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24日,红米Note3发布会上,小米迎来重大转折,雷军哽咽地述说《我所有的向往》,宣布小米将回归创业初心,打造让用户感动的产品,而非刻意追求销量或市场份额。
雷军的真情告白,被外界解析为小米无法完成年初制定的8000万—1亿台出货量目标。事实上,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的大环境下,今年小米明显放慢扩张脚步。数据显示,上半年小米出货量为3470万台,Q3出货量为1850万台,这意味着Q4出货量至少达到2680万台才能完成目标。
尽管Q4通常是电商销售旺季,但超出平均每季度2000万台销量,让小米倍感压力。或许为了年底冲销量,小米缩短红米Note系列产品研发周期,提前推出带有指纹识别、大电池、金属机身的红米Note3,试图在千元机市场奋力一搏。即便如此,红米Note3临近11月底上市,加上竞争对手的强势狙击,小米完成8000万台出货量的可能性不大。
小米内部人士透露,早在几个月前,小米已经将2015年销售目标调低到7000万台。小米销量未达预期,随即再次引发外界对其估值过高的质疑。上一轮讨论追溯至今年7月,当时业界疯传小米最新估值达800亿美元,超过三巨头中的百度,尽管事后小米否认,但始终无法打消外界对其估值泡沫的疑虑。
日前,当媒体提及疯传的“估值下降说”时,小米总裁林斌坦率地表示,“投资人对我们没有任何要求,我们既不开董事会,股东也从来没有要求小米应该盈利或做到多少业绩。小米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估值本身就是对小米未来的看法,而不是仅仅对应于过去两个季度的业绩。”
换言之,林斌延续此前小米对估值的一贯态度,以“市梦率”来解释小米估值的合理性,即投资人更看重小米的未来。雷军也曾表示,“重要的投资者看公司不是看公司能值多少钱,而是看公司未来能挣多少钱,这是巨大思维角度的不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可以代表小米的未来?从产品布局来看,手机、电视、路由器三大主营业务是小米发展的重中之重,与之协同的MIUI、电商、云服务同样处于发展优先级。尽管雷军多次强调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而非纯硬件厂商,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小米仍未彻底撕下硬件厂商的标签,其中手机承载着小米连接一切的梦想,也是小米实力最为强劲的业务。
嗯,说到底,小米终究是一家手机厂商。众所周知,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堪称全球之最,为抢占市场份额,各大厂商使出浑身解数,价格战、渠道战、宣传站层出不穷,小米开辟出互联网手机的新品类,仅用4年便登顶国产手机排行榜。不过,夺冠只是临时的,今年以来,小米与华为展开贴身肉搏,整体处于下风,华为强势称霸国产手机市场,日前宣布2015年出货量突破1亿台。
尽管2015年被华为抢去风头,但小米依然是手机市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雷军喜欢把小米的成功总结为小米模式的胜利,即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开发模式、通过电商渠道铺货、借助社交网络宣传,涉及产品研发、销售和营销三大重要环节。
2014年以前,小米模式轻资产的属性确实帮助小米快速扩张,引发手机全行业像素级模仿,小米模式的优越性逐渐被削弱,而且随着小米接连曝出产品质量问题、线下渠道价值被重估,外界对小米模式的质疑陡增,小米软肋开始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供应链管理能力不够强悍
小米5迟迟不出,有人说小米在等待高通820芯片,无论确有其事还是出于战略考量,供应链管理始终是小米的短板,即便小米花大力气改善供应链,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根本原因在于小米没有掌握足够的话语权,尤其在最核心的手机芯片上。
自2011年小米手机开售以来,小米始终无法撕下“饥饿营销”的标签,一方面预约抢购让用户累觉不爱,另一方面线下渠道流出大量小米手机。即便新品需要经历产能爬坡过程,但小米实现开放购买之路走得极其艰辛,直到今年才有所改善。
除了产能问题,小米产品质量问题也备受诟病,从小米1的死机、重启,到今年的红米Note2换屏门,小米手机品质与雷军眼中的新国货始终存在差距,背后不仅折射出小米在生产制造中的品控环节有所缺失(李楠说魅族品控第二,第一应该不是小米,华为可能性较高),而且此起彼伏的用户投诉、吐槽、建议,也对小米售后提出巨大考验。
二、没有构建专利防火墙
或许是看到国内手机市场一片血海,2014年4月小米启动国际化计划,进军香港、新加坡、台湾、印度、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受益于高通授权交叉协议,小米在国内发展得顺风顺水,在国外则是另一番景象,其专利技术的短板暴露无遗。
事实上,小米之所以选择南亚、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化排头兵,正是看重当地对专利技术管理的宽松环境,这也就解释了小米迟迟不敢进军欧美等发达国家,雷军自然清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方面,小米想要实现10年内称霸全球的梦想,进军欧美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尽管小米已申请3700项专利,但与华为71903项、中兴55728项(去年数据)相差甚远,薄弱的专利防火墙仍无法保证其在欧美畅通无阻。
不过,即便在新兴市场印度,小米仍没有躲过专利诉讼的风险。去年12月,因涉嫌侵犯爱立信ARM、EDGE、3G等相关技术等8项专利,小米被爱立信一纸诉状告到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双方你来我往缠斗数个回合,至今爱立信仍不依不饶,成为小米在印度市场扩张的心玻
显然,无论这场专利纠纷结果如何,对小米国际化征程都起到警示作用,必须加快补齐专利短板,而专利积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对小米提出新的挑战。一旦进入对知识产权更为严苛的欧美市场,小米或将面临无休止的诉讼。要知道,目前小米在美国市场销售手环、电源、耳机等配件产品,至今没有涉足手机铺货。
三、线下渠道缺失
尽管线上渠道仍呈现增长势头,但随着互联网红利的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把目光瞄向线下,包括实体店。换言之,过去被视为中间环节的代理商体系,价值正在被重估,实体店在手机销售中发挥的作用无法忽视。但凡一款畅销的手机,均同时布局线上线下渠道,而不仅仅依靠电商铺货。
同时,实体店也正面临升级,从过去单一的销售中心向高附加值的体验中心转变,为用户提供体验、购买、售后等全流程服务,尤其是体验环节,只有在实体店才能感受手机厂商宣称的黑科技,这是电商无法取代的。
对小米而言,电商仍是手机销售的主要渠道,在线下渠道的布局上仍较为保守。过去几年,小米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小米之家,只起到展示而非销售作用,直到今年9月才在当代商城开设第一家线下实体店,集展示、体验、销售和售后于一身,探索在全国铺设实体店的可行性。
不过,对于擅长产品和营销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实体店经营和管理略显生疏。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曾表示,互联网玩法进入实体店,在经营、管理上不会比传统厂商杀入电商更容易。他认为同时管理好在线和离线市场,对任何手机厂商都是巨大挑战,“未来传统厂商适应在线可能不是问题,反观在线厂商布局传统渠道或将成为无法回避的挑战之一。”
数据显示,目前小米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是手机业务,手机按成本价销售,利润率为8—10%,MIUI主题、游戏、应用商店每月收入达数亿,小米科技净利润率仅为1.3%,不赚钱的小米何以支撑450亿美元估值?
答案是投资者对小米搭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概念比较追捧,智能家居是重要一环。2014年,雷军宣布小米5年内投资100万智能硬件初创企业,打造小米智能硬件生态链。一方面提升小米整体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小米手机的竞争力,即强化其连接一切的核心定位。
更为重要的是,雷军试图从一家手机公司扩展到整个硬件生态,如果有足够庞大的终端接入,小米将拥有业内最完整的硬件生态,大量终端的数据在平台汇聚,最终形成一个数据采集、服务中心。如果成真,就离雷军的小米生态链“帝国梦”不远,比手机支撑起的移动生态更具说服力。
同时,小米的触角还伸向内容、云服务等领域,通过投资优酷、爱奇艺、世纪互联,构建“智能硬件+内容+云服务”的生态架构,使小米成为最佳概念平台。显然,智能硬件扮演突破口的角色,小米在智能硬件领域开启多元化扩张,危机也浮出水面。
我曾在《从小米看互联网公司硬件生态的尴尬现状》一文中提及小米在智能硬件扩张面临的三大挑战:跨界不易、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品质不过关。小米快速扩张的同时,给外界留下“百货商店”的印象,不仅导致品牌影响力分化,而且在品控上备受诟玻
此外,我对未来大数据应用的想象空间也表示怀疑。比如,小米进军互联网金融,投资积木盒子、老虎财经,小米只能掌握行为习惯和部分金融数据,数据全面性无法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相提并论。至于智能硬件产生的数据,商用价值空间也是未知数。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无论从现有业绩还是市梦率衡量,小米450亿美元估值都存在不小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