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剑勇
对于这一次人机世纪大战,是一场全球科技秀,也是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实力的展现。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投入,包括收购了大量的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公司,以及成立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也打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对于这一场世纪人机大战我相信谷歌会取得胜利,同时也期待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质的突破。想象下,假如谷歌大脑植入至人形机器人Atlas世界会发现什么变化?
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战胜欧洲围棋冠军,再挑战围棋绝世高手李世石先生;这一次谷歌人工智能挑战人类掀起了全球浪潮,这场人机大战或者说是一场科技秀,但对于这场科技秀来说也是谷歌实力的展现,世纪人机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李开复在接受采访表示:这次谷歌AlphaGo打败李世石比较悬,但是1-2年之内人工智能会完胜人类。李开复称,过去两三年来,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面,很多科技公司有非常多的重大发现,其个人也认为这次世纪人机大战是在科技界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曾经创办中国第一家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研发机构 - 百度IDL,如今已经是创业公司地平线机器人技术(Horizon Robotics)的创始人兼CEO的余凯博士表示,过去几年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目前在今后的几年,深度学习的下一波突破将集中在三个方面:1. 决策控制算法, 2. 自然语言理解,3. 深度神经网络芯片;最近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围棋算法AlphaGo,就是在决策控制方面的突破。AlphaGo采用的是基于增强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来学习评估棋局(通过学习一个深度神经网络的value function)和做出最优决策(通过学习一个深度神经网络的policy function)。 AlphaGo除了学习人类棋手的历史棋局数据,惊人之处在于的通过Monte Carlo Tree Search让计算机互为对手,从而在不需要学习人类棋手的情况下,机器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余凯进一步指出,他相信深度增强学习将改变不仅仅是围棋,还会改变其他需要决策控制的领域,比如自动驾驶,因为自动驾驶面临的问题和下棋在本质都是是博弈问题。
谷歌人工智能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Google Brain(谷歌大脑),诞生于Google X 实验室,其创始人是吴恩达(Andrew Ng),在2012年6月谷歌大脑项目运用深度学习的研究成果,使用1000台电脑创造出包含10亿个连接的“神经网络”,使机器系统学会自动识别猫,成为国际深度学习领域广为人知的案例。至此谷歌大量收购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性公司,自2013年起收购了9家人工智能领域公司,谷歌又与NASA联合向加拿大D-Wave公司购买了一台量子计算机,并于2014年9月成立了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与资深物理学家约翰-马蒂尼斯(John Martinis)合作,去年12月曾宣称,在两项测试中,D-Wave 2X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比在传统计算机芯片上运行的模拟装置快1亿倍,而科技巨头们也一致认为,量子计算机将使人工智能软件更强大,利用它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或可以开发更智能、更灵敏的计算机学习系统。
早前谷歌一直在利用动物训练Google Brain(谷歌大脑)项目,2012年谷歌曾做了一个实验,在没有输入“猫”的概念,让机器透过学习,最终认识了“猫”;而在去年谷歌又上升了一个层级,是让机器来描述所看到的场景,想象一下,当计算机能够准确地识别和理解它所看到的一切时,世界该是个什么模样?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表示:这一次谷歌人工智能系统挑战围棋九段李世石先生,是谷歌人工智能领域至今为止级别最高的一次技术检验,纵观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投入,包括收购了大量的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公司,以及成立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也打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对于这一场世纪人机大战我相信谷歌会取得胜利,同时也期待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质的突破。想象下,假如谷歌大脑植入至人形机器人Atlas世界会发现什么变化?电影《终结者》中的智能机器人或许将由谷歌制造。虽然好莱坞科幻大片短期难以成为现实,但未来50年,甚至100百年后或许会变成真实,也许未来我们将要通过时光机穿梭至现在来毁灭谷歌公司。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者马克·戴森罗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AlphaGo击败了最顶尖的围棋选手,就意味着终于有一款电脑程序在下围棋水平上达到让人惊叹的地步。即使今年三月的比赛中无法击败顶尖的人类围棋选手,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以前曾将一切东西电气化,现在将一切东西认知化,万物透过互联,赋予万物感知、认知。当物联网覆盖到更多的应用场景,那么这个世界实际上会被人工智能所包围,也将开启一个暂新的万物感知新时代。放眼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很多人会想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尤其日本注重仿真与人类交流,如石黑浩的仿真机器人能做到“以假乱真”,以及在未来与机器谈人生哲理、谈人生理想也不遥远,那么人工智能的崛起又将是科技巨头们的游戏吗?很庆幸在国内,我们也有很多优秀人工智能团队,如百度、华大基因及出门问问、余凯博士所领导的地平线机器人,以及图灵机器人和从华大基因CEO位置离职的王俊先生所成立的碳云智能科技。就在今年早些时候,吴甘沙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离职创办驭势科技,方向同样以当真最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激励这些团队前行的是人工智能能够让这个世界更为美好的无限可能。就拿驭势来说,他们笃信人工智能将赋予交通工具智慧和灵性,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
光年无限创始人俞志晨向我表示,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将让智能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最终成为家庭娱乐、教育、生活的入口,使人们能够享受更智能化的家庭生活。光年无限致力于让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化,2014年11月发布的图灵机器人定位于语义理解和认知计算平台,是中文语境下智能度最高的机器人大脑,截至目前已经为超过10万的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云端人工智能服务。2015年11月发布了Turing OS是首个人工智能级的机器人操作系统,Turing OS具备多模态人机交互能力及情感、思维、自学习三大引擎,能够让机器人具备更拟人化的功能。
余凯博士曾经领导团队开发深度学习算法用于百度的语音,图像,搜索,广告,创建并领导了百度自动驾驶项目。余凯创办的地平线机器人致力于“define the brain of things”,打造万物智能时代的“AI Inside”,给人们日常生活的无数设备和产品装上“大脑”,成为某种形态的robots, 从而可以感知环境,人机交互,决策控制,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加充满乐趣。余凯考虑的应用场景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智能家居,一个是智能汽车。就像Android系统之于智能手机,余凯希望地平线打造的大脑系统让家居和汽车变得智能。这个大脑平台包括软件算法操作系统层面,也包括硬件平台的深度神经网络芯片以及参考设计。余凯认为,人工智能革命将创造与人并存的一类崭新的物种 - 自主决策的robot。新时代的特征,不再是机器延伸人的能力,而是人类和机器的重新社会分工。大量不适合人而适合机器做的事情将被robot替代,包括汽车驾驶,家政服务,常规病诊断,生产制造。地平线的硬件大脑将加速这一天的到来。
自上世纪50年图灵的一篇论文《机器人会思考吗?》开启人工智能的大门。人工智能的研究便一时成为科学、资本的拥趸,目前科学界对神经大脑的研究也从未停止,包括欧盟和美国的脑计划,还有IBM的神经模拟系统,正在尝试对人类大脑的完全复原。不论是谷歌、Facebook、微软、IBM这样的科技巨头,还是麻省理工等知名学府,均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谁能赢的了人工智能,谁就赢得未来。
作者系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物联网资深人士、科技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