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阿里云很快就不会感到“孤单”了。
通过腾讯云内部人士,笔者获取准确消息,经过近半年的筹划和准备,腾讯云北美数据中心将于近期开放。腾讯云登陆北美,到底是欲与阿里云会战,还是另有玄机?笔者试着抽丝剥茧,一层一层的展开来看看。
去北美时机成熟吗?
时机成熟吗?这显然是个问题。
3月4日,先是阿里云宣布开放其在北美的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位于美国硅谷,这是继杭州、青岛、北京、香港、深圳之后,阿里云在全球的第6个数据中心。随后,阿里云登陆北美的消息被渲染成中国公有云服务“出海”,其意义甚至拿来与微软云和亚马逊AWS入华相提并论。
其实,随着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开发者的眼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对全球数据的同步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从云服务业务的角度看,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海外市场,尤其是成熟的北美市场是业务走出国门的首眩这需要,本土的云服务提供商在北美提供本地化的支持。尽管,北美是微软和亚马逊的家门口,但显然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中国本土的服务商更值得信任。据我了解,一些 腾讯云的客户有些已经开设了北美的分公司,这更需要本地的服务网络覆盖。这似乎已经不是时机的问题,而是迫在眉睫。
其次,北美是检验云计算能力的最佳舞台,这里不仅是微软和亚马逊的大本营,更有谷歌、IBM这样在云计算版图中表现优秀的公司,甚至阿里云也进来搅局,一定程度上,北美本地用户的接受度代表了一个云计算公司在用户层面的认可度。腾讯云,在国内的业务渐趋成熟,下一步到更大的舞台拓展成熟的北美用户,这似乎也不是时机的问题,而是时候到了!
一步步分析下来,可以说腾讯云进军北美,时机确实到了,但是对于腾讯云自身来讲,架构是否支持海外市场的拓展呢?
去北美海外架构支持吗?
首先先从腾讯云在国内数据中心的能力说起。
今年1月,笔者有幸参观了腾讯位于天津的数据中心。在2008年投入建设,2010年正式投入运行的天津腾讯数据中心,共计8万平方米,约20万台服务器,是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
在这里,能够体会到腾讯云的最新的能力。比如腾讯第三代数据中心,完全由腾讯标准定制的微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都由12个微模块所构成。腾讯的每一个微模块仅仅占地15平方米,但却相当于原来传统意义的一个数据中心。在供电方面,腾讯第三代数据中心采用的高压直流供电模式完全替代了传统的 UPS,高密度的整机架,一台相当于80台服务器。
由此可见,在技术上腾讯云已经完全具备了向外扩展的基矗那么海外架构的情况呢?
2014年7月,腾讯云开放了其在香港的数据中心,这也是腾讯云的出海第一站。腾讯云在香港的数据中心采用国际BGP线路,主要提供面向亚太市场的香港主机和面向欧美地区的美国主机。至此,香港成为了腾讯业务拓展至全球的重要阵地。
目前,腾讯云在香港已运营大半年,这种本地化的感受获取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尤其,在香港腾讯云不仅仅提供云技术产品,也会结合客户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优质的整体解决方案。这种尝试,给腾讯云在其他海外市场提供本地化服务,积累了经验。
好吧,写到这,一切的基础和架构已经具备,那么问题来了,腾讯云去北美,到底要干什么?
去北美腾讯云到底要什么?
其实,因为腾讯自己的QQ和微信等业务需要,腾讯早在2011年就在北美建立了机房。据了解,这个机房已经为北美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该数据中心也发挥了腾讯大公司全平台服务的优势,与北美多家运营商互联,减少在网络中转中出现时间延迟和故障问题,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北美洲。
换句话说,经过腾讯公司多年的运营,和腾讯云新的数据中心运营理念,数据中心开放不过是只欠东风而已。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坐等以上的分析成为现实。那么,腾讯云进军北美又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在Gartner有关云计算竞争力的魔力象限中,亚马逊AWS和微软是唯一位列LEDERS象限的公司,他们是北美成长起来的企业,他们培育起来的北美用户,是云服务最佳的试金石。
其次,作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拓展海外业务的跳台,腾讯云能够做到用户在哪,数据中心就在哪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大胆预测,北美开放之后,欧洲、南美和中东都可能成为腾讯云的下一站。
最后说一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云计算作为整个国家战略落地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公有云服务商,就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推向海外市场的跳板,珍惜这样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