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有一个很奇怪的轨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人工智能的火爆期;然而,随着美国等国家政府对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取消,人工智能进入寒冬期;而今,人工智能再次成为媒体的头版头条,再次掀起了对超级人工智能的担忧。
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不会带来人类的结束?对于这样的担心,也许还为时尚早,毕竟,人工智能在初级的识别阶段还存在着问题,用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的话来说,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改变需要人类社会去适应、去改变,带着恐惧的心情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微软小冰是由中国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工具;也是首个由中国团队研发,被移植到国际市场的产品;也是受到比尔·盖茨嘉奖和肯定的产品。据沈向洋透露,微软小冰即将发布第三代产品,加入了图像识别能力,让小冰拥有“眼睛”,并加入微软最新的Windows 10平台。
人工智能识别难点:数据收集不够
人工智能识别经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火热,因为政府的取消,很快进入冰冻期。而今,随着大数据的挖掘、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出现井喷期。
“过去这一两年,人工智能话题非常火,不仅仅在中国。在美国的一些主流科技和硬件媒体,人工智能出现最频繁。”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接受网易科技等采访时表示。
除了对人工智能可以带给人类哪些改变的探讨之外,很多人都在谈人工智能再向前发展会不会出现超级智能,会不会带来人类的结束?这让人想起了日本作家山本弘的《艾比斯之梦》,书中7个不同的故事或许可以更正面的回答这个问题。而书中最后所说:“机器人正朝着人类终究不可能抵达的高度,代替人类前进。很久以前,从人类的小说中诞生的他们,终于即将实现人类永远的梦想。这正是人类足以自豪的故事——理想的结局。”
对于这个问题,沈向洋认为,人工智能还停留在感知层面,走向真正的认知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数据收集不够好,使得人工智能还有很多事情不能做。对于超级人工智能有可能带来的人类的冲击。沈向洋认为,每个阶段都会有新技术产生,新技术的产生一定会对现有的社会和行业造成冲击,但这就需要社会的不断适应,带着恐惧的心情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微软小冰商业化前景在哪里?
小冰,作为微软人工智能研究的具体产品已经面世一年,已经从初步的沟通进入自我进化的正循环。
“现在平均用户跟小冰的沟通是16次,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沈向洋表示。这里所说的16次是指一个量化的沟通效果统计数据——CPS(Conversation Per Session),每次沟通中,用户会和小冰讲多少句话。
沈向洋透露,苹果Siri的CPS在2次之内,说明Siri在和用户沟通问题时并没有进一步跟进,没有所谓的感情交流。而微软小冰实现的EQ+IQ的交流,是一种情感计算。
目前,小冰已经实现了和几千万人之间的专属关系,并且通过用户实现了小冰的自我进化的循环过程。随着用户的使用过程,反过来帮助了小冰进一步取得快速的迭代和进化。
据悉,小冰是由微软中国团队研究项目,并且即将复制到日本以及讲英语的国家。在微软每周的常委会汇报中,比尔·盖茨对小冰也是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表示一定要听关于小冰的项目汇报。虽然存在语言的沟通障碍,但比尔·盖茨对小冰非常支持,并表示未来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人工智能,而这也是微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大公司必须要思考的三件事:技术、产品、商业。 人工智能技术必须要通过产品才能转换成生产力。小冰从产品角度来讲,将会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框架。
“小冰将提供基础服务,是一个横向的平台。其可以加载所有Windows平台以及其他APP。同时小冰还会开放给更多第三方比如京东、海尔、酷派等。”沈向洋表示。
这意味着小冰除了基本的沟通功能之外,还有可能产生商业价值。微软小冰相关负责人向网易科技透露,小冰不能只是去完成一些任务管理,还需要具备持续不断的沟通能力,在沟通过程中发现用户的需求,然后满足用户的需求。
比如,用户在跟小冰聊天过程中,突然聊到一个产品,小冰有能力将产品相关信息告诉用户,并且完成购买过程,这或许是人工智能商业化的一个方向。
第三代小冰:图像识别能力
据沈向洋透露,小冰将会是微软最新Windows 10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会在8月份推出小冰第三代,拥有图像识别能力。
“人类对外界信息的获取91%都是通过视觉方式。我们不仅研究了标题系统,而且可以让小冰识别图片的同时,还可以加上标题。”沈向洋透露。
比如图片中有两只猫,小冰不仅可以识别出“图中有两只猫,一只***,另一只***”而且还可以对图片进行评价“小眼神儿太犀利了”。
据悉,小冰除了搭载在最新Windows 10之外,还会和美图秀秀合作,识别图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未来,类似小冰的人工智能终极形态会是怎样?就现在来说,还是个未知数。但随着交互的深入,大数据以及新型算法的出现,人工智能一定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冲击,同时也会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