家族中又有人去世,可以把墓室的砖门打开,再埋进去。之所以一个墓室里能先后埋葬很多人进去,关键是墓室不塌方,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再利用。

秦是早于西汉的王朝,所以秦陵肯定会被塌方的填土埋实,墓室内部不太可能存在空旷的空间。这就是说,如果真挖秦陵的话,压根儿不可能挖一个洞,找到墓门之后直接进去;只能先把封土大面积地挖掉,露出整个墓室的墓口平面以后,才能再深挖下去,直到挖到秦始皇的灵柩。但是,这样一来,秦陵巍峨的封土景观就消失了,如何让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让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艰辛与伟大?更何况,封土本身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迹埃

3. 地宫深深,上下不便

考古探测初步发现,秦陵地宫距地面约35米。先不说这个探测是否准确,假设符合实况,35米深的地宫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这样高度的立壁,如果是用石头或砖砌成的还算牢固,如果是土壁,就很容易塌方。当然,可以对土壁进行加固,可那样不就改变了立壁的原生形态,变成了现代人工制品?

兵马俑坑离地表3到5米,在旁边围上围栏,游客不用下去也能看清楚。可是,地宫比兵马俑坑深10倍以上,如果在上面围上围栏,让游客用望远镜看也不是办法;如果横七竖八建造一些楼梯、铺上滚梯、竖起电梯,岂不更是破坏了地宫内部原有的土木结构景观?

4. 发掘时间过长

如果我们用最机械的算法,既不计算时间成本,也不考虑实际埋藏状况,更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只算发掘面积的话,换算过程和结果如下:

换算一: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大墓(秦公大墓)是秦始皇14代先祖的陵寝,也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先秦墓葬,总面积5334平方米,深24米。秦陵面积25万平方米,大约是秦公大墓面积的50倍。秦公大墓从1976年起整整挖了10年。那么,秦陵是不是要挖500年?

换算二:兵马俑坑总面积约21000平方米,秦陵面积约是兵马俑坑总面积的13倍,深度是兵马俑坑的6~7倍。兵马俑坑前后陆续挖了30年,就算加上今年开始的第三次发掘的200平方米,一共才挖了约4700平方米。秦陵面积是兵马俑坑已经挖掘的总面积的50多倍,要挖多少年呢?如果像挖兵马俑那样,遇到特殊情况或发生异常问题,不断要停工,那又要挖多少年呢?

如果把挖掘面积缩小一点呢?如果不管秦陵封土,不计深度,只算地宫面积,大约25000平方米。这个面积相当于秦公大墓面积的4倍多,估计要挖40年;这个面积又是兵马俑坑实际挖掘面积的5倍多,大概要挖150年。

以上的算法看起来像笑话,却很能说明问题。兵马俑坑经过30年仅发掘了三分之一。秦俑考古队自组建以来已经历了三代人,很多老考古队员已经退休,有的已经不在人世。已经退休的考古队首任队长袁仲一说:“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考古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几代人,几百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前两年经济学家张五常说,一挖开秦始皇陵,马上就能产生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经济效益。他可能只算了经济账,而没算过秦陵居然要挖这么多年的时间账吧。

5. 发掘能力与研究能力有限

地宫的发掘涉及一系列勘测、钻探、发掘、修复技术。我们没有科学揭露土木建筑陵寝的先例,缺乏直接发掘的经验,谁能保证不会发生发掘上的失误?通常讲,如果现代的考古学家错失了一个发现,技术能力更强的后人还有机会去发现。但是,如果由于我们现今所用的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局限而出现了失误,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面对秦陵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不可逆的历史文化遗产,谁敢轻描淡写地说句“付学费”了事?谁来埋单?向谁问责?纳税人能答应吗?民众能答应吗?

如果发掘后真的出土了种类繁多的遗物——不仅仅是兵马俑那样的陶质文物的话,修复的工作量有多大?专家们估计兵马俑三个俑坑全部发掘后将出土陶俑、陶马8000件,出土各类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最著名的一号坑约有陶俑、陶马6000多件,排列成38个纵队与战车相隔的步兵军阵。目前,三个俑坑已经出土陶俑、陶马2000多件,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经过修复完好的陶俑、陶马1000多件,约占总数的七分之一。这仅仅是修复兵马俑的工作量,还没算秦陵很可能出土比兵马俑更复杂的文物,还没算修复这些复杂文物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而这些无一不是我们难以回避的挖掘秦陵的必需的条件和前提。

6. 保护技术不成熟

秦陵地宫中的文物如果没有被盗掘或破坏,肯定极为丰富。但是,彩绘、帛画、壁画、漆器、竹简、陶器、木器等文物一旦被挖掘出土,如何对它们进行保护将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当年发掘出彩色兵马俑时,考古人员发现彩色兵马俑身上的生漆底层变化很快,一分钟后,漆层就开始起翘和龟裂,五六分钟后就会卷曲脱落。因此,每清理一小片,就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清理一件彩色兵马俑往往需要大半年甚至一年。

2006年《中国文物报》曾报道说,即便不是丝织品等容易变质的有机物,就是非彩色的兵马俑那样相对不太容易发生变化的无机物,天长日久一直暴露在外,也生出了几十种病菌。为了攻克保护技术的难关,科技人员费尽了心力,才暂时缓解了眼前的麻烦。

另外,上述那些文物毕竟还是可移动的,万一现场处理有困难,还可以搬到博物馆里进行室内处理,温度、湿度、光度都可以控制。但是,地宫遗迹无法移走,只能就地保护。如何就地保护以及日后进行维护,考古学家们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7. 投资太大

中国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也“不差钱”了,但是,发掘秦始皇陵这样大规模的陵墓,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将是巨大的。假如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发掘工作根本无法启动,即使启动了也难以长期维系下去。现在,国内建一个省级博物馆,动辄耗资上亿元到几亿元。例如,前几年请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建筑面积相当于秦陵地宫的十分之一左右,总投资高达3.39亿元。那么,挖秦陵需要多少投资?挖好以后建造秦陵博物馆又要多少投资?博物馆造好以后,日常的维护又要多少投资?

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难以预料。当年三峡工程文物抢救最紧张的关头,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队同时作业,历经十多年只抢救出淹没区十分之一左右的主要文物。如果对秦陵进行发掘,是凭陕西自己的力量干,还是募集全国甚至世界的考古人员展开“大会战”?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几百、上千乃至数万人的考古队伍,仅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就够让人承受的。现在已经规划在建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是国家重点工程,投资5亿多元,占地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七八十个故宫,这几乎是一个城市的规模了。三峡工程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重庆直辖市,挖掘秦陵的结果会不会出个西安或咸阳直辖市呢?

8.相关国际组织可能干预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际著名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是不是会干预秦陵的发掘?怎么干预?这也是未知数。即便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家最后同意了,那会不会像当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新水坝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20多个国家参与进来呢?

如果真的如此国际化了,国内外的考古发掘标准发生了冲突怎么办呢?假如那些外国学者以秦陵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名义,非要把发掘资料拿回去做研究,我们又如何应对呢?看来,挖秦陵不但有涉外问题,还有科学化与否的行业标准问题,甚至还不乏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否可以让所有参加发掘的国家共享的难题。这恐怕是不少主张挖秦陵的人没想到的。

归根结底,我们这一代是把像秦陵这样的文物都挖完,还是留给能力肯定超过我们的子孙们去挖?这里有感性和理性的较量,有短期行为和长期规划的考量,有本位与全局的抗衡,还有业绩与政绩的对决。

秦陵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地震、渗水、风化、霉菌等自然破坏,还有我们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把自己的智能最大化,对自己能力的时代局限性缺乏清醒的自剩在条件不成熟时急于发掘秦陵,透射出我们考虑问题的缺陷和自我认知的困局。其实,怀着对祖先的敬畏之心,尽我们的“文化孝道”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何尝不是政绩,留给子孙何尝不是发展?

秦陵也好,中国数以百计的帝王陵墓也好,挖或不挖,应该遵循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针。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考古发掘坚持以配合基本建设为主”,“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换言之,如果我们的考古学家向古代提不出更多更深入的问题,为现代做不出创新的发现和创新的研究成果,就算我们的技术再好,哪怕世界一流,也还是不挖的好。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秦始皇陵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