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杨元庆:2016重点布局国内移动市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3-21 09:47:37   浏览:2264次  

导读:尽管联想因海外收购造成去年二季度亏损,但是在杨元庆看来,这是转型必然经历的阵痛,去年三季度已经扭亏为盈,他对联想转型取得的成果满意。至于外界的诽谤和质疑,他称并不在意 《投资者报》记者 闫军 今年以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一度成为网红,...

尽管联想因海外收购造成去年二季度亏损,但是在杨元庆看来,这是转型必然经历的阵痛,去年三季度已经扭亏为盈,他对联想转型取得的成果满意。至于外界的诽谤和质疑,他称并不在意

《投资者报》记者 闫军

今年以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一度成为“网红”,事情起是因为联想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不尽如人意,尽管此次亏损主要原因是一次性重组支出和清理手机库存支出达9.23亿美元所致。但对于联想来讲 ,却是近六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与此相对的是,有媒体称,据《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数据显示,杨元庆2015年年薪达1.18亿元,为中国上市公司CEO首位。对于公众来讲,企业财报上的亏损数据与管理层的高薪成为最好的谈资,杨元庆也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一个成熟的CEO来说,他应该是有一定的定力,对得失要有正确、理性的认知。”杨元庆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做了联想16年的CEO,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对于善意的意见、建议我就积极吸取,作为自己改进的一个动力。而对于恶意的诽谤,无中生有的造谣,我不去理会就好了。

对于“高薪”问题,杨元庆也进行了回应:“我的工资是绩效工资,是工资加奖金,奖金要根据企业业绩来定。它一直是浮动的,不由我个人决定。”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杨元庆没有和大多数高科技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一样拥有一定的公司股份,更不具备掌控公司的股份比例,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而联想董事会根据公司业绩给予相应的高薪无可厚非。

2015年三季报扭亏为盈

上个月初,联想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数据显示,其实现了3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如果除去并购所产生的非现金开支,实现了税前利润新高3.97亿美元。

再度扭亏为盈,外界对杨元庆的质疑有所减少。尤其是此前不被看好的收购摩托罗拉此次贡献了20亿美元的营收,兑现了联想此前的承诺,即在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的4~6个季度内扭转亏损的局面。

杨元庆表示,移动业务的税前利润率较前一季度改善了7.2个百分点。这表明联想将发展重点转移至中国以外市场,策略收到明显成效。

据了解,联想2015年第三季度、第二季度及2014年第三季度,海外市场占比分别为83%、75%及59%。在中东-非洲、亚太新兴市场和东欧,分别超过77%、109%、37%。尤其是印度(同比增长206%)与印度尼西亚(同比增长318%)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

对于并购摩托罗拉业务,杨元庆认为,此举给联想移动业务带来全球范围内的专利保护、平衡的全球业务和领先的移动通讯技术创新能力三大竞争力。

此前,杨元庆曾表示,收购摩托罗拉至少可以在手机领域节省20%的专利费用,不论是收购摩托罗拉还好是买IBM的服务器,都是符合联想战略要求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联想2015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中,个人电脑和移动业务营业额同比均有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12%和4%,仅企业级业务集团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联想方面表示,凭借以YOGA 4 Pro笔记本、MIIX 4可插拔笔记本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其有信心能妥善应对市场颓势,实现盈利增长,并将把握行业整合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突围国内移动业务

从联想三大具体业务来看,个人电脑业务和企业级业务仍然在全球保持较好的竞争力,而移动业务相对成为“软肋”。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联想个人电脑业务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21.6%,在中国目前市场份额为40%,杨元庆表示,今年对PC业务而言,将会是守住成绩,继续开拓的一年。

企业级业务方面,并购IBM System x业务取得了良好效果,联想服务器在中国市场重返第一,占据全球第三市场份额。“联想的企业级业务集团将继续稳定其传统数据中心业务,同时把握快速增长的云计算、超大规模和超融合的机会,进一步发展。”杨元庆说。

而移动业务方面,尽管联想以5.3%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智能手机第四名,但是面对国内华为、小米的激烈竞争,联想手机并未形成清晰的品牌辨识度。“移动业务方面,我们将重新专注到中国的市场,让中国的市场实现恢复增长,在中国市场打一个翻身仗。”杨元庆说。

杨元庆介绍,目前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陈旭东将亲自负责中国区移动业务。将在2016年集中优势资源采取包括打造联想手机业务的全新零售渠道,推进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可能改变行业格局的重磅明星产品等举措来重新打造联想手机。

“我们已就MOTO与联想乐檬设定清晰稳健的发展战略,即MOTO专攻中高端机型,联想乐檬继续走高性价比路线,两大品牌将形成有效的协同。”杨元庆表示,将针对MOTO手机与联想手机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分类营销。

通过收购IBM PC业务使联想登上全球个人电脑老大的宝座,而手机能否复制个人电脑的成功路径,在今年或将见分晓。

重组以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

去年8月3日,联想集团发布了全球范围内的业务重组计划以获得成本的节剩据了解,联想当月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200名,其中摩托罗拉移动员工占绝大部分,这将带来6亿美元的一次性成本。联想方面表示,摩托罗拉和联想手机整合之后将节省大量的人员成本。

杨元庆此前表示,裁员重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个人电脑市场下滑严重,联想个人电脑下滑缓慢,联想应对核心业务下降所面对的挑战,为了保证效率,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另一方面,在并购摩托罗拉和IBM System X业务后,现在依然处于重组期,还在重建模式,重建业务,让其变为增长引擎和利润引擎需要时间。

“我们如期清理了智能手机的历史库存,并简化了产品组合,推出了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我们还调整了产品开发周期,确保今后联想产品在每个季节、每个关键时点,都能具备足够强的竞争力。”杨元庆表示。

此外,PC业务、并购业务、企业级业务等方面,联想也进行了整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

当然,“刮骨疗伤”式一次性重组支出和清理手机库存让联想去年第二季季度支出达9.23亿美元,也造成六年以来首次亏损。

互联网转型落地

2015年年初,杨元庆曾在公开场合时列举了该年度联想的三件大事:首先,在完成IBM System X业务并购后,2015年的重点放在业务整合,实现协同效益,改善盈利,促进新一轮的业务增长;其次,除了企业级业务,在移动业务上实现大的突破;第三,联想要加速向互联网转型。

而事实上,外界对联想的互联网转型速度存在质疑,认为杨元庆在这一轮转型中反应略慢导致联想目前的落后现状。

对此,杨元庆并不认同,他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联想的转型之路确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个人还是很满意的。”

杨元庆介绍,作为传统科技厂商,联想在“拥抱互联网”的道路上,从生产导向上做出了端到端的变革。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从销售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从与用户的单点接触转向多点接触。

“对于联想的转型而言,我们是有自己的步骤的,不会为了转型而转型,而是在发展核自己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善用互联网为我们的业务赋能。”他列举了联想在销售模式和服务模式上的互联网探索。

杨元庆介绍,在销售模式方面,联想采用了企业商城,加上京东、淘宝、苏宁等间接电商,以及实体渠道的混合销售模式。以联想和京东开启的“联想超级品牌日”活动为例,当天销售速度创下手机京东电脑品类单品牌销量最快破万台纪录和单品牌销售额最快破亿纪录,全天全品类销售额达到2015年手机京东“双11”当天同品类销售额的3.68倍。

此外,联想还尝试通过网络引流的同时,也向实体店引流,让用户有亲身体验产品的机会。同时利用数据化的平台记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对线下实体店进行改造,发展成集展示、服务、体验、销售于一体的“4S”店,增加服务对用户的“黏性”。

服务模式也是联想变革的重点之一,建立了服务领域的O2O模式,以全新的方式与用户直接互动。用户可以在网上选择喜欢的工程师,满意度评分最高,或者距离自己最近。服务结束之后,用户可以写评价,特别满意的还能打赏。这就变被动为主动,为用户创造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让用户的体验更加舒心、更加人性化。

“互联网转型的关键在于企业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工作,洞察用户深层需求,依靠自身的核心基础创新产品。未来我们也要在这个方向继续发力,基于用户需求,又高于用户需求,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杨元庆表示。

直面压力

对于杨元庆而言,外界对他个人的评价并没有影响他工作的重点,他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带领联想这艘历经三十二年风雨的巨轮顺利前行。

“时代的变迁、新的行业趋势的挑战、新的业务模式的挑战是我当前的三大压力。”杨元庆说,做企业,尤其是想把企业做大,在各种压力下恐怕没人不焦虑。联想在传统IT领域耕耘了这么多年,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互联网+”浪潮,联想必须与时俱进,保持年轻,积极推陈出新,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而保持年轻化的秘诀就是不断地创新。

杨元庆此前曾表示虽然自己性格内向,但是为了公司的需要,他要去开微博,做时尚先生。杨元庆认为,要想推动联想变革,他自己必须带头去改变,不断去学习、接受新的东西来保持年轻化。

褒奖也好,批评也罢,杨元庆说,我并没有想过成为不平凡的人,我只是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哪怕开个饭店,也要努力做到最好。

一位与杨元庆有过工作接触的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杨元庆很专业,也很务实。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杨元庆 移动市场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