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机器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人类的意愿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3-24 09:43:36   浏览:14553次  

导读:机器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人类的意愿---机器人的起点是简单机械。恰如在人类历史上,利用杠杆原理制造出抛石机,利用浮力定律制造出舰船,利用机械原理制造出木牛流马,它们统统没有颠覆战争模式一样,机器人也颠覆不了战争模式。...

机器人能走多远?

■ 刘戟锋

围棋人机大战已经尘埃落定。机器人到底能走多远?这是面临机器人浪潮袭来时我们不得不关心的问题。

机器人的起点是简单机械。人类得以超越一般动物,依靠的是思维能力,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人类早先的文明成果大多表现为哲学、数学和文学艺术。正是凭借思维之花,制造某种工具以减轻或替代人的劳动便形成了古老的追求,中国历史上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当属这类追求的代表之作。我们的祖先在制订人类思维规则即发展逻辑学和数学时,也许不会想到,他们其实是在为今天的机器人事业奠基。从最简单的古老杠杆到蒸汽机,再到今天的机器人;从部分地替代人的体力劳动,到部分地替代人的技能操作,再到部分地替代人的智力活动,可以说,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现代人们的习惯用语机械化,其实开始于人类最初使用杠杆的时代,当蒸汽机诞生后,人类迎来的便不再是机械化,而是机器化的时代。

机器人的终点是预设行为。机器人发展的终点在哪里?它取决于人类试图让机器人干什么。目前的所有机器人,在设计上都是采用“如果-那么”的单一逻辑,而不是“如果-也许”的多值模式。这种逻辑是人类事先预设好并赋予机器人的,只要逻辑取值方式不变,机器人就如同孙悟空,永远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也就是说,如果人类发展机器人的目的只是让它能够替代包括脑力劳动在内的人的部分劳动,而不是替代人的享受,那么它永远都只能是人类驱使的工具,而不可能成为人的主人。由此可见,人类设定的机器人发展目的,其实也就是机器人的发展终点即上限。

机器人对战争模式的影响。机器人用于军事,必然会对战争产生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影响会有多大?我们大可不必听任诸如颠覆性、革命性一类忽悠,那只是近代以来机械唯物论在军事领域的翻版而已。恰如在人类历史上,利用杠杆原理制造出抛石机,利用浮力定律制造出舰船,利用机械原理制造出木牛流马,它们统统没有颠覆战争模式一样,机器人也颠覆不了战争模式。因为按照人类的预设逻辑,机器人只能停留在物理域,充其量是一种物理动物,而不是人类的克隆物,它没有生理心理功能,没有喜怒哀乐,也就没有自主意识,这是自然人与机器人之间一道很难逾越的坎。当下我们必须关注的,是机器人技术的跨域问题,特别是基于计算机发展的脑控和控脑问题,或曰BCI技术。由于该项技术连接了物理、生理和心理,属于跨域研究的最前沿,其取得的成果不一定表现为物理形态,而是可能在比较隐蔽的生理域和心理域长期地缓慢发酵,及至一方完全溃败尚且浑然不知,那才是真正的战争模式的颠覆。

机器人到底能走多远?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有一个简单的回答:取决于人类的意愿,即人类愿意让它走多远。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BCI 机器人能 人类思维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