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中国工业4.0 不止是速度与激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5-08-09 16:57:16   浏览:10196次  

导读:要冲击工业4.0,必须要搞好工业3.0,这是工业大牛德国带给我们的启示。更多的启示在于,工业4.0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德国为了工业4.0的推进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从一开始,它就是一项由诸多企业、研究单位、大专院校等协同作战的大型战斗。我们的工业4.0也是如此...

要冲击工业4.0,必须要搞好工业3.0,这是工业大牛德国带给我们的启示。更多的启示在于,工业4.0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德国为了工业4.0的推进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从一开始,它就是一项由诸多企业、研究单位、大专院校等协同作战的大型战斗。我们的工业4.0也是如此,它不是一家两家企业的事,它是成千上万个企业的共同事功,关系到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所以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应当联合起来。

工业4.0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刷屏率居高不下的网红词汇,时不时上个头条,连汪峰也望尘莫及。

工业4.0首先是德国提出来的。既然有4.0,就有前面的3.0、2.0、1.0。1.0时代开始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力,2.0是电气化时代,而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电子信息自动化开启了工业3.0时代。工业4.0,是在工业3.0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全新升级体验版。

中国工业4.0 不止是速度与激情

一、4.0横空出世,工业借力互联网

按理说德国制造业声名在外,牛掰哄哄,为何还要再整出一个新版工业4.0呢?因为德国是一个危机意识十分浓厚的国家,虽说稳扎稳打基础雄厚,但现今世界风云变幻,前有狼后有虎,今日还是生产制造领域一方霸主,不定哪日就被半路杀过来的互联网巨头苹果、微软、谷歌给攻城略地了,从谷歌大笔一挥收购的机器人公司,便可窥得他们挺进生产制造领域的野心。而从德国自身发展的后劲来看,新兴产业成长乏力,又错失了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机,种种问题确实预示着前方道路的艰险,前一阵子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企业家协会上就表达了对德国工业未来的担忧。不过向来眼光长远的德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主动出击的成果就是华丽丽的升级版工业4.0。

工业4.0,专业严防互联网大咖逆袭。

如何严防?办法就是借力打力。现如今互联网携风云之势席卷世界,所过之处无一物可逃脱,在互联网的围追堵截之下,绝大多数人的无手机状态坚持不到5分钟。既然躲不掉,那就扑过去。传统工业别无选择,只有顺势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同互联网紧密结合,方有机会完成绝地反击。

借互联网之力,最大的福利就是 快 ,这个特质对于工业生产来讲尤其了不得。今后的产品生产将一改大批量的模式,转为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要在短时期内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还要尽量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要按照传统的思路、传统的做法,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互联网能快速地整合信息,优化决策,提高效率,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互联网的加持,生产领域也完全可以体验一把速度与激情。

所以工业战略4.0,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工业傍上了互联网。工业4.0所衍生的一系列词语,比如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数字工厂,等等,都与互联网相关。

当然,工业4.0还有一个更加技术性的说法,首先它是一个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 Physical System),利用这个系统来监控生产的物理过程,将供应、制造、销售等信息数据化,建立一个物理世界的虚拟拷贝,并实施分布式决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可以断定,工业的互联网时代来临了。

二、中国为什么要赶这个时髦

今年5月18日,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我国制造业初步划定了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被普遍解读为中国版的工业4.0。

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为什么也要赶这个时髦?

我国毫无疑问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已经占到全球制造业比重20%,世界各地,在哪儿都能看到醒目的 中国制造 。但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无论技术、品牌影响力还是管理经验,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而且还有一个泰山压顶、让我们处处吃瘪的产品质量问题。如果十多年前中国还能依靠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横行四方的话,近几年这些福利已经逐渐消失殆尽了。

细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拦路虎,主要有以下三条:

首先是节节蹿高的人力成本。我国工人的工资水平逐年增长,如今已经跑到了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前列。而长期计划生育政策也让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适龄劳动力人口萎缩,且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不受当今年轻人的待见,企业为了招到员工不得不提高福利水平,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其次是创新能力不足,无论是技术、生产模式还是业务模式,都得不到革新,从而使成本只增不减,优势不再。

最后,中国的现代化工业生产要素基础薄弱。比如质量意识不够,品牌观念不强,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

所以为什么中国要赶工业4.0的时髦?因为不赶不行,中国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一个不转型就无路可走的十字交叉口。

三、品质坐镇,才有速度与激情

中国很特殊,一直都这么特殊

百年前,农业社会的中国,因缘际会,跨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迈到了社会主义。

百年后,工业3.0尚未完成的中国,因缘际会,碰上了互联网浪潮和工业4.0,又再一次面临 弯道超车 的机会。

故,我们有非变不可的无奈,也有实现一举超车的机会,今后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当然不会错失机遇,在德国工业4.0口号叫响不久之后,随即铺开《中国制造2025》蓝图,目标直指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是质的转变。很多人认为由大到强的关键是互联网,毕竟我们身处互联网浪潮,而德国工业又如此青睐互联网。

But!在工业领域德国就是一匹blingbling的宝马,从1.0到3.0,一路奔驰稳扎稳打,如今其工业3.0的发展已十分成熟,自动化程度已然相当高。换言之,德国早已在制造强国之列,而互联网的威力能让其既做好又做大,从制造强国跃升为制造大国。

中国的情况刚好与其相反,是大非强,自动化程度还远远不够,正处在工业3.0的行军过程之中。所以由大变强的关键不在于互联网,而在于把产品做好,保证质量和创新,这是第一步,是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即使中国在此时邂逅了工业4.0,品质这一关也是必须要打通的关卡。《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头两条,一个是 创新驱动 ,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一个是 质量为先 , 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 ,由此可见,质量和创新才是国家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向的首要定位。而质量和创新则倚仗自动化,只有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把工业3.0未竟之事落到实处,才能让我国制造业始终保持健康的发展。先有品质坐镇,再来享受互联网速度带来的极致增长。

所以,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也应当把质量和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最重要之事,不能因为迷失在互联网烟雾弹中一味求快,而忽视了产品的品质。比如,青岛东碧履带(中国)有限公司从天津森思特购买热电偶测量温度,要求所使用的热电偶精度为一级,且要送到第三方计量部门检测达到要求后才能用于生产,不仅如此,所有热电偶使用3个月以后就报废,再重新购买新的通过计量检测过的产品。相比之下,中国大部分企业甚至是科研单位在购买热电偶这样的温度传感器时,并不懂什么型号,对产品的使用场合也不清楚,随便购买个产品就可以用于生产。同样是热电偶,一个要求精细,一个凑合对待,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是高下立现。从此例可以看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品质量问题都会是中国企业不得不消灭的大Boss。

要冲击工业4.0,必须要搞好工业3.0,这是工业大牛德国带给我们的启示。更多的启示在于,工业4.0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德国为了工业4.0的推进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从一开始,它就是一项由诸多企业、研究单位、大专院校等协同作战的大型战斗。我们的工业4.0也是如此,它不是一家两家企业的事,它是成千上万个企业的共同事功,关系到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所以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应当联合起来。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