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科大讯飞拟收购乐知行 人工智能试水教育产业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4-01 10:54:26   浏览:15007次  

导读:本报记者 徐然 北京报道 3月30日,科大讯飞(sz.002230)继续发布停牌公告。由于公司正在筹划收购北京乐知行软件有限公司股权,公司股票已于 3 月 16 日停牌。 资料显示,北京乐知行是一家教育信息化软件公司,业务涉及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教育、...

本报记者 徐然 北京报道

3月30日,科大讯飞(sz.002230)继续发布停牌公告。由于公司正在筹划收购北京乐知行软件有限公司股权,公司股票已于 3 月 16 日停牌。

资料显示,北京乐知行是一家教育信息化软件公司,业务涉及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教育、教育公有云等。2015年,乐知行全年销售收入增长50%,连续4年北京市场占有率第一,去年实现了北京市16个区县的全部覆盖。此次收购也意味着,科大讯飞将继续强化人工智能在教育产业的市场化应用。

据悉,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等技术将整合到乐知行数字校园的基础操作系统中。此外,科大讯飞的用户行为分析、商业智能可视化分析等大数据能力也将完善乐知行产品的应用场景。

“科大讯飞和乐知行在产品和业务上的融合已经比较深了。”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吴晓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关于双方在资本层面的合作,目前正在进行探讨。”

教育信息化的机会

科大讯飞在教育产业的专注,与近年来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紧密相关。教育信息化主要指是“三通两平台”。2012年9月,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建设好“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在随后的三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根据教育部数据,截至“十二五”末,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87%;42%的学校实现了全部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课堂教学;超过36%的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这三年间,学校互联网接入率积累量相当于之前历年积累的两倍;网络学习空间数量超过了5800万个。

教育信息化被如此重视,不仅因为其被视为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也被当做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2016年3月4日,教育部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签署为期5年的第二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未来5年,中国电信将为新增4万所宽带接入学校完成光改提速,并为新增2万所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还将积极探索中西部边远地区中小学互联网接入问题。“我们希望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大幅度提升信息化在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效能。”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北京是教学理念比较先进的地方,代表了数字校园的趋势。科大讯飞和乐知行的产品融合之后可以更快落地。北京作为教育制高点也可以形成应用示范。”吴晓如说,“中国教育信息化不缺资金,但注重实效。比如新高考改革方案后,行政班将变为走班制。每个班多少人?多少教学资源?这是很复杂的排课过程,而智慧排课系统可以轻易解决。”

教育带动收入增长

吴晓如介绍,科大讯飞今年在教育领域有三个重要产品,分别是智学网、数字校园和智慧课堂。智学网产品是以考试阅卷为基础,以数据统计、分析、评价为核心的综合性应用系统。智学网主要针对学校考试信息化,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取得了规模化应用。数字校园由科大讯飞联合乐知行推出,先期在北京进而全国推广。而智慧课堂则被视为构建完整的全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

此外,科大讯飞还将进行一系列资本层面的收购。吴晓如称,公司已收购了上海提供数字化小测试和作业解决方案的解铃网,进而补强了科大讯飞在测试和作业上数据来源不足的问题。

“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的主要环节,即教学、学习、考试的应用上已经突破了临界点。我们认为可以开始大规模应用了。”吴晓如解释说。根据科大讯飞年报,公司2015年教育应用产品营业收入超过6.6亿元,占公司总收入26.39%,而教育产品相关利润超过2.95亿元。对比语音支撑软件、电信语音增值产品、信息工程与运维服务三项产品,教育产品利润最高。

此前,坊间质疑科大讯飞净利润增速下滑,且依赖政府投资。对此,科大讯飞董秘江涛回应称,“2015年,政府补贴共1.1亿元,科大讯飞上缴税收已超过2个亿。”在网上业绩说明会上,刘庆峰解释称,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下滑主要是面向教育2C业务、输入法、云平台等方向加大投入。此外,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接近25%。“当前的战略目标是人工智能源头技术的进一步布局,以及2B2C双轮驱动战略下活跃用户数的增长。”(编辑 黄锴)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科大讯飞 知行 人工智能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