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年天使投资经验的杨向阳,是源政投资董事长和源兴生物总裁。参与创办并投资了十多家生物医药、健康医疗及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世界第一个肿瘤基因治疗新药——赛百诺;全球产销规模最大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商海普瑞;干细胞临床治疗研究世界领先的北科生物;中国领先的第三代网络游戏企业麒麟游戏;新一代独角兽柔宇科技等等。
2016年天使教育风暴论坛,杨向阳、林劲峰、朱波,与你真诚分享——“我们曾经是如何亏掉几个亿的?”4月10日,天使风暴论坛你不容错过。
杨向阳生于1962年,安徽阜阳人。1985年,杨即将从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被创办未久的深圳大学挑中援教。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是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音乐人高晓松的外公,杨也因此后来与高成了朋友。这样,两年后,清华研究生毕业的杨向阳选择了到深圳大学任教,这所历史不长的大学后来出了史玉柱(86级研究生)和马化腾(89级本科生)。
作为中国最早期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他是第一批天使会成员,和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蔡文胜都是很好的朋友。但不同的是后者的投资大都在IT、互联网这些和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杨向阳的投资方向则显得“高冷”——他投资的主要行业是生物医药和高新技术。
因无知而入行
一场众所周知的大变故改变了包括杨向阳在内的很多人的道路。1990年,杨下海经商,先后进入过石油贸易和加工、房地产等行业,和那个年代下海的很多人一样,利用“双轨制”倒买倒卖。
以三九胃泰、三株口服液、盖中盖为代表的医药、保健品市场正如火如荼,杨向阳也受到了影响。1997年,杨向阳的源政药业公司出现在深圳。起初,公司做常规的化学药物,并且赚到了钱。在他看来,尽管盖中盖等产品畅销一时,但它们只能证明中国是一个善于营销的国家。 杨希望创新,能开发新药。这时候,他遇到了回国创业的赛百诺创始人、科学家彭朝晖。
彭所讲述的肿瘤的基因治疗前景应和了迷恋新技术的杨向阳的梦想,杨当即决定投资。“当时确实是无知,对这个行业的深度了解太差了。”不久,到深圳创业的拥有肝素钠(最有效抗凝血药物的原料药)提取技术的李锂进入杨向阳的视野。李锂的妻兄单宇(现海普瑞总经理)曾是源政药业总经理,杨很快认识到李锂技术的价值,于是 投资600万元取得李创立的海普瑞公司30%股权。
接着,杨受到了更大的激励。2000年,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在深圳清华校友交流会上与杨相识,二人所见略同,认为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是清华乃至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的领域。随后,由源政投资、清华控股、全兴集团(该集团私有化后其股份被杨向阳收购)共同出资的清华源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但是杨向阳投资生物医药时,对于新技术的商业未来过于乐观。
杨并非不知道自己所涉足的这一产业的高风险:产品从开发到通过三期临床,不仅周期长,而且风险无处不在。 因此,“如果只做一两个产品,万一失败了,丢的不仅是金钱,而且是更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必须多头出击,才能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回归理性,迎来政策挑战
随着对生物医药认识越来越深,杨向阳对项目的判断也渐趋理性。 当他最终把对这一领域的投资确定在三个方向(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上并有所成就时,他发现,最大的风险刚刚来临。
2006年,杨向阳投资了胡祥创立的以干细胞治疗为方向的北科生物。据杨说,北科生物是这一领域中中国最早的公司。在对干细胞技术及其医学伦理的争论中,同样申报未果的北科生物与众多医院合作进行临床治疗并且开始赢利。
“重视”的结果之一是,2012年年初,卫生部发布通知,要求“停止未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项目”,已经批准的干细胞制品临床试验项目,“不得随意变更临试验方案,更不得自行转变为医疗机构收费项目”。
杨理解卫生部受到的压力。他难以接受的是相关部门长期不闻不问(北科生物从创立至今已经7年),最后一“停”了之。 杨向阳说,“一个企业,命运抓在行政主管部门手里,这是我们在很多事情上进步慢、产生腐败的原因。”杨认为,制度不健全和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已经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企业输,国家也输了。”
对于引起广泛争论的把不成熟的技术用于收费临床治疗,杨向阳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有的癌症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基本是失败的,没有给病人带来多少收益,而可能有用的方法却没有规范可依,那么就要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考虑医学伦理。
“我和薛蛮子现在都得了癌症,作为癌症病人,我们的伦理是什么?我们的渴望是什么?就是能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首先安全的原则下,病人愿意试,这时候你要站在他的立场上,否则就是逼着他们去信气功、游医和一些子虚乌有的偏方。”
在杨讲述的时候,他显示出了自己面对“一整套国家体系的问题”时的无比耐心。在旷日持久的消耗中,他总能找到积极的因素,他相信事情会好起来。
靠理想支撑,不只追求商业利益
“我最早是由于无知进入这个行业, 如果后来不是有某种理想支撑的话,不可能继续下来的。 我一个在清华读了8年书的人,至少不会这么弱智吧,虽然没有蛮子、(徐)小平他们那么聪明。当然,这种追求背后肯定也潜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但如果单纯追求商业利益,那有很多追求法,有很多短平快的项目,未必要做这件事。”
支撑杨的除了理想,应该还有那些证明了他的远见的项目。2006年, 赛百诺开发的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获得了世界级的学术肯定,有效性也得到渐为广泛的证明。 遗憾的是,杨向阳遇到了一个比体制问题小得多的麻烦,在这个科学家彭朝晖主导的公司里,杨关于公司发展的计划未能取得彭的支持。
当年,杨退出赛百诺。杨经历过类似的事,但这一次才真正重视起来:“前期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特别重要,以前我们总觉得这是研发阶段,慢慢来,但真正需要改变的时候他(科学家)转不过来这个弯儿。” 杨的经验是, 如果科学家能够蜕变成企业家,或者在适当的时机企业能够融合进来好的企业家,再好不过,但技术越强、越奇特,这种概率就越低,也就越令人难以忍受。
2010年,海普瑞在深市中小企业板上市,每股发行价格148元,并曾于次日冲高至188元。李锂瞬间成为“新首富”。不过,这些事情发生之前,杨已经离开了这个他投资超过10年并于2000年即开始盈利的公司。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推测他选择退出迫不得已。
看起来,杨所深入的领域的确比我们经常听到的投资项目深奥。他所做的是从0到1的事,而从1到无穷,并会从自己标持的特立独行的风范中得到快感。至少,他并不羡慕如今这些活跃、风光、赚了大钱的新一代投资家。
中国创造的家国天下情怀
而现在,他坦言自己有“理工男”的逻辑和“技术控”情怀,他想要做一些“开创性”的项目,就像当年创办投资生物医药一样。
“当年做生物医药的时候国内并没有这样的基因产业,我就希望开创这个行业,我们投资做基因治疗、做干细胞,随后更多的企业跟进这个市场,现在这个行业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不夸张的说我们是这个行业最早的推动者。”
杨向阳说他创业、做投资都不是为了一个单纯的商业目的,或者没有过多的考虑商业模式,而是更在乎开创一个领域,一个方向来做事。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的“家国天下情怀”。
“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为祖国的富强发展做一点儿自己的努力。虽然我可能没有这么高尚,没有这么伟大,但我客观的说,这是我的一点儿人生追求,真正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得到了业界的承认,然后也得到了消费者的买账,这就让我有很大的成就感。”
杨向阳的“中国创造”是一个系列投资,分为显示和新能源两类。在显示方面,他投资了智能玻璃、柔性显示屏等多个行业,而在新能源领域他正在投资建造一个“海藻能源”生产基地。
做更多大胆的高冷项目
柔宇科技就是杨向阳分类在“显示系列”里的投资项目,这是一个专业生产柔性显示屏的公司。杨向阳说,在投资这个企业之前,他已经考察了全球的柔性屏技术,明白一旦柔宇科技挑战成功将开创一个新的行业。
“那就去做了”杨向阳这样决定。
“什么叫中国创造?就是要有很硬的底层技术,并且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技术,用这些技术来创造硬件上的突破。” 杨向阳计划未来成立几个基金,专门来投资这一类“硬件创新的公司企业,专门做中国创造的项目。”
“海藻能源”是杨向阳投资的另外一个“硬技术”项目。三年前,他在一个创业大赛上偶遇了该项目的创始人,当时这个年轻人向所有会与的导师阐述了他的创业理念。
值得一提得是,养殖海藻还可以大量的吸收二氧化碳,因为海藻最终的产物是碳水化合物,它成长时吸收大量的阳光、二氧化碳,同时排出原油和高蛋白。
这显然是一个颇为大胆的项目,在场很多专家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杨向阳不这么看,他对这个年轻的创始人说“跟我走吧。”
杨向阳就喜欢这种具有开拓创新性的项目,虽然他也知道这其中充满了风险。
“从商业角度看,这里面的风险性很大,因为石油的价格是会大幅波动的,成本控制不好就可能亏损。”除此之外,海藻对于生长环境、地理位置、阳光照射时长、二氧化碳浓度都有着苛刻的要求。
杨向阳说自己在投资这个项目的时候又一次研究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海藻养殖基地建在火力发电站周围,可以大量的吸收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 “能吃掉二氧化碳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杨向阳决定投资这个项目。
现在他们计划在广西建立一个中型的海藻养殖基地,而这是一个“大系统”,这需要找到大块的靠近火电厂的土地、同时还需要协调地方政府,而这些“非技术类的工作”都需要杨向阳这样的企业家来协调。
“我投资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抱着求败的心态来做的,因为我知道这个项目太难了。”杨向阳虽然口头上如此感慨,但他显然乐在其中,他将这个项目称为“有所必为”的投资。
对于火热的互联网投资和O2O投资,杨向阳这个工科男并不很感兴趣,他自称“对互联网其实不太懂”,他认为很多人关注互联网领域的商业创新这很好,但就整个商业领域来看并不是只有这一处值得关注的地方。
“我希望在生物医药之外再投出一些新的系列,让我们国家的科技能力再上一个台阶,实际上真正中国创造的企业并不多。”做了20年投资的杨向阳觉得是时候做一些“新的挑战”了。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活法不同,有的人喜欢去显摆去潇洒,而我就希望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年轻人待在一起,跟他们一起创造一个未来,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很开心。” 采访的最后杨向阳说他喜欢年轻人叫他大阳哥,这是一个亲切又活力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