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瑜
虚火过旺的智能硬件领域,开始冷静下来。国内最早抓住智能硬件大潮的天使投资人PreAngel合伙人王利杰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硬件领域仍然存在“零利润”销售、产品周期短等问题,创业者仍然需要避免“伪需求”,直面智能硬件创业的复杂性。与此同时,围绕无人机、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机会更大。
这里仍有机会
无人机的核心技术
“我们赶上这波热浪,最近亿航以3.6亿美元的估值又融了一轮。现在满世界望去,无数人在做无人机。”曾经投资过亿航和Lily无人机的PreAngel合伙人王利杰在“盛宴·智能硬件创投会”期间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尽管不少“明星”无人机非常成功,但无人机在工业、农业、林业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围绕无人机的核心技术布局的机会仍然非常巨大。
“围绕智能硬件外围的核心算法、传感的相关技术,也是很好的。不是做无人机就一定要做飞机,你可以围绕飞机里的核心技术做布局,解决别人都解决不太好的东西。”王利杰举了几个例子。
一是自动躲避障碍物技术。“这方面Lily也没有解决,还是要人控制,现在很多人也在研究,例如一些机器视觉技术可以识别障碍物,用在无人机和汽车上都很有用。”
二是飞控、发动机等。“很多无人机自己都没有飞控和发动机,我们投的另外一家无人机是烧油的,要自己去澳洲定制发动机,120公斤载重量。”
三是雷达测速技术。“我们在硅谷和360一起投资了一家4D雷达,可以跟踪物体速度,是物体立体空间的三维信息。之前雷达测速只是二维,比较模糊,速度误差率有20%。现在如果这个四维雷达放在无人机、汽车上,可以增加自主操控自主行走的精确度。”
为VR服务的全景拍摄
另一个在智能硬件领域大火的是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王利杰表示,Oculus让观看内容的头盔火了,但是生产给头盔看的内容的硬件奇缺,其中之一就是全景摄像机,也就是如何能让普通民众随时随地就能拍一段全景视频,带上头盔就能和别人分享。
“我们看过最好的一家,他们前后2个摄像头能够拍到360度全景,可惜我们没有投进去。这个领域还有人拍出来的东西,戴上AR、VR头盔后看到的是3D的,我们最早看到的Oculus是2D的,当你戴上3D的设备后,那种身临其境难以形容。”王利杰还表示,除了拍摄设备,还可以做类似于后期处理、渲染这些软件层面东西,让小白用户就能生产,甚至还已经有人研究这些全景内容的版权怎么处理。“我们做智能硬件创业的时候,千万不要太局限于那一个大件,很多小件都可以参与,可以衍生出来很多东西。”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王利杰表示,眼下最火的还是机器人。“有许多做机器人的公司都拿到了大钱,也听说很多大佬也在做机器人,而这一领域包括了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两大块。”
王利杰表示,机器人最先还是会在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商用。PreAngel在硅谷和GoogleVenture一起投了一个酒店机器人项目。
“他们把机器人做得非常友好,它的指令、动作、行动范围都在特定区域内,酒店在部署这个机器人的时候,对整个酒店的空间、楼层、环境、地图进行了一次性扫描并记录下来,改造电梯,机器人就可以自己开电梯、按电梯、自动联网去要去的楼层,到门口会直接打你房间的电话,看到你以后,它会自己把盖子打开,里面是你需要的东西。”王利杰认为,做机器人目前就是解决一个小小的机器人,不要太宽泛,例如专门在零售店接待用户的机器人,可以识别客户、询问需求并带客户购物,还有例如巡逻安防的机器人、家庭陪护老人的机器人。
需要绕开的陷阱
轻视供应链
作为最早关注智能硬件的天使投资人之一,王利杰也学到了不少。
“我投资最早的智能硬件就是土曼手表。很多人都知道,去年买了这个表,等了一年多还没送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发现智能硬件背后,生产供应链管理上的一个大坑。”王利杰告诉记者,有些供应商看起来好像很支持创业者,但实际做的时候“一塌糊涂”,实际做出来的东西,到生产线上发现螺丝都不对,很多东西要重新换、重新设计。
王利杰说,智能硬件也面临了很多不确定性,有的时候,东西做出来火了一阵后,别人不买了,而有些东西虚火过了以后,理论上可以持续卖得比较好,但也不排除实际上还是不行。
“还是需要好好客观地做研究、做调查,了解产品本身的市场需求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人群到底多大,不能说这个东西socool就一定怎样。”王利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零利润”销售
智能硬件产业中的另一个怪圈在于,即使没钱补贴,很多项目也都在以所谓的“零利润”进行销售,在早期都不敢加利润,生怕卖不出去,怕竞争对手比自己便宜。
“这样只能靠融资,而融资能力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大的忽悠能力,还是实实在在做一个小而美的产品,真正解决一部分人的刚需。”王利杰比较赞同的健康模式仍然是加上合适的利润然后卖出,尽管实实在在做小而美的东西一时半会不会被媒体炒得那么火。“那些狂烧钱、投资人很傻愿意给钱补贴的都是极端个例,我们还是要踏实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点,哪怕解决一些比较广泛的需求例如糖尿玻”
技术就是一切
做智能硬件的另一个坑是:以为有了技术就有一切。
“我们有一些技术大拿空有一身武艺,看着别人这个融5000万、那个融1亿,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反而他却融不到钱,因为投资人听不懂他做什么的,因为大部分投资人是投商业模式创新的,而小部分能听懂技术的人,又要考虑大环境的情况,不太碰这种核心技术的东西。”王利杰表示,通常IQ太高、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有技术没产品,有产品没模式,有模式没销售,有管理没有故事。“不会讲故事,就导致技术创业的人拿钱很难,人也很好很实在,就是融不到钱,再有情怀也没用。”
“为什么Nest被Google高价收购?它没有和任何房地产商合作,没有和任何B端合作,最关键的还是营销。为什么前段时间无人机Lily很火?一堆投资人排着队要投它,产品还没出来估值已经1亿美元?因为它已经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公司,营销能力很强。”王利杰认为,智能硬件尽管本身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但品牌和营销能力很重要。
智能硬件涉及的环节非常复杂,创业者首先还是需要多花时间研究目标用户的具体需求——不是简单发个问卷调查,还是要多做深入的了解,做产品前要一对一走访上千位用户拿到第一手信息。而对于不擅长设计、管理、供应链管理、融资、营销等方面的创业者,需要找到合作伙伴,专注于自己的功能和核心技术。
关于智能硬件的发展,野村中国区高科技行业分析师黄乐平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则更倾向于认为是大公司要烧钱“烧”出一条路,“一定要有大公司冲在前面,它才烧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