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思科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报告第6版——“2015年度视觉网络指数(VNI,Visual Networking Index)报告,2014~2019年”,作为业界最有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流量报告之一,在参考了各国监管机构和十余家研究机构的数据的基础上,新版VNI报告给出了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数据,并预测了未来五年移动互联网的趋势。
VNI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总流量“4.7EB/每月”,即每月47亿GB,其中蜂窝流量(cellular traffic,基于2G/3G/4G)为“2.5EB/每月”,分流流量(Offload traffic,主要基于WiFi)为“2.2EB/每月”,分流流量占据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46%。(注:1EB=1000PB;1PB=1000TB;1TB=1000GB)
对于未来五年预测,VNI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总流量将达到“53EB/每月”,即每月530亿GB,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62%;其中蜂窝流量“24EB/每月”,年复合增长57%;分流流量“29EB/每月”,年复合增长67%,分流流量占据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54%。
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最值得关注的首先是两个宏观问题,一是流量以什么速度增长,二是流量的重心(主流量)在哪里。关于增长速度,目前泛滥的一种说法就是所谓的“十年千倍”,即移动互联网每年增长100%、10年增长1000倍,这种说法起源于2009~2011年,受到智能机热潮启动的影响,2009~2011年全球各市场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均出现超过100%的增长,由此一些人开始线性外推,认为2011~202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将增长1000倍。关于主流量在哪里,则似乎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在普遍的印象里,主流量当然在“蜂窝”,“分流”当然意味着“辅助和次要”。
2015年VNI报告位于2011~2020这十年的中间,已有的6份报告给出了移动互联网已经发生的流量记录(2009年至2014年),最新的报告也给出了对未来移动互联网的预测(2015年至2019年)。根据已有的实际数据、历年VNI预测与实际数据的吻合度分析、以及不断修正的VNI预测,2011~2020年移动互联网的“增长速度”和“流量重心”两大问题的大致面貌已可被揭秘。
值得说明的是,包括VNI在内的各种移动互联网预测模型,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预测未来的设备使用情况(设备分布)、应用使用情况(App分布)、各种应用所耗费的流量(App负荷),最后综合上述三项,推算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流量。显然,这种推算需要很多假设,要在2011年作出往后10年的结论,大概率是不可信的。但如果在2009~2020年的预测区间里,已经有6年的实际数据出现,同时预测模型不断被实际数据修正,那么在2015年再预测未来5年,预测会“靠谱”得多。
首先,对于增长速度问题,“十年千倍”说法存在数量级错误,蜂窝流量被显着高估了。根据实际流量数据,2009~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总流量复合增长率达到150%,但2012年增长率出现转折,2012~2014年总流量复合增长率降至90%,其中2014年总流量增速降至75%,移动互联网总流量增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VNI认为2015~2017年总流量增速将跌破70%,2017~2019年增速则将跌破60%,根据VNI的数据,2020年相比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总流量增长是120倍。
移动互联网总流量增速之所以不断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蜂窝流量增速在更快地下降。2009~2011年蜂窝流量增速基本等于总流量增速。从2012年开始,蜂窝流量增速开始更快速地下降,每年的实际数据都低于预测,使得VNI报告不断下调对蜂窝流量的预测:2011年VNI预测2012~2014年蜂窝流量复合增长率为92%,2012年修正预测为67%,2013年修正预测为63%,而等2012~2014年实际数据出齐,实际值仅为61%,蜂窝流量显着拖低了移动互联网总流量增速。
其次,对于主流量的问题,分流流量则被显着低估了。以WiFi为代表的分流流量在2011年仅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11%,2012年该比例就突破了30%,2013年突破了40%,2014年已经达到46%。2013年前各种流量预测一般都不认为“分流流量”会超过“蜂窝流量”,但2013年后很多预测开始认为,到2017年左右移动互联网“分流流量”就会反超“蜂窝流量”。比如VNI报告的数据认为2017年分流流量会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51%,到2019年会进一步占到54%。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与全球趋势也非常吻合。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09~2011年中国蜂窝流量复合增长114%,2012年增速转折,2012~2014年蜂窝流量复合增长仅为56%。2014年中国蜂窝流量为“0.17EB/每月”,中国目前还没有分流流量的准确统计(仅中国移动披露WLAN分流数据),但由于中国移动2014年的分流流量已经达到了约“0.15EB/每月”,再加上其他两家运营商的分流流量,中国的分流流量实际已大于蜂窝流量。
对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速度的判断,与全行业网络投资的安排密切相关,“十年千倍”这种数量级的错误引起的危害很大,会使得投资总量出现重大偏差,而且“十年N倍”这类说法忽视增速的动态变化,还会造成网络投资前期不足、后期严重过剩的后果。
实际上,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速大致以3年为周期在变化,以全球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为例,2009~2011年总流量增速150%,对应的全球网络扩容应为大致“3年15倍”;2012~2014年流量增速降至90%,对应的扩容应为大致“3年7倍”;2015~2017年流量增速将降至70%,对应扩容“3年5倍”;2018~2020年流量增速将降至60%,对应扩容应“3年4倍”。投资周期应与之匹配动态调整,才不会出现显着的投资不足或者投资过剩。
移动互联网主流量的变化,则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结构密切相关。“分流流量”反超“蜂窝流量”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最重大的结构性变化,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主流量将“从室外移到室内”,将“从街道移到家庭”,以WiFi为代表的流量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力,而原本的主流量“蜂窝”反而变成一种“分流”。
这一变化会对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固网宽带运营商会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分流(offload)”的含义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移动互联网流量从“无线蜂窝网”导向“宽带固网”。当蜂窝流量是移动互联网主流量时,移动运营商无疑是整个电信市场的主导,而当“分流流量”反超“蜂窝流量”时,拥有宽带固网资源的运营商会迎来新的市场机会,特别是对于在移动时代全面落伍的有线电视运营商(CableCo)。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流量移至室内和家庭,会引起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重构。蜂窝流量时代,控制智能手机及其生态系统,就统治了移动互联网;当移动互联网迈向以室内流量为主的时代,控制“智能家居”及其生态系统,才能主导室内流量,才能巩固对移动互联网统治力。由谁来主导以及如何来主导“智能家居”,设备、应用、内容层面都会产生新一轮的洗牌。
2012~2013年,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预期出现了转折,总流量增长低于预期,蜂窝流量增速下降超预期,分流流量增速上升则超预期,实际上已为“智能家居”的兴起做了铺垫。2014年初谷歌收购Nest,“智能家居”大风刮起,互联网行业开始涌向这个新风口,如果“智能家居”如期起飞,则“室内流量”超越“蜂窝流量”的进程会更快地自我实现。