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在重庆悦来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全球汽车论坛主题选定为“大变革:重构产业体系”,从多位老总、媒体人发言的信息来看,大家更加关注汽车行业到底是夕阳行业还是朝阳行业。
因为随着整个销量下滑以及整个产能与销量的不匹配,让更多的人开始意味着汽车竞争的加剧,给予整个带来悲观信息,而随着国内外巨头介入智能汽车领域,似乎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另外一种新生。
笔者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这种变化,以及整个变化过程外,如何进行相应的分工的问题,智能汽车不能等同于无人驾驶汽车,但是无人驾驶汽车则是智能汽车深化发展的一个方向,从深化方向谈谈这种概念更加具有意义,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核心有三个点:车辆行驶数据高速采集、车辆行驶数据高速处理和整车的智能控制。
第一:数据采集及交通状态认知
汽车就像是一个瞎子,所以才需要司机驾驶,而无人驾驶汽车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辨识出周围的交通状态,也即是我们谈到的数据采集。
东数据采集上来看,限制的因素主要是传感器方面的因素,这方面是烧钱的硬件,或者换句话来讲,一个基本上能够满足高速采集的传感器,价位应该高于当下的中级车,而更为重要的是,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上如果想要运行,还要安装若干这样的传感器,这个时候如果找到能够快速采集数据、同时物美价廉的传感器,是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持续下去的关键因素,当然,这个方面来讲,更像是机器人的传感系统,所以,我们看到谷歌无人驾驶的负责人来自霍普金森大学的机器人专业,也就无可厚非了,再回到主题,亚洲电子消费展展出的无人驾驶汽车,如果它能够移动的话,我相信它更是有人在遥控,而不是基于这些传感数据采集做出的动作,这样的情况,家里儿童遥控的玩具和亚洲电子消费展遥控的车辆真的没有本质区别。
第二:核心数据处理算法
除了辨识交通状态之外,需要把辨识的对象进行处理,就像人思考一样,即数据高速处理,车辆行驶数据高速处理是另外一个核心技术,采集过来的数据,如果不加处理,那么这个数据只能称之为数据垃圾,在这样的情况下,花费数额不菲的经费购买的传感器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通过处理器,把采集的信息进行定义,包括采集的交通路灯、交互车辆、人员等,辨识出来,传递给车辆控制做出一个适当的动作,在亚洲电子消费展看到的无人驾驶展车,事实上,这个方面也是不存在的,事实上,笔者分析下来各个企业,包括新兴企业,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动作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这个方面,因为这个操作起来困难太大,且不利于宣传,事实上,没有这个方面,即便通过咨询公司来做这个事情,最重潜在的隐患是非常大的,笔者从去年开始,张罗了一帮小伙伴,从事这方面的算法开发,也许不久某一天,我会拿出比较成熟的核心技术来做一款无人驾驶车。
第三:智能汽车控制
驾驶员做完决定之后,需要的是执行,这是整车的智能控制,整车的智能控制方面,大家似乎都不陌生,这个控制与当下大家谈到的整车控制有一定的共通之处,难度也是远远高于当下的整车控制,这里面主要的因素就是如何通过采集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然后执行出去,要知道现在很多汽车制造商用了很多年的时间去做整车控制器,到目前为止,多数汽车的整车控制器还是依靠供应商提供,所以很多人讨论在整车智能控制领域到底是传统企业更具优势、还是新兴企业更具优势,笔者想要谈到的是,是具有核心技术的更具优势。
无人驾驶汽车,或者智能汽车领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变革,这些都是潜在的未来,笔者之前撰文也谈到过,它或许像智能手机一样,重新定义、更新我们的生活,这里面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怎么把双手从驾驶的方向盘上解放出来,如果能够解放出来,每天占据我们一大段时间等同于解放出来,这个带来的潜在利好,影响深远,当然,这种解放对于我们整个行业来讲,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核心技术去解决问题,世界上的革新都是通过技术解决共性的难题,而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就是我们上述谈到的三个核心技术。
三项核心技术在整个智能汽车领域缺一不可,如果论及分工的问题,那么比较直观的情况就是,汽车制造商更擅长汽车智能控制,数据采集可能相应的IT行业更加擅长,而数据处理则需要汽车制造商与IT行业的紧密结合。
所以,从这些角度上来看,如果车联网行业是汽车行业的第二春的话,未来这份蛋糕不单纯地谁颠覆谁,而是大家合作进行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