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机器变人的未来 恐怕也是BAT的“菜”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5-11-11 17:11:47   浏览:14421次  

导读:在 中国制造2025 东风劲吹下,11月3日召开的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瞩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并宣布开幕,展览馆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搬到了国家会展中心,展示面积从18万平方米增加到23万平方米。机...

在 中国制造2025 东风劲吹下,11月3日召开的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瞩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并宣布开幕,展览馆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搬到了国家会展中心,展示面积从18万平方米增加到23万平方米。机器人展无疑是本次工博会最大的亮点。从2013年第15届工博会首次为工业机器人单独设馆开始,短短两年后,今年机器人展的布展面积从1万平方米扩展到3万平方米。

第四次举行的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上,ABB、发那科、库卡、柯马国际四大机器人巨头和新松、新时达、哈工大等国内机器人公司悉数到常

机器变人的未来 恐怕也是BAT的“菜”

机器变人的未来 恐怕也是BAT的“菜”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机器人的浪潮逐渐从工业机器人向服务型机器人转移,高峰论坛上,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上海东浩兰生集团党委书记戴柳透露的数据是,国内真正运用机器人的服务型企业数量不足1%,这是一片巨大的新兴市常

但与市场相对固定、接受程度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机器人相比,可以给人端茶倒水、陪伴老人、护理病人,甚至只是做一个玩伴的服务型机器人,要想真正成为 家庭成员 ,讲故事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

现场:餐厅机器人难替代服务员

机器变人的未来 恐怕也是BAT的“菜”

在工博会的机器人展上,多家展出的服务型机器人功能都高度类似:送餐、导购或者迎宾。在国内知名机器人公司新松的展区,一位来自广州的刘先生对导购机器人很感兴趣,但在反复询问之后,他的热情有点受打击。

刘先生是一位酒品经销商,公司里有数百名导购员,分散在各个不同的餐饮场所和超市,每名员工每年成本至少要4万元,但让他更头疼的是人员管理, 人多了不好管。 今年开始,几则机器人餐厅的消息让他开始对这种新型产品有了兴趣, 如果能替代真人,只要给它下指令,不就很简单了吗?

听说今年工博会有机器人展,刘先生特意从广州飞到上海考察市场,可几个展商问下来,他觉得自己有点过于理想了。据新松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一台迎宾机器人的市场标准价是30万元左右,这大大超过了刘先生的预算,更关键的是,机器人对人工的可替代性从目前来看,还很难做到,比如机械手的精准度、人机交互的智能性、对客人需求理解的准确性,都难以达到刘先生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服务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性大概只有15%-20%左右,最多也只能替代40%左右的工作。 上海盛顺机器人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牛国华告诉《IT时报》记者,他们公司成立于3年前,目前主要研制开发的机器人也都以导购、迎宾、教育为主。

严格意义上说,40%的替代率其实就是不可替代。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副总裁乔徽对此并不讳言,目前相对热闹的餐饮、导购等服务机器人,智能的水平还相对比较初级,它们更多时候承担的是为门店增加噱头、吸引客流的作用,而并非可以真正替代人工, 一个送餐机器人得配一个服务员端菜,甚至有时候因为机器人客流增加,反而需要增加人工。

新松在这次工博会上展出的第一代迎宾导购机器人,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机器人并不具有联网的功能,客户可以通过语音或者触摸屏向它提出自己的需求,机器人在自己本地系统里搜索答案后回答客户。但这样的功能,与原先银行大堂里的迎宾电脑并无太大的区别。不过,新松的第二代送餐机器人增加了人脸识别、云端联网等功能,可以做简单的人机自然语言对话,他们准备用这款产品替代第一代无摄像头的送餐机器人。

一眼难望穿的蓝海

热情的创业者

机器变人的未来 恐怕也是BAT的“菜”

在不同人的语境中,服务型机器人代表不同的含义。尽管送餐、导购、迎宾是目前关注度和市场进入较多的服务型机器人,但在乔徽眼里,服务型机器人的外延远不止这些。乔徽将服务型机器人分为两类:个人/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前者包括玩具机器人、教育培训机器人、医疗护理机器人、安全监护机器人等等,后者外延则更为广泛,包括无人投递机器人、下水道工作机器人、伐木机器人、太空探测机器人等等。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201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2.7亿美元,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400万台,较2012年增长28%,达到17亿美金。未来预估服务机器人市场,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其中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可达189亿美元,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可达110亿美元。销量方面,2014年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需求总量将达到3160万套,其中专业服务人的需求量是13.5万台,个人/家庭机器人3150万台。

潜力巨大的市场,在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的大环境下,自然成为创业的热土。记者采访的多个服务型或者特种机器人公司,成立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公司人数在五六十人到一百多人不等,基本都在创业初期。盛顺成立于2012年,母公司是新世傲集团,其主营业务是服装纺织及相关行业。从服装到机器人,跨度不可谓不大,成立盛顺的初衷也是在为集团寻找新的转型方向, 老板觉得机器人是未来发展趋势。 牛国华告诉记者。同样成立于2012年的陕西九立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的机器人是特种机器人,其实也就是乔徽概念中的专业服务机器人,比如教育机器人、管道机器人、侦查机器人,目前有员工50余人。乔徽所在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则更加年轻,尽管哈工大是国内研究机器人最早的高校之一,但直到2014年12月才成立了公司,尝试将实验室的产品商业化。

创业者对于服务型机器人的热情,在本届工博会上也可看出一二。在工博会上,除了机器人专业展区,在其他如创新科技展、高校科技展等场馆,都可以看到有机器人在端着盘子走来走去, 这个市场都快要从蓝海走向红海了。 牛国华透露,目前一般厂家的送餐机器人价格在7-8万元/台之间,但预计明年这个价格将下降至3万元,降幅达50%。

除了生产者众多,牛国华的判断还基于这两年市场对服务型机器人的热情。据他介绍,三家电信运营商、大型银行、超市都在试点用机器人替代营业员,有的公司至少已经试验了半年以上。今年12月1日,盛顺生产的迎宾机器人便将出现在上海电信的信息生活馆。

冷静的资本

东义资本投资银行部副总监赵阳最近一直在看与机器人有关的项目,在这个言必称 中国制造2025 的时代,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在未来十年中的行情被一直看好,赵阳也希望可以借这股浪潮挖掘出一些比较好的机器人项目,做PRE-IPO(上市前)投资。在考察了诸多机器人项目后,他决定关注的焦点仍然集中到工业机器人领域, 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还不确定,而且最重要的人机交互技术仍很初级,大多只是添加了简单的语义分析模块,是已有技术的堆砌,商业价值不高。

相较于高精尖的工业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创业的门槛较低,尤其是送餐、导购型机器人,在硬件上要解决的主要是行走和手臂的控制,这在工业机器人的厂商看来,实现并不困难,国产焊接机器人的主要厂商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朔鹏告诉《IT时报》记者,单臂操作的工业机器人对精准性和敏捷性的要求,远高于服务型机器人,尤其是现在只有双臂、实现简单端盘子功能的送餐机器人。相较于已经被市场普遍接受的工业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的智能化相对初级,新时达在近期内不会有太多考虑。

万元机器人何时进入家庭

难以突破的三大瓶颈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向被视作国内机器人技术研究的摇篮,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第一台爬臂机器人、第一台空间机器人等众多国内机器人领域的第一,都诞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然而,即便拥有如此深厚的积淀,乔徽仍然大喊, 人不够用!

与工业机器人一般是在特定环境下生产特定产品不同,服务型机器人的环境完全未知,而服务的本质要求它必须要与人交互和协作,在安全性、复杂性方面要考虑更多,对机器人的识别能力、判断能力的要求也比工业机器人高得多,需要具备强大的适应环境能力。事实上,服务型机器人对于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的技术要求更高,而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恰恰与互联网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一致。 最近几年,互联网公司把整个人才市场的价格都炒起来了,软件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工资都很高。 乔徽曾经想招一个交互工程师,可到腾讯一看,这样的人年薪都是五六十万元,而服务机器人行业本身市场又没起来,创业公司很难支付如此高的薪资。

除了人才瓶颈外,成本也是巨大的门槛。 对服务型机器人来说,智能性、适应性是必要条件,这导致它的开发成本非常高。 乔徽认为,虽然目前常见的扫地机器人也被称为 机器人 ,但最终能进入家庭的,一定还是 类人形机器人 ,但这种机器人,从电机到双足和手臂运动控制、再到环境感知和复杂任务规划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极具挑战。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类人形机器人是日本本田公司研发的ASIMO,据说制作成本达到300万-400万美元,就连世界著名的法国机器人公司Aldebaran Bobotics生产的只有58厘米高的NAO,售价也要8000美元。九立机器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目前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如果采用国外零部件,成本至少是国产的一倍以上,比如瑞士的一款电机就要上万元,而且到货周期无法确定,等几个月甚至半年是常有的事。但国内同类产品在技术和工艺上,确实与国外产品有不小差距。

盛顺的最终目标也是进入家庭,比如老人照看机器人、护理机器人,但同样被成本挡住了,牛国华认为,只有当家庭机器人的价格降到万元以内,甚至七八千元,才有可能刺激巨大的消费需求。

未来或许是互联网公司的

被互联网公司抢去的不仅仅是人才,很有可能还有服务机器人的未来。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大的几家互联网公司都已经对机器人,尤其是类人形家庭机器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2013年底,谷歌一口气收购了8家机器人公司,其中便有由日本东京大学前机器人专家组成的团队Schaft。2015年6月,日本软银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及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达成协议,阿里与富士康将分别向软银旗下的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SBRH)注资145亿日元(约合1.18亿美元)。完成注资后,阿里及富士康将分别持有SBRH 20%的股份,软银持有60%的股份,SBRH 旗下的人形情感机器人Pepper是一款家用人形机器人,其销售对象是现代化都市中逐渐增长的老龄化人口。机器人Pepper的税前售价为21.38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184万元),应用软件和故障维修等费用另计,3年间的花销或可达到95.644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万元)。国内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的重头戏也是推出了自己的机器人 度秘 ,基于人工智能和百度的生态系统,既可以是手机上的一个小按钮,也可以是陪伴在你身边的机器人。

未来的服务型机器人系统一定会平台化,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可以加入,由平台做大的体系整合。 周朔鹏认为,这个领域是互联网企业的强项,而且也一定会与互联网、物联网做深度整合,工业机器人厂商很难维护如此长的产业链。

目前哈工大机器人正在与腾讯公司谈合作,将微信嵌入到机器人系统中,这款产品将于明年的CES上展出,可以想象的情形是,你将对这一台有着 微信大脑 的机器人说话、聊天、看新闻。

* 工博会相关新闻

惊呆了,用平板电脑设计汽车

近日,Autodesk (欧特克)亮相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向中国观众展示了其面向制造业未来智造趋势的产品创新平台解决方案全线产品。

在此次工博会首秀上,欧特克完整展示了未来智造解决方案如何帮助制造企业优化产品开发流程,并创建一个可用于整个生命周期的数字模型。在个性化创新设计展区,欧特克展示了Alias Speedform以10倍速于传统设计工具来快速实现产品个性化的设计,基于云端的在线配置服务Configuration360和Fusion360 的协同设计,可以将个性化的设计实时同步到电脑和手机,随时随地能够在移动端进行设计。

除了云端的同步,3D打印也是欧特克此次展示的特色之一。在先进智造生产展区,可以看到DELCAM如何驱动智能机器人现场进行柔性加工,以及基于Spark平台的3D打印机如何联动Fusion 360将设计第一时间变成实物。

明匠智能工博会首发 牛顿1.0 操作系统

从物料添加、成品加工、组装,到最后成为完整的产品,如何才能让这一过程实现智能化无人操控?上海明匠智能11月3日在工博会现场正式发布的智能网关 牛顿1.0 操作系统,让工业4.0变得触手可及。

据悉,牛顿1.0系统是基于ARM处理器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智能采集平台,支持西门子、三菱、台达等数十种PLC的采集,以及Fanuc、三菱、西门子840D等主流数控系统的数据采集,该平台的投入使用将工业4.0项目的实施难度降低60%,维护成本降低90%,用户只需简单配置即按照自己意愿去采集想要的数据,通过智能执行制造系统(MES)算法处理,反作用于生产线,快速实现工业智能化生产。

明匠智能总经理陈俊认为,中国企业工业4.0的现实路径,就是能够找到开启工厂内不同设备互联互通的 钥匙 ,进行多协议、多通信通道的转化,实现大数据云技术对制造业的信息化集成。

Blueair展示新品:12分钟 清扫 房间空气

在第17届工博会上,瑞典空气净化系统品牌 布鲁雅尔(Blueair)展出了品牌最新的前沿技术。此次展出的产品涵盖现有的Classic经典系列、Pro高端系列、最新Blue系列以及全新智能系列Sense+和具有空气质量检测功能的BlueairAwareTM(空气通)及配套手机应用程序BlueairFriendTM。

此次工博会上,Blueair带来了首次亮相中国的Blue系列。Blue系列采用机械结合静电过滤双重技术,把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360度环绕,通过Blue进行空气过滤。大颗粒固态污染物尤其是灰尘及毛发会被可清洗可替换的前置滤网过滤,小颗粒污染物经过Blue特有HEPAEftTM净化技术被粒子滤网过滤及捕获,成倍提高过滤效率。Blue系列可在12分钟内过滤高达50平方米室内环境一次,一小时5次循环,保证实现高效净化。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机器人 三星 机器换人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