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等新型理财平台频繁暴露风险,全国各地都已开始从源头收紧。澎湃新闻获悉,上海近期也已暂停了互联网金融等金融类公司的注册登记,经营范围包括金融信息服务、金融外包等字眼的也被包含在暂停之列。
澎湃新闻从多家公司注册代理公司获悉,从2016年1月4日起,上海市工商局就已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这些注册代理公司称,只要是经营范围里有“金融”、“外包”等字眼的注册,都无法得到批准。对此,上海市金融办在接受澎湃新闻询问时未作出正面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暂停注册新互联网金融平台,并不影响现存平台运作。
澎湃新闻采访的一家注册代理公司就明确表示,可以帮助收购一家现有的公司。上海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负责人也向澎湃新闻表示,听说暂停了新平台注册,但他们经营并不受影响。
据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2015年12月29日披露的数据,目前上海大约有200家存活的P2P(网络借贷)机构,50家左右或多或少存在问题。郑杨当时表示,下一步会加强监测,密切关注。
显见的是,从2015年开始,全国各地均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及线下理财平台的管理。尽管正式的监管办法未出台,但在注册及广告方面均有所管制。比如,宁波去年9月就全面叫停了互联网金融及线下理财平台广告,11月份更是暂停受理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有财富管理、投资管理及咨询、资管管理等内容的类金融公司的登记注册,以及分公司的设立。
而在去年12月28日银监会就《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明确网络借贷采用备案制管理,且管理权限下放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后,各地均已开始梳理思路,研究如何监管。
分析人士称,各地暂停注册可能只是第一步,因为上述网贷管理办法列出了12条红线,并明确正式实施后会给现有平台18个月的过渡期。地方金融办在暂停注册后,可能就要提前展开摸底整顿,当地方监管意见出台后,就会放开注册,毕竟中央都明确是备案制,重点是要合规。
可见的是,重庆2015年12月29日出台了《关于加强个体网络借贷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立出十项军规,其中一条是现有平台需于2016年3月底前将自查自纠情况书面报告市金融办,就相关经营管理和风险情况做详细说明。上述通知明确:以前未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的机构和新设的网络平台机构,在国家有关部门关于P2P网络借贷监管办法正式发布前,继续停止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这也相当于,重庆即便可以注册,也暂时不能开展业务。
深圳则直接明确自2016年1月1日起,暂停新增互联网金融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商事登记注册。
据深圳商报报道,此要求来自于深圳市金融办与深圳市市场监管管理局的工作文件,名称行业用语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不再核准,经营范围表述为“依托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务”也不再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